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光 《石化技术》2020,(3):294-295
中海油(泰州)石化延迟焦化装置放空系统引进国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控制技术,放空塔增加蒸汽重沸器、酸性水线,控制塔底温度,将装置所产生的污油进行分离轻重后,塔底重污油直接用作焦炭塔顶急冷油,多余的重污油进入分馏塔蜡油回流回炼,塔顶轻污油送到分馏塔顶回流罐进行回炼,整个生产过程中没有污油外排,实现了污油的零排放。  相似文献   

2.
《石油化工》2016,45(5):620
通过对延迟焦化装置甩油和放空污油在回炼过程存在的焦炭塔预热初期产生的甩油含水量高和放空塔底温度低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引高温(350℃)蜡油急冷油进放空塔,通过混合加热的方式提高放空塔底温度,解决甩油和放空污油在回炼过程中因污油带水造成机泵汽蚀抽空及改善了放空瓦斯气携带焦粉的难题。技术改造后实际运行情况表明,改造后的污油回炼技术实现了装置污油的全部回炼,轻油收率提高了3百分点,加工损失率降低了3.22百分点,并且回收利用了装置余热,降低了装置能耗,装置运行平稳安全,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某1 Mt/a延迟焦化装置放空冷却系统采用闭式塔内冷却技术,运行过程中出现外甩污油量大、不凝气外排造成全厂火炬系统负荷较大、放空塔顶含硫污水含油率过高造成酸性水汽提装置换热器结垢等问题,同时对延迟焦化装置提出回炼全厂污油的要求.为解决以上问题,装置停工检修过程中对放空冷却系统进行改造,主要内容为:增加放空塔底加热器;增加污油至焦炭塔顶大油气管线做急冷油管线;增加破乳剂注入及不凝气回收系统.改造后可实现该装置自产污油及全厂污油做焦炭塔顶急冷油、放空塔顶酸性水满足酸性水汽提装置进料要求及年回收约2 000 t不凝气等,实现了环保及经济效益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依托延迟焦化装置的吹汽放空系统,其利用焦炭塔放空油气的废热回炼含水污油。该技术在焦化装置焦炭塔大吹汽和给水冷焦时,将含水污油注入焦炭塔的吹汽放空管道,含水污油被来自焦炭塔的高温油气加热,再经吹汽放空系统分离出不凝气、轻污油、含硫污水和重污油,使含水污油得到回炼。该技术不影响焦化装置的正常运行及产品质量,不受污油性质的限制,不仅可处理炼油厂难以处理的含水污油,而且降低了焦化装置的冷却负荷和能耗,有利于炼厂的节能减排和提高炼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延迟焦化装置放空塔污油主要由焦炭塔预热甩油和焦炭塔大吹汽携带的大量油气组成,通过放空塔底泵将塔内污油作为焦炭塔急冷油实现回炼。由于放空塔底温度控制较低,焦炭塔急冷油用量较少,每天外送大量污油至罐区,焦炭塔预热和大吹汽时易造成放空塔底泵抽空,通过对放空塔底加热器的技术改进,及时地解决了一系列问题,并实现了装置污油的全部回炼,降低了装置生产的能耗,提高了装置的操作平稳率。  相似文献   

6.
延迟焦化装置放空塔顶产生的含硫污水油含量高、乳化严重、携带焦粉多、油水不易沉降分离,传统的高含油污水处理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国家的环保要求,延迟焦化装置放空塔顶高油污水高效环保处理问题亟待解决。结合中国石化某延迟焦化装置放空塔系统的技术和运行特点,通过流程优化、设备改进,提高放空塔焦粉洗涤能力,改善油水分离效果,确保放空塔顶污水达标排放。技术改造结果表明,在不注入化学药剂的情况下,放空塔顶外排污水油质量浓度降低至179 mg/L,实现连续回炼全厂重污油37.8 kt/a,回收燃料气5.0 kt/a,达到了环保要求,增加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两套延迟焦化装置通过借鉴国内炼油浮渣处理的成功经验,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浮渣送进延迟焦化焦炭塔,利用焦炭塔余热处理并取得成功。浮渣焦化处理工艺运行费用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为企业解决"三废"问题探索出了一条环保新路子。介绍了浮渣回炼的原理及装置的回炼方案,同时列出了浮渣回炼对装置产品质量、能耗以及生产操作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建议。通过测算,浮渣回炼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长期回炼仍存在较大风险,需在做好充分的风险识别前提下,合理进行浮渣回炼,在确保风险受控的情况下逐步优化浮渣回炼操作,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污油回炼技术在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化分公司4.20 Mt/a延迟焦化装置的应用情况。重污油的回炼位置在放空塔底循环线上,轻污油的回炼位置在分馏塔柴油回流线上。污油回炼后,装置的操作参数变化较小,液体收率明显提高,石油焦的灰分、硫含量上升,汽油和柴油的硫、氮含量有一定幅度上升。经测算,污油回炼至延迟焦化装置每年可增加经济效益约8 850万元。  相似文献   

