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间断电源(UPS)是海洋石油平台供电系统的重要设备,在正常电源及应急电源失效后,满足通信、仪表控制、电气保护、关键机械设备的控制盘或工作站等重要负荷的供电要求。论述了UPS选型计算方法,并以某海洋石油平台UPS选型为例,进行了工程计算。所提出的计算方法简便易行,可用于海洋石油平台的电气设计。  相似文献   

2.
中缅天然气管道(国内段)输气站站内自用气处理橇均从进站过滤器下游取气,一级调压,进出口压差大,易冰堵,对自用气处理橇的调压阀及其指挥器皮膜造成损伤,导致调压失效,严重影响站内生产生活用气。为解决输气站自用气处理橇调压设备频繁失效问题,将自用气处理橇取气点改至分输调压橇下游,减小自用气处理橇进出口压差,从根本上解决了自用气处理橇进出口压差过大的问题,提高了自用气系统的可靠性,保证了输气站场的生产生活用气安全。  相似文献   

3.
0引言UPS源自英文名称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的简称,中文通常称为不间断供电电源,简称为不间断电源或不停电电源等。UPS是一种具有稳频、稳压、净化和无间断地向重要设备提供连续电能的优质工业交流电源系统,是计算机、控制仪表等重要用电设备必须的辅助供电电源。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精密电子设备,对交流电源的供电质量、可靠性和连续性(不间断性)等都有严格要求。由于电源电压波动、频率、漂移、脉冲干扰和突然中断,不仅会造成直接的设备故障和毁坏,而且会间接地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技术破坏,甚至危及人身安全和引起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控制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对工业企业的安全生产和长周期可靠运行至关重要。目前控制系统基本上都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供电,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UPS的并联冗余的运行方式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和完善,从仪表供电的可靠性要求出发,分析了UPS运行方式和配置方式的可靠性,并对电缆选择和保护电器的可靠性做了介绍。通过对UPS进行合理组合,使控制系统供电的故障率大幅降低,通过加强对UPS的维护保养,避免一些人为故障的发生,能够保证控制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控制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对工业企业的安全生产和长周期可靠运行至关重要。目前控制系统基本上都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供电,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UPS的并联冗余的运行方式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和完善,从仪表供电的可靠性要求出发,分析了UPS运行方式和配置方式的可靠性,并对电缆选择和保护电器的可靠性做了介绍。通过对UPS进行合理组合,使控制系统供电的故障率大幅降低,通过加强对UPS的维护保养,避免一些人为故障的发生,能够保证控制系统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化工企业生产装置流程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仪表控制系统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升,不间断电源(UPS)的作用愈发重要。介绍了UPS电源的工作原理和几种常用的供电方式,重点阐述了双冗余UPS电源在仪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以及UPS电源对化工装置生产过程中安全性、稳定性、连续性运行发挥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7.
不间断电源(UPS)作为化工装置仪表的电源,在工程设计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UPS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需要兼顾UPS的经济性。针对该问题,重点介绍了UPS的构成配置、基本原理、电源输出、冗余运行方式以及UPS容量计算。通过合理设计UPS方案和精确计算UPS容量,为装置仪表提供可靠的电源保障。  相似文献   

8.
多数长输管道输油站场和油库地处偏僻,外供电源系统稳定性差,不间断电源系统(UPS)采用单一配置或者关键站场采取的串联冗余配置方式,经常导致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系统失电。分析了人工处置应对方法落实安全措施的缺陷,提出了对UPS配置方式采用并联静态冗余优化,对调节性设备的程序进行优化跟踪等改进措施,确保了SCADA系统失电后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石化企业连续化生产多采用DCS,为保证该系统供电的可靠性,要求采用UPS作为其供电电源。由于石化企业内部专业上的分工,使得UPS本身及其配电方式的选择存在一定的盲区。根据笔者实践经验,从UPS工作方式、主要指标、容量、功能以及配电方式进行探讨,提出了针对石化企业特点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针对动力空压站UPS系统设备超期服役、元器件老化、安装地点不适宜、系统电源配置不合理等现状,重点从设备选型、变更安装地点、优化系统配置方面进行升级改造。项目实施后,实现了高效、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1.
结合工程实例,探讨如何设计高可靠性的、安全的不间断电源系统。从系统的构成和UPS的选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结合加油站建设的管理实践,说明了加油站在改、扩、建过程中电气设备接地的具体方法,探讨了在其它供电方式下改造成三相五线制的具体办法,并说明了其它接地点的接地和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系统供电可靠性,关系到火灾发生后系统能否按预期要求进行报警联动。设计中通常通过经验确定系统的配置构成,对于联动较多、负荷较大、距离较远的装置,常忽略了电源总线对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以燃气电厂LNG接收站为例,从实际系统构成出发,推导了电源总线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给出了3种不同的供电设计方案,可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设计参考,避免消防设备在火灾发生时由于选择的电缆截面积、长度或系统配置不合理,而无法可靠动作。  相似文献   

