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英语习语的历史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语是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是语言的精华.英语习语的产生与英国人的宗教信仰、历史背景及相关的文化生活具有密切的关系.研究习语的历史渊源,有助于人们更准确地应用英语习语,更好地了解英民族的过去、观察它的现在、理解它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清宫酱膳不是固立的表述单元,它与清宫膳食的总体一样,乃是整个清代关乎于此的浓缩,也可谓清代酱膳中的精华所在,并含有多元的烹饪特征,是酱料制作和酱腌、酱汤、酱制工艺、酱物调膳和以酱爆(炒)膳的综合性成品。清宫酱膳汇聚了中国古代酱膳的优秀成果,是中国食俎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儒林外史》是一部现实主义杰作,书中描述了明清时期人们的大量饮食风习,蕴含着许多饮食资料,富有史料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吴敬梓的饮食思想。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解读作家作品,也有助于了解明清时期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4.
殷安妮 《饰》2014,(2):38-42
清宫氅衣和衬衣同属后妃便服,在浩如烟海的清宫档案里,没有后妃穿用这类便服的制度规定,因此,业内外有时将其混为一谈。笔者以所见大量故宫旧藏清宫后妃氅衣和衬衣实物资料以及文字史料为据,从氅衣与衬衣款式比较、氅衣与衬衣穿用异同、氅衣与衬衣的制作工艺等方面,释析晚清宫廷氅衣与衬衣异同,比较其工艺特点,为读者提供了较为详实的史料。  相似文献   

5.
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时间的不同理解和解读监然会引起人类交际的冲突与磨擦.通过时不同文化时间观念的比较,有助于人们对时间语言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以减少跨文化交际时的冲突,并提出了减少交际障碍的途径,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明清故宫太和殿、长陵恩殿、太庙前殿三座皇家大殿的综合比较,发现外观极为相近的三座大殿在内部结构、外部空间布局和使用功能上有一定差异,但更深入的研究则揭示以每座大殿为主体的建筑组群布局有着确定的传承关系,同时它们的使用功能也通过皇族人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非彼此孤立.结论有助于人们深入和全面的了解明清皇家大型殿宇建筑的外在形式特征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语言结构着手,列举分析了科技英语的八大特色,了解这些特色有助于提高科技英语的阅读、翻译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对最小投影均匀性与θ和θB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所得出的结果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均匀设计和最优设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9.
武力宏  郭平建 《饰》2005,(2):47-48
进入20世纪对时装与艺术关系的探讨促进了视觉文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对时装的感知和时装创作的方法。了解时装与艺术关系的发展变化过程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代时装设计和艺术之间符号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二语习得有其自身的规律,对二语习得过程的充分了解有助于外语教学.探讨目前应用广泛的二语习得理论,对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儒林外史》在反映十八世纪文人士子生活状态的同时,也记载了当时的饮食习俗。江南地区的饮食习俗丰富而独特,至清中期,江南地区的饮食文化更是异常辉煌,其饮食习俗也更加丰富多彩。《儒林外史》在记述文人士子的生活中,如实的描写了这一时期的饮食习俗,并与江南城市文化相融合,构成了作品中的一道独特风景。文章从作品出发,结合相关史料记载,探讨清代中期江南一带的日常饮食习俗。  相似文献   

12.
清朝嘉庆年间,四川开始种植马铃薯,清朝末年,马铃薯己栽种四川遍野。马铃薯逐渐渗透并完全融入川菜体系,不仅成为四川面点小吃和饭粥的重要原料,丰富了人们的馔品选择,而且成为四川菜肴的重要原料,极大地丰富了四川菜肴品种。  相似文献   

13.
郑板桥以一位读书人、艺术家兼政治家的独特视角,以诗文的特殊形式对淮扬地区饮食进行精细描摹,并对不同阶层的餐饮习好加以研究,包括饮食氛围、心情寄托、志向抱负,形象地、多维地反映出康乾时期的餐饮风情,从饮食这一角度反映了清代盛世社会的一斑.  相似文献   

14.
论科学烹饪     
科学烹饪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过程 ,该过程强调烹饪与营养、卫生和感观性状的统一 ,并将烹饪与自然、社会、艺术和健康融为一体 ,注重因人、因地、因时、因物、因事制宜 ,以追求饮食活动中物质享受和精神审美的和谐。  相似文献   

15.
秦饮食文化是中国周、秦、汉、唐饮食文明的概括,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发源滥觞,其广博深厚的内涵描述了中国人饮食生活的基本纲纪.文化体系的发展、兴盛、衰微受政治、经济、科学、社会、心理等要素的制约.近年来秦饮食文化的“刘郎又来”,一方面是饮食文化本身的生命特征所致,另一方面秦菜以客户的体验满足为诉求,秦饮食文化主题契合了体验经济的需求,因而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比较了清代中西饮食文化的不同和清代中西饮食文化交流的历史过程,同时讨论了清代中西饮食文化的不同点对中西饮食文化后续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烹饪与旅游之间存在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条件,二者有着密切的依存关系和良好的合作空间。通过以烹饪产品为依托,药膳烹饪与保健旅游相结合,素斋烹饪与宗教旅游相结合,风味烹饪与体验旅游相结合.以及以饮食文化为桥梁,实现烹饪与旅游的联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汉至唐,长安饮食呈全方位发展的态势,且品种繁多,技法高超,风味多样,影响极大,集全国饮馔之大成,是当时最重要的最大的菜肴风味流派。近几十年来,陕菜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人文因素、科技实力和商业氛围,其饮食烹饪在西北风味中起到了领风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美味求真》是清末民初广州地区流传的普及性菜谱,版本众多。对《关味求真》多种版本进行分析比较,弄清此书的出版背景,并对其书名、作者及写作时间、写作缘起和目的、目录与内容进行分析,对弘扬广东饮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淮安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淮安菜发轫于先秦,成形于隋唐,明清成为重要流派;明清时淮安饮食的空前发达,首先得利于运河这条生命线,在此基础上的政治、文化、经济的高度发达也是明清淮安饮食发展的社会背景及重要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