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静电中长纤维色纺纱精纺仿毛织物是新一代高档服装面料.利用中长化纤棉纺设备,通过采取适宜的技术措施和工艺,纺抗静电中长化纤色纺纱是可行的.介绍了采用普通化纤、色纤维、毛纤维及抗静电纤维混合纺纱、织造及染整的工艺流程和关键工艺技术.由所开发的色纺毛织物面料性能与普通仿毛织物比较可得,新型色纺毛织物的抗静电性、色牢度、抗起毛起球性及抗皱性都好于普通仿毛织物,具有比较好的服用性能,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羊绒/棉/天丝色纺混纺纱的纺纱技术的研究,分析了色纺技术的优势,总结了色纺混纺纱在原料选择、原料染色、纺纱工艺上的要点,为今后色纺产品的开发做了探索试验。研究表明,通过色纺技术,解决不同性质纤维的混纺纱及其混纺织物在染色和后整理工序上对染料及工艺选择上的矛盾,是很有效果的。色纺纱的纺纱,一定要提高混棉均匀性,以减少色差。  相似文献   

3.
探讨色纺纱线生产中的梳理问题及相应的工艺配置。对比了染色纤维与本色纤维的加工特点。指出纤维经过染色后可纺性变差,采用双清双梳工艺流程,梳理难点是如何精细梳开纤维束,排除色结,减少纤维损伤,提高纱线强力。通过采取针布选配、工艺优化及适度增加梳理元件等技术措施,可使生条色结和短绒率得到明显降低。认为:应针对染色纤维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色纺梳理效果,以保证色纺纱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了顺利纺制JC/Modal 50/50 14.8 tex色纺纱,并降低成纱色结,优选了配色所需的着色纤维原料及纺纱原料的混和方式,对染色Modal纤维进行纺前预处理,各工序选择适宜的纺纱专件以及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等,最终纺制出满足质量要求的小比例色纺纱.认为:选择Modal散纤维染色方案生产精梳棉Modal小比例色纺纱,成纱色结少,能得到较好的布面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转杯纱质量,分析转杯纺技术优势,通过半自动转杯纺纱机生产18.5tex纱、14.8tex纱以及14.8tex纯棉色纺纱的生产实践,从原料、混棉混色、清梳联和并条工序、条子长短片段均匀度、关键器材与工艺优化、成纱质量方面说明转杯纺设备及器材选用及工艺设计要求;从棉花染色方法、色棉混合方法、色纤维混用比例、色结控制和生产环境温湿度调控说明转杯色纺纱的技术控制要点。指出:转杯纺流程短、效率高、用工省、成本低;优选原料,优化纺前各工序工艺参数,选配好纺杯、分梳辊等关键器材并优化纺纱工艺,可保证转杯纺纱机纺出高质量的细号纱,以进一步拓展转杯纱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6.
探讨色纺纱配棉相关技术。针对色纺配棉问题,分析了彩棉、染色棉、棉网、原液着色化纤和水染化纤等色纺原料的特性;阐述了色纺产品对色彩类质量指标的特殊要求,以及产品风格和色彩丰富多变等市场需求特征;讨论了按性价优选原料和精准配棉的技术思路,并说明打样、原料预加工、色棉供应等相关配套支撑的重要性。认为:根据色纺纱品种和质量要求,精准应用配棉技术,结合做好相应的各环节工作,对于保证色纺纱质量和企业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特警战训服面料纺纱工艺。利用芳纶、阻燃粘胶、有机导电纤维纺制多组分混纺纱。在原料选配和使用、纺纱工艺、温湿度控制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最终在棉型纺纱设备上成功开发出以中长芳纶1313色纤为主体的多组分混纺纱,纱线的外观质量和内在物理指标均达到了较好的水平,满足了特警战训服面料用纱的技术要求。认为,应合理选用纤维原料、纤维配色技术和色纺工艺、芳纶原料预处理和复合混并方式,合理设置各工序关键工艺参数及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抓好这几个关键环节,能够纺制出质量满足要求的特警战训服面料用纱。  相似文献   

8.
紧密纺竹炭粘胶/大豆蛋白纤维/天丝纱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竹炭粘胶、大豆蛋白纤维、天丝3种纤维采取紧密纺工艺生产的混纺纱,不仅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而且成纱质量优良,强力、毛羽、棉结都优于普通环锭纺纱.介绍了3种纤维的性能、混纺纱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各工序的工艺参数配置,分析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对大批量生产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探讨原液着色涤粘多组分混纺纱的纺制工艺。阐述了色纺纱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工艺参数以及生产实践中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为了使色纺纱外观质量均匀一致,达到警服面料标准颜色要求,通过合理选配原料,将小比例纤维与含量较大的纤维进行预混和处理,并加强生产流程管理,合理配置生产工艺,最终保证了色纺纱的质量,满足了警服用纱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探讨色纺纱染色棉质量要求与成本控制。对比分析了采用色纺散棉染色及梳棉或精梳棉网染色两种方式对原棉各项性能指标的选用要求。列举了6种配棉方案下纤维指标、纺纱质量、用棉量和生产效果。指出了原棉染色后纤维各项性能指标和成本发生的变化。认为:应根据色纺纱质量要求,确定原料染色方式,并合理选择染色原棉;在纺混纺色纱时,适当配用有色或本色化纤,可降低纺纱原料成本,保证色纺纱的纱线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了顺利纺制Porel/莫代尔/亚麻60/25/15 14.6 tex小比例色纺纱,并减少色结,选择原液着色的莫代尔纤维配色,对Porel纤维和亚麻纤维进行纺前预处理,选择散纤维混和的方式,合理配置各工序工艺参数,最终成功纺制出具有"麻节"效果的色纺纱。认为:选择好配色原料,做好纤维纺前预处理,控制好各工序的技术要点,可以成功纺制出色结少、具有明显"麻节"效果、颜色和混纺比均能满足使用要求的色纺纱。  相似文献   