9.
原油储罐机械清罐油(清罐油)具有黏度高、含水量高、乳化稳定、机械杂质含量高等特点,直接进常减压装置回炼时,极易引起电脱盐工况波动和堵塞塔盘,一直是炼油企业加工的难题。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对加工清罐油进行了有效探索,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清罐油预处理方案。工业实践表明:采用此工艺对清罐油进行预处理后,水和沉淀物体积分数降低至0.5%,降幅达到90%,显著改善清罐油的品质;预处理后的净化油回炼对常减压装置的影响大大降低,回炼量保证在10 m3/h以上,电脱盐切水和产品质量均满足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0.
焦炭塔操作过程中的新塔准备、换塔小吹汽、改放空大吹汽、消泡剂加注、污油回炼等,对分馏系统影响较大。目前存在问题是:污油含水高,回炼时分馏塔蒸发段波动约2℃,分馏塔压力波动约0.01 MPa;换塔后老塔温度下降快;回炼污水携带焦粉;消泡剂利用率不高;改放空影响分馏塔罐的液位。通过对影响分馏系统操作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吹扫水平管,减轻污油携带焦粉;换塔时,通过提前干预性的操作以及小吹汽量和操作的优化,减小了换塔给分馏系统带来的波动;改善消泡剂加注方式,每年可节省50×104RMB$;增加改放空大吹汽后续操作,减少了酸性水过多带来的负面影响;对污油回炼危害评估,保证了产品质量和分馏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多产丙烯、异丁烯和低硫燃料油组分技术对中国石化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40万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进行了改造。改造后,将汽油加氢装置中的汽油切割塔塔顶轻汽油替代改造前的柴油送入提升管回炼。结果表明:在轻汽油回炼比为4.29%的情况下,液化气和干气收率分别增加2.18,0.31个百分点;液化气中丙烯体积分数较回炼前提高0.43个百分点;装置回炼轻汽油增产丙烯约1 t/h,获得的综合经济效益约12.8万元/d。  相似文献   

12.
提高延迟焦化装置运行周期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影响延迟焦化装置运行周期的主要因素,介绍了近年来装置采用的提高运行周期的技术措施,包括停止掺炼乙烯裂解重油、降低脱油沥青掺炼比例,以优化装置原料;控制好分馏塔塔底温度、小吹汽量,切塔后继续加注消泡剂和急冷油,以优化装置操作条件;阻焦剂的注入位置由加热炉入口改变至分馏塔塔底,以减缓分馏塔塔底及加热炉管结焦;焦炭塔塔顶急冷油注入方式由直接三点式注入改为环形分配器注入,以减缓大油气线及分馏塔塔底结焦。实施上述措施后,分馏塔塔底循环量由5t/h提高到20t/h,加热炉炉管压降由0.21~0.25MPa降至0.11~0.13MPa,焦炭塔塔顶压降由0.008~0.011MPa降至0.005~0.009MPa,有效地缓解了分馏塔塔底、加热炉管及大油气线的结焦,装置运行周期由开工初期的10个月提高至15个月以上,实现了长周期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针对苯乙烯焦油处理过程环保压力较大的问题,将苯乙烯焦油送进延迟焦化装置进行回炼。结果表明:延迟焦化装置在给水冷焦期间回炼苯乙烯焦油,会使冷切焦水变色,且除焦期间有异味,故苯乙烯焦油不适合在冷焦期间回炼;在焦炭塔生产期间进行苯乙烯焦油回炼的方法可行,但回炼苯乙烯焦油会对焦化装置分馏塔侧线产生影响,需要控制回炼量及回炼时间,做好工艺优化操作及设备计划性维修,定期对延迟焦化装置各个产品、冷切焦水、含硫污水中苯乙烯焦油的含量进行分析。通过不断优化工艺和设备条件,解决了回炼过程中设备、管线堵塞的问题,回炼后装置运行较为平稳。通过回炼,成功将苯乙烯焦油分解到延迟焦化装置的产品中。  相似文献   

