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前言山羊绒是我国特种动物纤维主要出口的纺织原料之一。近些年来,虽然有些企业加工羊绒纱或生产羊绒衫,但这些产品绝大多数以粗纺为主。内蒙古伊克昭盟绒毛厂经过研究与探索,成功地开发了山羊绒精梳条,为生产羊绒产品(精纺)提供了条件。由于山羊绒价格昂贵,对精梳落绒如何利用、实现其价值,引起了伊盟绒毛厂的关注。该厂尝试性地开发了精梳落绒纤维条,准备开发纯羊绒产品,提高经济效益。为此,伊盟厂与我院合作开发纯山羊绒短纤维纺纱。2原料纺纱使用原料为内蒙古伊克昭盟绒毛厂生产的精梳落绒纤维条,纤维细度为14~16卜m,纤…  相似文献   

2.
以加工国产44 mm白绒条为例,从工艺流程、原料选配、和绒加油、梳理成条、针梳、精梳几个方面对山羊绒制条工艺进行设计,并提出了生产中质量控制的要点。研究显示:山羊绒长度短、强力低,制条时要合理设计梳理隔距、速比等工艺参数,注重纤维长度的保护,降低纤维损伤;和绒时要注意对水质及和毛油剂的选择,合理的控制精梳落绒率;要合理搭配原料,完成山羊绒原料与最终产品用途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性能指标和外观指标。  相似文献   

3.
徐min 《棉纺织技术》1990,18(10):36-38
控制精梳落棉率的波动,是对精梳条、成纱质量的保证。精梳落棉率的不稳定,不但影响用棉量,同时影响精梳条短绒含量、结杂、重量不匀和条干不匀等,导致成纱不匀率、结杂等波动。一、精梳落棉率波动的特点分析 1.有规律地普遍性落棉率偏高或偏低这种落棉率波动的特点是具有一定规律性,体现为同品种各机台同一时间内落棉率普遍偏高或偏低,但落棉眼差和台差并未出现较  相似文献   

