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勇  于伟东  王府梅 《纺织学报》2016,37(12):160-166
在线展丝环锭复合纺纱技术能为落棉、木棉、羽绒等偏短、偏弱纤维的高品质、细支化成纱提供专门化的先进技术,因此,回顾国内外已公开的机械、超声波、声波、电极、气吹展丝技术的原理及常用设备,尤其是对适于短绒纤维的在线展丝复合纺纱技术,包括单束展丝、分劈双束展丝、上下层分别展丝机构及纺纱方法做了讨论。同时,对短绒纤维束的裹缠保护与结构稳定和对成纱加工和成纱强度的改善作用做了介绍。显然,基于长丝在线展丝方式的复合纺纱技术不仅适用于偏短偏粗、偏弱偏脆的纤维,尤其是回用纤维,而且是传统环锭纺纱技术中的先进与创新纺纱技术。  相似文献   

2.
基于现代短纤维纺纱技术原理,概述包括环锭纺、转杯纺、涡流纺等短纤维纺纱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推动短纤维纺纱技术发展的因素和途径,并深入分析制约短纤维纺纱技术的关键问题。结论表明:高效、节能、高品质成纱是短纤维纺纱技术发展的最主要动因,工艺优化、装备改进、多技术组合是短纤维纺纱技术发展的最常用方式;短纤维成纱过程中,采用气流、分束、集聚、助捻等机械外力强化纤维控制的方式已得到充分运用,面对短纤维纺纱技术发展中呈现的新问题、新瓶颈,需协同短纤维原料成纱性能的在线改善、纺纱原料的多功能复合等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推动短纤维纺纱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关键词 短纤维纺纱;成纱原理;技术发展;多功能复合  相似文献   

3.
以棉、聚乳酸、Modal纤维为短纤维和涤纶为长丝,采用赛络纺(Sirofil)纺纱技术纺制了36tex 50/30/20棉/聚乳酸/莫代尔+83.3dtex涤纶四组分赛络纺复合纱,并与相同线密度的环锭纱进行了比较;同时介绍了复合纺纱的细纱装置,原料选择、纺纱流程及各个工序的技术要点。成纱性能表明赛络纺纱的拉伸性能有所提高,毛羽明显减少,条干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4.
高支轻薄化已成为毛纺行业产品结构调整的一个热点,而采用新结构纱线作为高支轻薄化的一种途径已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针对新结构纱线纺纱方法中Sirofil纺的工艺参数与成纱性能的关系以及Sirofil纺的成纱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利用复合纺纱技术解决纺制高支毛纱时超细羊毛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化纤长丝和天然短纤维混纺复合纱的技术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吴雄英  王善元 《纺织导报》1997,(5):16-16,18,19
该文简述了在改进的细纱机及常规并捻机上纺制化纤长丝与天然短纤维复合纱的主要方法及技术发展状况。对每一种方法的成纱结构和纺纱特点作了对比分析讨论,指出对于不同的产品开发要求,应选用适合的纺纱方式。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转杯纺复合纱结构与其拉伸性能间的关系,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讨论转杯纺复合纱的结构和拉伸断裂的过程与特征,并通过科视达视频显微镜观察不同结构复合纱的断口形态。研究结果表明:转杯纺复合纱的结构取决于长丝张力和短纤维纱条张力间的差异,在短纤纱纺纱条件不变时,通过调整长丝超喂率可得到不同结构的转杯纺复合纱;复合纱的结构不同,其拉伸断裂的过程和断口形态也有较大差异;与相同工艺条件下纺制的纯棉转杯纱相比,复合纱的拉伸性能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8.
针对复合纺纱技术多轴系喂入汇聚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对国内外形状记忆纱线制备技术研究现状进行评述。结果表明:基于环锭纺的二轴系或三轴系喂入汇聚是高弹形状记忆复合纱最基本的加工形式,所集成的复合纺纱装置是模块化的设计,具有即插即用、调节精准、操作方便的特征,所纺复合纱具有形状记忆、高回弹与结构稳定等特性,成纱弹性高达400%,弹性回复率高达98.0%~99.9%。基于环锭纺的高弹形状记忆复合纺纱技术是以复合纺纱技术为基础引入多轴系纺纱的方法,通过调控成纱汇聚点的多级变位实现成纱结构及性能的多变;还可为非等汇聚点高弹形状记忆复合纺纱机构的改造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探讨特细号苎麻嵌入式复合纱的开发要点。阐述了嵌入式复合纺纱的原理,通过在传统环锭细纱机上进行相关的技术改造及使用长丝卷绕设备,利用苎麻短纤维与水溶性维纶长丝成功纺制出12.7 tex嵌入式复合纱,并与同号传统环锭纺苎麻水溶性维纶短纤维伴纺纱进行了质量对比。由该纱织制的织物经退维处理后,可得到的4.9 tex苎麻纱轻薄织物。认为:苎麻水溶性维纶嵌入式复合纱结构稳定、强力较高、条干均匀、毛羽少、纱体光洁,提高了苎麻纱的服用性能,为开发高档麻类面料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康强 《纺织导报》2011,(11):70-72
包芯纱是以长丝为纱芯、外包短纤维的复合纱,一般是在细纱机上完成两种纤维的包覆.某纺织企业采用日本尤尼吉可公司、德国SKF联合研制的FL -6改进型粗纱机,在粗纱机上完成以涤纶短纤维为纱芯、外包棉纤维的包芯纱纺制,填补了纺制包芯纱的一个技术空白,提供了一种新的开发高档面料的纺纱形式.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复合纺纱技术多轴系喂入汇聚的复杂性和多样化,采用文献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等汇聚点与非等汇聚点纺纱技术研究现状进行评述,结果表明:多轴系喂入汇聚的基本形式是二、三、四轴系的复合纺纱技术,用同轴包芯纺(或称皮芯纺)可以实现较完整的包覆,模量的匹配需采取不同的螺旋半径或螺旋角。为得到结构调整的复合纺纱,由东华大学纺织材料与技术和纤维软物质团队提出从轴系和结构上进行设计,实现了成纱结构的灵活多变和性能的高功效与定量化,其加工组件构成简洁、操作方便且模块化。可为短纤维高效、低耗、高品质成纱的纺纱技术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为纱线多样化、功能化、智能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环锭精纺仍然是纺制短纤维纱的一种主要方法。新的纺纱技术,诸如气流纺、雷普科自捻纺、特维洛粘结纺、搓捻纺或喷气纺,虽然具有高产和高度自动化的优点,但这些方法所纺纱的用途,与环锭纱相比,或多或少受到限制。环锭纱的结构和性质依然经常作为评价  相似文献   

