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机采棉的轧花机械对加工所得的棉纤维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新疆南北疆地区大部分机采棉轧花加工厂的调研发现,新疆目前普遍采用两种典型轧花机,即19.4 mm大片距轧花机及17 mm小片距轧花机。本文就两种典型轧花机所加工棉纤维的长度、强度及色杂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大片距轧花机加工所得纤维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机采棉纤维质量,不仅需要优化棉花的种植采摘方式,而且需要合理配置机采棉的轧花加工机械,通过对比分析2种不同锯片数的轧花机械对棉花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合加工机采棉的轧花机械。使用HVI测试经过不同轧花机械加工所得棉花的主要性能指标,利用MINITAB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2种轧花机加工所得纤维的各项指标差异,通过对比研究可知,少片数型锯齿轧花机加工所得棉纤维在长度、强度、杂质及叶屑等级指标中都优于多片数型锯齿轧花机。  相似文献   

3.
农七师123团棉花加工厂始建于1985年,占地面积142 120 m2,约14.21 hm2(214亩)。现有干部员工89人。有两条171机采棉加工生产线,其中,一条是2000年建造,2011年改造的机采棉轧花生产线;另一条是2012年新建的一条机采棉轧花生产线。工艺设备有7台171型轧花机,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国内棉花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棉花采摘以机械采摘为主,以第一师为例,机采面积占植棉总面积的95%以上,新的发展形势下机采棉高质量加工对轧花工艺有更高的要求。目前,南疆大多数棉花加工生产线为2013年以前建设,采用四道籽清加两道皮清的传统工艺,已无法满足机采棉清理加工的需要。为提高机采棉加工质量水平,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一师棉麻有限责任公司于2021年对老旧棉花加工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以“重籽清、轻皮清”为原则,通过增加一道或两道籽清设备,在提高轧花工艺清理能力的同时降低对棉纤维内在品质的损伤。  相似文献   

5.
正由于棉花在采摘、收购、加工的过程中混入的种类繁多的异性纤维,对成纱、织布和印染质量影响很大,严重影响棉花加工企业的皮棉销售,因此,棉花加工企业对棉花中异性纤维的清理非常重视。2015年,141团加工厂一分厂对一条5台5571型手摘棉轧花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将其改造成一条4台MY128-19.4中型机采棉轧花生产线。在该生产线  相似文献   

6.
皮辊轧花机结构简单、造价低。因其轧花动作缓慢,不易轧断棉纤维,因而特别适宜于加工长绒棉和成熟度较差的细绒棉。原有皮辊轧花生产线用来加工普通手摘细绒棉时,皮棉外观形态差,含杂率高,等级降低,销售困难。通过对皮辊轧花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使其可以加工中长绒棉,也能加工手摘细绒棉和机采棉,同时保证加工质量,既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投资.又提高效益。本文介绍了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7.
探讨轧花加工中皮棉清理次数对机采棉纺纱性能的影响。介绍了机采棉的发展概况。机采棉含杂较高,增加清理工序会对棉纤维造成损伤,进而影响其纺纱性能。试验选取经过不同皮棉清理次数后的机采棉分别进行小样单唛试纺,结果表明:随着皮棉清理次数的增加,纱线的强伸性下降,线密度变小,特数偏差有较为明显的增加,条干CV值、粗节、细节、棉结和毛羽指标均增加,其中经过三次清理工序后成纱各项指标恶化更为明显。认为:轧花厂应减少皮棉清理的次数,合理设计加工设备工艺,完善制度,以提高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棉花初加工对机采棉杂质及棉结程度的影响,在8个位置对经过不同工艺设备处理后的机采棉纤维进行取样,利用HVI及AFIS对其含杂率、棉结等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随加工工序的进行,杂质面积、杂质颗粒数均呈下降趋势,棉结总数呈增加趋势,影响比较大的3个工序分别是轧花、籽清2、锯齿皮清1;籽清2工序对大杂有很好的清理作用,籽清4工序对棉结的影响百分比达到了21%;对纤维品质影响程度最大的是轧花工序,占到整个加工中棉纤维内在品质损伤的40%以上,尤其是轧花后杂质颗粒(62.7%)和棉结数(51.2%)增幅较大。建议企业采取合理的轧花速度与清理道数,从而改善机采棉纤维的各项性能。  相似文献   

9.
新疆机采棉轧花工艺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升机采棉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通过采用"抗3"品种在不同轧花工艺条件下进行HVI检测,对上半部分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短纤维率、马克隆值、反射率、黄度、纺纱一致性系数等棉纤维主要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四清二排轧花工艺和小锯齿轧花类型为加工该机采棉的最佳轧花工艺配置,该工艺得到的棉花质量各项指标均优于大锯齿工艺。  相似文献   

10.
马丽芸  汪军  李岩  陈契 《纺织器材》2016,(4):11-14,24
为提高新疆机采棉清理加工质量,针对机采棉轧花加工皮清道数及工艺,设计方案并进行4点采样测试,以棉花平均长度、整齐度、短纤指数、强度、颜色级等为评定指标,对比分析轧花机后气流皮清、一道锯齿皮清及二道锯齿皮清对纤维的损伤程度.指出:棉纤维在气流皮清的作用下平均长度基本不变,两道锯齿皮清作用下长度下降0.330 mm;短纤指数在气流皮清后上升0.748,在两道锯齿皮清后上升1.290,短纤含量变大;长度整齐度、断裂比强度都属于差档位,SCI值不断下降;建议轧花工序加强对籽棉的清理,优化清理工艺,使得轧花机在保证皮棉质量的情况下,减少皮清工序中锯齿清理道数,以减少锯齿皮清对纤维的大损伤,从而加工出优质棉纤维.  相似文献   