4.
高效精梳机小卷定量对纺纱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梳小卷定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对精梳效果、精梳落棉率及纺纱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文章认为:精梳小卷定量增大时,有利于分离牵伸过程中给棉罗拉喂入棉层对纤维的清洁及伸直效果,但对锡林梳理不利.为了探讨精梳小卷定量对纺纱质量的影响,利用不同的精梳小卷定量,在HC350型高效能精梳机上进行了纺纱试验.结果表明:在给棉长度为4.7 mm、精梳小卷定量70g/m时,可改善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山羊绒传统染色技术的缺陷,研发一种新型的微悬浮体染色工艺。研究表明,微悬浮体染色技术比传统染色技术的染色时间缩短了30%~40%,后处理时间缩短了25%以上,染色时纤维损伤降低了2.0~3.0 mm,纺纱制成率提高了2.12%;新技术具有染色时间短、生产效率高、染色温度低、染色能耗小、纤维损伤小、纺纱性能好的优势,且大大提高了山羊绒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探讨精梳机工艺技术性能及改进途径。阐述了精梳工序的必要性及精梳后产品的性能变化以及精梳机的基本性能指标,分析了精梳机结杂及短绒排除率的影响因素。指出:精梳机纺纱性能评价时,应主要考核精梳机排除结杂短绒的效果,应采用正确的方法计算精梳短绒排除率和纤维损伤率。认为:通过优选落棉隔距、给棉方式、给棉长度、小卷定量、锡林齿面角、锡林及顶梳密度、顶梳插入深度等工艺参数,可进一步提高精梳工序排除结杂及短绒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苎麻纺纱织造过程中各工序的制成率、落麻率,各工序的麻绒含量、落绒率和麻绒性能,指出:落麻中的麻绒含量达到70%;纺纱各工序产生的落麻中,麻绒的主体长度大体为60 mm~70 mm;织造准备工序中产生的麻绒主体长度为50 mm左右,且短绒率低;织造工序产生的麻绒较短,其主体长度在30 mm左右.麻绒的细度指标与力学性能完全达到可纺纤维性能,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探讨纱线毛羽形成原因及改善措施。阐述了纱线毛羽形态和形成机理,分析、总结了原料及各工序工艺影响纱线毛羽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方法。认为,通过正确选择原料细度、长度、短绒含量,合理配置清梳工艺减少纤维损伤;控制精梳落棉率,有效排除短绒;优化配置细纱捻系数、牵伸倍数、锭速以及钢领、钢丝圈、集合器、导纱钩等工艺部件,选用金属槽筒,合理配置络筒速度及张力;采用纺纱新工艺、新技术和高性能纺纱附件等措施,可以达到有效控制纱线毛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探讨提高纺纱制成率的技术措施。从原料选配及纺纱各工序分析了影响制成率的因素,采取了一系列工艺技术措施。在原料选配上既要注重成纱品质又要兼顾成纱制成率;清梳工序通过工艺优化降低清梳落棉率及生条短绒率;精梳工序合理配置精梳落棉率和工艺;并粗、细纱工序合理选择牵伸、加捻、卷绕工艺,降低断头及疵条疵纱,并加强各工序设备维护、操作管理,最终获得了较好的效果,JC 14.5tex K纱制成率从66%升至76.7%,降低了回用原棉数量和吨纱用棉成本。认为:从原料上及纺纱各工序采取必要的工艺技术和管理措施,是提高纺纱制成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合理控制精梳落棉率稳定产品质量的体会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探讨降低精梳落棉率稳定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的方法。分析了单纯降低精梳落棉率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提出了挖掘各工序质量潜力,降低精梳落棉率的改进思路。实践证明,通过优选各工序工艺及实施精细化管理,在控制并降低短绒及棉结增长率、改善条干水平的基础上适度降低精梳落棉率,可以达到稳定成纱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精梳落棉率,稳定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采用AFIS检测仪与条干均匀仪测试棉结,并将之与传统目测进行对比,说明AFIS检测精梳条对生条棉结的排除率为70%以上,而手检目测对生条棉结的排除率基本持平或上下浮动,不具可比性;在分析AFIS检测仪与条干均匀仪测试数据的基础上,说明AFIS的单纤维测试仪提供的棉结(粒/g)与条干均匀仪测定的成纱千米棉结是两种完全不同概念的棉结,二者不是线性关系,通常要通过成纱质量试验来予以验证;重点阐述如何运用AFIS检测仪,优化工艺上机、建立半制品棉结、短绒率的内控指标机制,查找质量的薄弱环节,监控设备除杂效果及纤维在加工过程中短绒率的变化情况,合理进行设备维护、保养。指出:控制棉条短绒率增长是控制成纱质量的核心,重点要控制精梳棉条中短绒含量及分布区域;长度大于16mm的短绒有可纺性,小于16mm的短绒整齐度不好,易产生短粗节及棉结,小于10mm的短绒就是小棉结、小纱疵;新品种上机要做快速试纺,精梳落棉率宜偏低控制;缩小锡林梳理隔距,增强锡林针布穿透能力,提高精梳梳理单纤化程度,可有效避免纤维纠缠、扭结和揉搓,成纱棉结增加的概率会大幅降低;加强对梳棉机、关键器材、工艺及精梳落棉质量的科学管控,可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稳定产品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陈玉峰 《纺织器材》2013,40(1):35-37
针对梳理过程中出现的排除短纤维和棉结与长纤维损失这一对矛盾,介绍了精梳纤维损伤的机理及损伤的性质,对精梳短绒增长规律进行了探讨,提出精梳短绒增长主要是纤维横向不匀和梳棉纤维潜在损伤及强分梳所致.短绒增长和长纤维流失虽然不可避免但是可以控制,采取一定的措施,就可以尽量减少短绒增长和长纤维流失,实现成本和质量兼顾.  相似文献   