14.
延迟焦化装置掺炼浮渣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石化股份公司济南分公司新建0.50Mt/a延迟焦化装置开工正常后,进行了掺炼污水处理场浮渣的试运。在掺炼浮渣过程中出现了因焦炭产品中块状沥青质较多,造成焦炭质量不合格的问题,经过调研和装置运行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浮渣掺炼量较大,次要原因是部分正常原料没有完全反应。提出减少浮渣油含量、将浮渣从焦炭塔底吹汽给水线注入改从焦炭塔顶大油气线上注入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针对焦化装置回炼污油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通过改造回炼流程,实现了系统含水较高的污油回炼;通过增加污油再沸器并对操作进行优化,能使污水预处理的污油连续回炼; 通过调整操作,保证了回炼过程产品质量;通过增加罐区进焦化装置换热器E-121污油线,可以减少污油回炼时对分馏塔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焦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影响因素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延迟焦化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从减少加热炉、焦炭塔大油气管线和分馏塔结焦方面,分析了制约延迟焦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的主要因素,如原料性质、加热炉炉管平均表面热强度、加热炉出口温度、焦炭塔冷焦吹气量、焦炭塔操作负荷、急冷油和消泡剂注入方式、分馏塔操作等.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该装置为了延长运转周期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如合理搭配原料;加热炉炉管多点注汽;焦炭塔老塔切换进料后,继续打急冷油20 min,并严格控制吹汽量;将急冷油注入点由焦炭塔顶顶端移到水平大油气管线以下,急冷油由垂直单点注入改为45°三点注入;由塔底循环泵出口引跨线至加热炉出口,以便将分馏塔底沉积焦炭排往焦炭塔;等等.  相似文献   

17.
延迟焦化装置焦炭塔挥发线结焦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针对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120×104 t/a延迟焦化装置焦炭塔顶因挥发线结焦而使塔顶压力持续升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对本装置各种操作条件进行了标定,标定结果表明,加热炉出口温度越高、装置处理量越小、不掺炼催化油浆、注入消泡剂等措施实施后,降低了焦炭塔泡沫层的高度,以减缓焦炭塔挥发线结焦速度,对实现装置长周期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焦炭塔大油气管线结焦是影响延迟焦化装置长周期运行的主要因素,综合当前国内外延迟焦化方面对焦炭塔大油气管线结焦的分析,并根据1.20 Mt/a焦化装置大油气管线结焦的具体现象,得出影响结焦的主要因素有原料性质、加热炉出口温度、焦炭塔顶部温度控制,急冷油、焦炭塔气速等。同时,提出了合理控制加热炉出口温度、改善急冷油性质、降低焦炭塔气速等减缓结焦措施。  相似文献   

19.
某常压蒸馏装置掺炼轻质原油或回炼轻污油时常压塔负荷变大,当常压塔塔顶(简称常顶)回流量大于22 t/h时,常顶和进料段压差由20 kPa增加到40 kPa以上,常顶油和常一线油出现馏程重叠。现场调研发现,常压塔上数第9~16层塔盘、浮阀有大量结垢沉积物,几乎堵塞整块塔盘。对现场堵塞位置垢样进行采样,元素分析、XRD、XRF表征结果表明,常压塔一中段处垢样的主要成分是NH4FeP2O7。通过高温缓蚀剂模拟结垢试验确定了塔顶结垢堵塞的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优化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国内简讯     
余热利用的新技措 1.今年3月6日,延迟焦化装置投用了“老塔处理时放空余热利用新措施”。该措施是将生焦后的焦炭塔处理时的放空蒸汽引入新塔作为预热热源。可将新塔从90℃预热到190℃左右,每天可回收热量8.3736GJ左右。本措施的投用不仅节约了能量,而且减少了过去在预热新塔时炉子负荷变化,分馏塔系统操作波动的影响,对稳定操作,提高经济效益收到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