11.
机采棉生产线设备种类多、工艺复杂,设备的配合要求较高.轧花生产线中机械设备和风机系统的驱动以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主,能源消耗大.本文以机采棉加工生产线电机系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了当前主流轧花工艺下电机系统能源消耗状况,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通用工艺和个别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机采棉生产线电机系统节能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正棉花加工厂在轧花过程中会在车间内产生很多的飞尘,这些飞尘对车间操作人员身体是有害的。而增加除尘风机就是为了在最容易扬起尘土的轧花机落花口处将尘土吸引并带离车间内部,从而降低车间内部飞尘浓度,改善车间工人工作环境。以目前国内最高质、高效的四台型MY171智能化、信息化机采棉加工生产线为例,通过实际管道系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兵团129团加工厂在4台型171轧花生产线上引进安装了郑州棉麻工程技术设计研究所研发的"籽棉烘干、加湿及自动化检测控制系统"。为提高棉花加工质量,增加团场经济效益,针对机采棉在前期加工生产中,籽棉回潮率低;在加工皮棉过程中,皮棉长度受到损伤的问题,2016年129团加工厂投资130余万元安装使用"籽棉加湿及自动化检测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4.
正兵团第三师四十四团轧花厂MY96车间始建于2004年,主机为山东天鹅棉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5台型MY96轧花机组,现已使用12年,设备逐渐老化,加工成本偏高,加工质量已不能满足市场要求。为此,四十四团提出了MY96车间技改的初步方案,第三师工业局组织专家对这一方案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以下意见。一、生产线的定位机采棉是兵团棉花产业的发展方向,第三师也已推广多年,四十四团轧花厂已经积累和掌握了机  相似文献   

15.
2012年9月26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八十九团投资3200万元新建的1条国内最先进的机采棉加工生产线已投入生产加工。至此,该团机采棉加工生产线达到4条,可实现年生产加工籽棉4.3万多t。2012年八十九团种植棉花6667hm2(10万亩),预计籽棉总产4.3万t,为提高机采棉加工能力、缩短加工时间、提升棉花加工质量,该团在原有3条机采棉轧花生产线的基础上新建了1条具有国内最先进技术的机采棉加工生产线,以满足全团机采棉加工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机采棉的发展,大部分轧花企业将面临收购加工机采棉的问题,如何提高机采棉加工质量将成为轧花企业一项重要工作。笔者近几年对机采棉的加工进行了持续关注,部分轧花企业在加工机采棉时常因忽视相关工作而影响加工质量,以下结合笔者总结的经验,在各设备工艺已按标准做好检修工作,相关隔距与参数调试得当的前提下,就机采棉加工环节中易忽视的相关事项与大家做以下探讨。一、机采棉与手摘棉的差异机采棉因其采摘方式原因,相对手摘籽棉杂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新疆机采棉加工过程中棉花回潮率对棉花加工质量的影响,通过在典型的新疆机采棉加工生产线上的籽棉垛、轧花前、皮棉清理前、打包前等位置取样、测试,探讨新疆机采棉加工过程中棉花回潮率与棉花品质指标(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断裂比强度、反射率、黄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棉花加工过程中回潮率在4.81%~7.98%的时候,对上半部平均长度无显著影响,与长度整齐度、断裂比强度呈正相关,与反射率和黄度呈负相关。笔者认为以此定量分析为参考依据,新疆机采棉加工过程中应根据加工质量需求,合理调整棉花回潮率,提高棉花加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新疆机采棉品质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分析新疆机采棉品质发展的现状。以棉花HVI测试大数据为依据,分别从棉花品种、采摘方式、轧花清理道数和轧花锯片类型4个方面对棉花性能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计算出纺纱一致性系数。结果表明:棉花品种对纺纱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轧花锯片类型,而轧花清理道数及采摘方式对棉花纺纱性能影响并不显著。认为:从总体质量上讲,机采方式较手采方式有明显差距,培育适宜机采棉的优良品种是发展和提升机采棉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五师机采棉系统工程的不断推广,机采棉清理加工设备已日趋完善,与之相对应的高效机采棉处理中心和高效轧花设备也应运而生。然而传统的喂棉模式已成为制约机采棉加工过程中的“瓶颈”,远远不能满足加工生产线的需求,劳动强度大、  相似文献   

20.
探讨机采棉初加工研究现状及解决低温环境下初加工的措施。通过在CNKI及WOS中的检索文献数据,分析了国内外机采棉初加工的研究现状。以新疆机采棉为研究对象,阐述了机采棉初加工工艺设备、回潮率监测、烘干设备及棉纤维性能的损伤情况。指出了新疆机采棉低温初加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解决措施。认为:针对机采棉初加工现状,应建立企业自动化、智能化、一体化的质量管理监测体系,促进机采棉加工向精细化、数据化、安全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