14.
供配电的可靠性是DCS/ESD平稳运行的前提条件。为解决目前重庆天然气净化总厂DCS/ESD供配电存在的问题,提高天然气净化厂DCS/ESD供配电的可靠性,通过对其存在问题的具体分析,并结合多年生产实践经验和相关规范标准要求提出冗余供电、利用电源模块报警功能、优化端子柜和电源分配柜的配电方式、合理设置24 V DC供电线路保护端子等改进措施,并就UPS的使用问题进行探讨。改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DCS/ESD供配电的可靠性及稳定性,从而实现了DCS/ESD安全平稳运行的目的。DCS/ESD供配电优化措施对新建或已建DCS/ESD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提高仪表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对大型化工生产装置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详细介绍了不间断电源的种类及特点和主要仪表用电设备的供电特点,从用电类型和安全生产要求等几个方面考虑,提出有针对性的仪表供电系统方案和应用实例。实践证明,该仪表供电系统方案运行稳定、安全可靠、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6.
采气井口安全截断新装置安装于气井井口与地面场站设备或输气管线之间。当输气压力(信号压力)达到或超过调定压力(场站设备或输气管线的额定承受力)或场站管线因破裂漏气而造成压力突降时,控制系统将迅速自动关闭液动截断阀,截断井口气源,以自动保护地面场站设备与输气管线。采气井口安全截断装置由液动截断阀(平板阀)与液压控制装置两大部份组成,具有原理科学、结构紧凑、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易于维护等特点,该系统获得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09年6月经专家鉴定,其结论为:该装置设计和制造完全符合API规范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集成程度高、密封性能好、操作方便灵活、性能稳定可靠等优点,基于液压控制的采气井口安全截断系统属国内首创,该项技术总体居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7.
“安全型”油田联合站自控安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型"主要是针对油田联合站信号报警和安全保护系统而言,对安全保护系统总的要求是保证生产过程系统平稳运行,既不能频繁动作又必须在危险时尽可能地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如何正确合理地处理这一矛盾,文章针对某联合站自控安全系统在生产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如下几个方面对"安全型"联合站自控安全保护系统提出多项改进措施现场端开关量信号元件的选用、接线形式以及集散控制系统的电源、安全栅、接地形式、紧急切断等级划分等.  相似文献   

18.
莺歌海盆地东方1-1气田是我国海上最大的自营气田,日产天然气800×104 m3,共32口气井,每口气井CO2含量差异较大,当湿气压缩机关停后由于压差的变化会造成外输天然气组成的波动而影响下游用户的生产稳定性。为此,对设备及工艺流程进行了优化改造,增加了压缩机意外关停触发中心平台高碳井自动关井逻辑,增设了自动油嘴,并在生产分离器增设了PV阀遥控放空。优化改造后,气田经历过多次压缩机意外关停,都顺利将天然气组分CO2的含量波动幅度控制在8%以内,使得工艺系统更加稳定,对下游用户的冲击也降到了最低,每年创造近600万元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随着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产能的快速推进,电力设施规模需急剧扩大。根据生产需求,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在WY气田创新运用BOO模式和"永临结合"方式建设供电工程。BOO模式是指专业项目公司对项目进行投资建设,在建设完工后,拥有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项目实施后,在工程进度、投资、后期运维成本、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工程提质增效,达到了安全建运的目的,为新时期工程建设优质高效地完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指引。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旅大27-2、32-2油田群开发工程项目主电站并车调试方案,首次在海上平台不断电、不停产情况下完成了天然气发电机组与原油发电机组的并车调试试验,探索出发电机组海上不断电并车调试试验的新思路,也使得海上平台电站主机选择低成本的天然气机组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