13.
紬丝纱是用绢丝落棉为原料纺制的。文章对绢丝如何纺好紬丝纱从原料层处理、纺纱工艺优选及降低断头应采取的措施作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探讨气流在短纤维成纱过程中的作用。以转杯纺、喷气纺、喷气涡流纺等新型纺纱技术为例,分析了成纱过程中的气流作用原理以及气流流场特征。认为:借助气流成纱的关键是负压和旋转气流(涡流)的形成。旋转气流的作用可从切向、轴向、径向三个方向的分量加以分析。借助气流所纺纱线具有不同于传统环锭纱的独特结构特征,对纤维性能有着不同的要求。正确认识气流在短纤维纺纱过程中的作用,有利于掌握新型纺纱方法的特点、合理选择纺纱原料和适纺品种、优化纺纱工艺配置、改进纺纱装置和关键部件的设计及使用性能、提高纺纱质量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用低配棉纺高质量纱,以细绒棉和长绒棉精梳落棉为原料纺集聚普梳纱,根据原料物理指标制定纺纱工艺流程,详述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及技术措施。通过试纺对比发现,使用25%和35%长绒棉精梳落棉与含8%再用棉的细绒棉纺集聚纺18.2 tex普梳纱,以及使用10%长绒棉精梳落棉与含8%再用棉的细绒棉纺集聚纺14.6 tex普梳纱,其成纱质量指标均在GB/T 398—2018二等纱指标范围内。指出:使用长绒棉精梳落棉纺纱,选择合适的工艺路线非常重要;高比例使用精梳落棉的关键在于清梳工序减少纤维损伤、并粗工序控制短纤维运动,以及在清梳工序提高细绒棉纤维的开松和除杂效果,在并条工序改善条子的混合效果、减少意外牵伸,在细纱工序采用集聚纺技术,提高纤维集聚程度,同时要充分发挥器材专件功效。  相似文献   

16.
从工艺角度分析了紧密纺纱与传统环锭纺纱的差别,探讨了纺高支紧密纱各工序工艺控制点,分析了生产高支紧密纺纱的难点和解决措施,最后归纳了紧密纺工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使用羊毛和水溶性维纶,采用一种新型的纺纱技术——嵌入式复合纺。分析了长丝间距、长丝张力、捻系数等工艺参数的变化对嵌入式复合纺成纱性能的影响,选择出纺制所需高支毛的最佳工艺参数。并且最终确定最佳的长丝间距、长丝张力和捻系数。结果表明:纺10tex(100公支)高支毛的最佳长丝间距为6mm,长丝张力为10g,捻系数为500。  相似文献   

18.
间歇喂入式复合结构纺纱技术可赋予纱线独特的花式效果和外观风格。该技术对粗纱条(S式)由传统欠喂方式转换为周期性或随机性间断喂入;对长丝或细纱(F式)由传统超喂转换为周期性或随机性超喂,实现复合纱表面的竹节和花式效应。S式采用2轴系包芯纺,可克服纱线结构不稳定的弊病,竹节效果更逼真;引入第3轴系的绑定丝,既提高竹节效应,又增加纱线的结构稳定性。F式长丝间歇超喂采用3轴系结构复合纺,既能增加成纱的花式效果,又可使成纱结构稳定。该纺纱技术可获得花式效果、改善纱线结构和增加成纱多样性,可为织物的多样性及新品研发提供更多新型纱线选择。  相似文献   

19.
几种纺纱方式对成纱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嵌入式复合纺是一种新型纺纱技术,研究了普通环锭纺、赛络纺、赛络菲尔纺和嵌入式复合纺4种纺纱方式对成纱性能的影响.在选用5.56 tex涤纶长丝和毛粗纱为原料,成纱细度和捻度不变的情况下,在细纱小样机上采用不同纺纱方式纺纱.对所纺成纱的各项性能进行了测试,探究了纺纱方式对成纱性能产生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纺纱方式的原理不同带来的外在的成纱结构特点影响了纱线的内在性能;4种纺纱方式中,嵌入式复合纺成纱的强伸性能、毛羽指数和条干水平最优.  相似文献   

20.
探讨棉Modal亚麻嵌入式复合纱的生产工艺.分析阐述了嵌入式复合纺纱的成纱原理,实施了细纱机有关嵌入纺设备改造及长丝筒卷装准备工艺等技术措施.利用棉Modal特细号混纺纱替代长丝,外包亚麻棉短纤维,成功纺制出精梳棉/Modal/亚麻40/35/25 11.6 tex(3.64 texx2)嵌入式复合纱,并与普通环锭纺棉亚麻混纺纱进行了质量对比.结果表明:这种新型麻棉嵌入式复合纱成纱结构稳定、条干均匀、毛羽少、成纱光洁、强力高,能较大程度改善传统棉麻纱的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