12.
煮练酶在棉散纤维前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红 《印染》2004,30(11):16-17
棉散纤维前处理是色纺产品的关键工序,果用煮练酶SKD对棉散纤维进行前处理。生产实践证明,煮练酶SKD不仅可以完成对棉散纤维染色的前处理,而且可获得蓬松柔软的手感,短纤维少、平直度高,棉籽壳经煮练可在开松、梳棉中轻易去除,有利于高色号和高支色纺纱。  相似文献   

13.
赵博 《国际纺织导报》2013,(10):23-24,26-28
为纺制性能良好的珍珠纤维/负离子细旦丙纶纤维/棉混纺纱,提高负离子细旦丙纶纤维的可纺性,通过对负离子细旦丙纶纤维进行预处理,采用混条工艺,并在各工序采取了一系列工艺技术措施,提高了纤维的可纺性,改善了半制品和成纱质量,生产的珍珠纤维/负离子细旦丙纶纤维/棉混纺纱满足了产品质量的要求。根据工艺试验和测试,就3种纤维性能、纺纱工艺等因素对珍珠纤维/负离子细旦丙纶纤维/棉混纺纱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提高成纱质量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云竹纤维为例探讨了喷气涡流纺色纺纱开发实践。分析了色纺原料预混、开清棉、梳理、并条及纺纱工序的工艺参数及关键技术措施,并指出了喷气涡流纺色纺纱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喷气涡流纺色纺纱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有色棉与本色棉、粘胶纤维在专用棉纺设备上,纺制细特棉粘色纺系列纱线的生产技术与方法,探讨了提高色纺纱质量及生产效率的工艺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从巾被产品、服装面料等产品加工及丰富产品花色的需求出发,采用环锭纺纱工艺,通过细旦粘胶纤维与有色纤维等不同比例的混纺,纺制细特混纺色纺纱线,获得多种色泽效应。以有色涤纶与粘胶纤维混纺纱为例,通过工艺优化、器材选型、设备调整和生产管理等措施,解决有色纤维易粘卷、易缠绕损伤和产生棉结等问题,使纺制出的纱线手感柔软、风格新颖和外观独特。  相似文献   

17.
探讨锦纶Modal棉混纺纱的生产工艺。通过正确选择原料混和工艺,对锦纶纤维进行抗静电处理,在各工序合理选择工艺参数及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结果顺利纺制成锦纶/Modal/棉40/40/20 14.5 tex三合一混纺纱,质量优于同线密度锦纶粘胶棉混纺纱。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梳理质量,减小对纤维的损伤,降低成纱棉结和色结,从纤维染色后性能变化的特性等方面分析了色纺纱生产过程中的梳理难点;以柔性梳理理念为原则对梳棉机针布进行选型分析,并进行成纱质量对比。结果表明:选用基厚较薄和齿距较大的锥齿金属针布齿条,使针布的横向齿密加大,提高对纤维的分梳强度和次数;纵向齿密减小,减少纵向针齿握持纤维数量,可有效减小对纤维的损伤,降低成纱棉结和色结。指出:色纺纱发展至今,已淡化了棉纺、毛纺、麻纺以及绢纺的行业界线;锥齿针布是实现柔性梳理的必要条件,能提高对纤维的分梳强度和次数,又避免针齿间嵌破籽,有效降低成纱棉结和色结,对纤维损伤少,使色纺外观质量和品质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棉结是色纺纱生产中一个重要的疵点,严重影响了成纱及布的外观质量。重点分析了原料性能、清、梳、精梳工艺等对色纺成纱棉结的影响,同时探讨减少色纺纱棉结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顺利开发Porel纤维混纺纱,针对服装面料舒适性要求,采用超仿棉Porel纤维与精梳棉或粘胶纤维混纺,通过试验研究寻求适宜的混纺比例,认为只有采用高比例Porel纤维的混纺纱才能达到优异的吸湿速干性能;生产工艺方面,针对纤维的性能特点,纺前对Porel纤维进行预处理,并在各工序采取一系列防止黏缠、重点控制成纱毛羽和棉结的技术措施,最终开发出符合质量要求的Porel纤维混纺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