13.
粘胶系列产品以其具有吸放湿性能好、透气性好、花色美观鲜艳、光泽好、易染及有丝绸感等独特风格,深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我厂在已生产粘胶细平、粘胶府绸、粘胶哔叽、粘胶绉布、粘/棉牛仔布、粘/涤斜纹、粘麻混纺产品的基础上,又开发生产了粘/丝80/2018.5tex混纺产品,为我厂粘胶系列产品增添了一个新品种。1 原料的选择1.1 桑落绵绢纺厂有两种落绵,即圆梳机落绵和精梳机落绵。圆梳机落绵的纤维平均长度较长,短绒率较少,纤维断裂长度、断裂伸长等比精梳落绵要好;精梳机落绵含超长纤维、短绒多,纤维的弯曲、绵粒也较多。因此,在纺细号纱时…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有机棉、羊绒、精梳落棉、落毛,以及废旧纺织品循环开发利用的再生棉等含有较多超短细柔纤维的原料,在环锭纺装置上纺制细特优质纱线较难的问题,开发了一种新型短流程无牵伸聚绒纺纱装置,该装置包括喂入、梳理除杂、输送集聚及加捻卷绕成型4个部分。与现有的长流程聚绒纺技术相比,工艺流程明显缩短,生产效率大大提升,技术控制参数大量减少。开发的超短细柔聚绒纺纱线兼有环锭纺纱与紧密纺纱特点,成纱质量明显提高。新型短流程无牵伸聚绒纺纱装置已成功用于开发16.5 tex有机棉/精梳落棉/澳毛(50/25/25)聚绒混纺纱。  相似文献   

15.
测试分析了藏獒绒纤维的理化性能,从纤维的长度、细度、卷曲度以及强伸度等方面分析其可纺性,并通过棉纺设备半精纺工艺进行藏獒绒纺纱实验,进一步探索藏獒绒的纺纱性能。藏獒绒与羊毛有着许多相似特性,可作为纺织新原料开发新产品,又因纤维本身具有自然颜色和光泽,其产品可以不经过化学染色等后处理工艺,有降低能耗减少化学污染的作用,对构建绿色产业有现实意义,同时藏獒绒纤维的开发利用也为藏獒养殖找到新的价值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为了降低纯棉精梳针织纱毛羽.结合生产实践,采取不同工艺设计、不同工艺参数进行纺纱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纯棉精梳针织纱成纱毛羽的因素较多,主要有原料、工艺、设备以及管理水平等,涉及从原棉到整个纺纱生产工序的各个环节.指出:实际生产中适当增加落棉率;增加生产环境的相对湿度,提高粗纱的回潮率,在保证细纱工序不出"硬头"的情况下,粗纱捻系数可以偏大掌握;细纱工序合理配置纺专器材,可以降低成纱毛羽.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得天丝短纤的棉纺精梳优化工艺,采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的方法,通过天丝短纤的纤维性能测试与对比,设计相应的精梳工艺,并通过调节精梳机的落棉隔距、车速、曲柄半径等工艺参数,进行天丝短纤的精梳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小卷定量小于65 g/m,采用前进给棉,给棉长度4.3 mm,顶梳插入深度-0.5,分离罗拉定时调节盘搭接刻度+1.5,落棉隔距10 mm,,曲柄半径55 mm,车速280钳次/min的工艺方案时,精梳机落纤率为4.78%,精梳条条干CV为4.81%,精梳条总棉结数为11个/g,保证了低落纤率的基础上,有较好的精梳质量。  相似文献   

18.
在弄清精梳条纤维物理性能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对精梳条纤维主要物理指标与精梳纱质量优劣间关系的阐述,分析了影响精梳纱的关键是精梳条纤维的短绒率、成熟度、未成熟纤维百分含量、细度、棉结和带纤维籽屑,而不是精梳落棉率的大小和精梳设备的先进与否,用数字、试验说明了精梳纱质量的稳定和改进提高必须是改善和提高精梳条纤维物理性能质量,因此制定精梳工序精梳条纤维物理性能指标的控制要求是完全现实和必要的,而且对精梳纱的生产是有指导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生产实践表明,短绒率对羊绒纱线强力和成纱质量影响很大,而复精梳隔距大小会严重影响纤维短绒率的含量。选取28、30、32 mm 3种复精梳拔取隔距,分别纺制出11.11、10.00 tex 2种线密度单纱,并对不同复精梳拔取隔距下羊绒条的短绒率、平均手排长度以及纱线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复精梳拔取隔距与羊绒绒条短绒率、羊绒纤维平均手排长度、精纺羊绒纱线断裂强力、断裂伸长之间的影响规律,为实际生产中提高复精梳羊绒纱线及其织物质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棉纺设备生产羊毛锦纶混纺纱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根据市场需求,我们用棉纺设备生产了羊毛锦纶23.9tex色7昆纺纱。原料配比为:50%染色精梳落毛,长度30mm~37mm;20%染色毛条,长度90mm~130mm;30%染色锦纶,细度2.2 dtex、长度38 mm。生产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