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对0Cr18Ni9-08Al-0Cr18Ni9不锈钢复合板在不同状态下的界面组织结构及其性能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改进和选择合理的生产工艺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给了了一种分析简支矩形多层板的三维振动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板的任意层振动方程的通解和转移矩阵方法来求解简支矩形多层板的振动,文中通过一个二层板算例叙述用该方法分析多层板振动的步骤,计算了该板的本征频率,并和薄板理论,有限元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不锈复合板压力容器的焊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对20g+sus321不锈复合板压力容器的焊接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过渡层焊缝产生热裂纹的原因及防止措施,为实际生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焊接材料及焊接工艺规范.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电解速度,介绍了机床的改装及加工参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提高宽厚复合板热轧成形质量, 以不锈钢与低合金钢层状复合结构材料为研究对象, 针对宽厚复合板结构复合及加工协同变形的技术要求, 制定宽厚复合板热轧成形工艺路线, 并对热轧宽厚不锈钢复合板成形轧制力模型进行研究.将热轧复合变形区分成Ⅰ、Ⅱ两个区段, 并依据热轧过程中轧制区间内金属流动变形规律, 确定各界面上摩擦切应力τ的方向, 进而推导出热轧不锈钢复合板成形轧制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该轧制力模型可准确预测轧制力的大小, 有效提高轧制力的计算精度.经轧制成形制造的不锈钢复合板满足设计技术要求, 制定工艺路线合理, 可用以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6.
根据氧化铁皮产生的机理和除鳞装置的工作原理,针对国内某热轧生产线对其生产的带钢表面质量的要求,对其精轧机除鳞系统进行了适应性改造。介绍了改造的目的、要求和主要措施。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提高带钢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按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的方法设计钢梁时,钢梁试选截面的设计方法。算例表明,用该建议的方法设计,初选截面一次就能通过截面验算,并且一般能得到用钢量较少的优良截面。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真空热轧不锈钢复合板的结合行为,本文以热轧304不锈钢/Q345低碳钢复合板为研究对象,通过剪切试验及组织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变形量及真空度对不锈钢复合板结合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轧制总变形量从35%增加到75%之后复合板的剪切强度大约可增加100MPa.真空度降低会导致结合界面氧化程度增加,进而降低复合板的结合性能,当真空由0.1Pa变为20Pa时,界面氧化物的比例由约10%提高到约50%,剪切强度由440MPa降低到了350MPa左右.最后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热轧不锈钢复合板的结合行为.  相似文献   

9.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SS400钢板力学性能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寻求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定量关系一直是研究开发离线与在线预测系统的关键问题,针对热轧带钢SS400性能预测系统,提出了基于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的神经网络解决方案.该模型采用前向神经网络,在利用BP算法的基础上,为了克服常规BP学习算法的缺陷,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对常规BP算法进行了改进,采用更有效的数值优化方法,如Levenberg—Marquardt优化方法,建立了化学成分和生产的主要工艺参数与产品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板带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三者的显著因素为钢板厚度和含碳量.  相似文献   

10.
在实际的加固工程中,拉区粘钢梁的应用多且其研究相对深入,而压区粘钢梁的应用相对较少,有关压区粘钢梁设计计算方面的研究亦很少。开展压区粘钢梁承载力及刚度和挠度等计算方法的研究,具有工程实用价值。根据11根压区粘钢梁的实验数据,结合理论分析,对压区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短期刚度和挠度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压区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短期刚度和挠度的计算方法。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11.
提高优质碳素结构钢(20#)钢板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优质碳素结构钢(20#)钢板热轧工艺参数,以便实现控制,提出20#钢板的综合机械性能和冷弯工艺性能,提高产品质量,阐述了正交试验方案的确定,以及试验方法和试验过程,对试验所得结果进行了科学的处理和分析。把所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应用到20#钢板热轧生产的控制中去,使所得结论得到了进上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12.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在标准升温下外包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温度场和力学分析模型。获得了外包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抗火全过程曲线。采用抗力折减系数法分析了外包钢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在火灾下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了各参数对全过程曲线及抗力折减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固梁在高温作用下,初始时刻出现反拱;初始时间增长时,反拱幅度增加,极限承载力降低;随着混凝土梁高和角钢厚度的增加,高温下梁的极限承载力增大,抗力折减系数降低缓慢。  相似文献   

13.
The interfacial status of the steel-aluminum solid to liquid bonding plates (their steel plate surfaces were or were not immersed in flux aqueous solution) were measured by using S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X-ray diffraction .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yer of flux (the minimum thickness was 15 μm on the steel plate surface) could protect the steel plate surface from oxidizing effectively at high temperature in solid to liquid bonding. The melt temperatUre of the flux should be lower than 580 ℃ so that it could be melted and removed completely. No. 1 flux (patent product made by the author) made up of halogeindes could also force liquid aluminum to infiltrate into steel plate surface and thus the interfacial shear strength of the bonding plate was rather large.  相似文献   

14.
实验研究了N2 气保护下加热轧制复合和辊板轧制工艺对不锈钢和铝复合板材界面结合强度及复合板深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N2 气保护下加热轧制复合和辊板轧制可有效提高复合板界面结合强度 ,同时使达到界面良好结合的临界变形率明显降低 ;这两种轧制工艺不仅在小变形的条件下即可实现不锈钢和铝复合界面的良好结合 ,而且能明显降低复合过程中不锈钢的变形率分配 ,有利于改善复合板的深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5.
在生产现场大量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模糊聚类、模糊识别和统计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对给定工艺参数条件下的中厚板轧制性能进行模拟预测。通过计算机程序的分析和计算表明,所预测的产品性能与实际的测试指标相接近。  相似文献   

16.
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机等温压缩试验研究了1235铝合金流变本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铝板带热轧二维MSC.Marc有限元模型,对热连轧过程温度场进行了模拟仿真,并分析了热连轧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45钢厚板断裂的宏观微观分析,认为该钢板断裂的原因为板材在铆焊气割时,加热不均匀,局部过热,冷却速度过快,产生粗大的魏氏组织,且有沿晶三次渗碳体存在,材质变脆,同时产生较大的内应力,使钢板生成微裂纹,在后来的弯卷过程中开裂.  相似文献   

18.
钢铝层叠复合材料兼备了钢、铝材料的优点 ,而摒弃了它们的不足 ,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范围和巨大发展潜力的复合材料。针对钢、铝两种材料的特点及性能 ,分别介绍了用于制造钢、铝层叠复合材料的可行的复合技术 ,并对各复合方法的工艺特点、主要工艺参数及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指出了他们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 ,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解决在实际工程中如何进行粘钢加固粘结界面抗剪强度检测方法及检测评定标准问题.方法通过在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和C90的基材上粘贴等宽变长的钢板,进行粘钢加固粘结界面抗剪承载力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对现场检测时的取样尺寸、检测评定标准进行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种现场检测粘结界面抗剪强度的方法,确定了检测时的取样尺寸(40 mm×40 mm)与检测评定标准.结论这种方法简单可行,对粘钢加固技术的发展及工程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前广泛应用的纤维增强塑料复合材料,对温度、湿度是敏感的,应用中若存在温湿环境就应加以考虑。本文是在文[1]的基础上,导出了考虑湿热影响的正交各向异性多层夹芯板的势能公式和求解控制方程,在理论上和应用上对文[1]作了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