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管理活动是城市良好运行的基础.目前在城市管理中,依然存在不少"整治-回潮-再整治"的行为怪圈,阻碍了城市的发展.为此,主要针对城市治理怪圈问题产生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美国建筑业的特色 首先,建筑物层次高、体量大。 其次,建筑设计形式多样,风格各异。 第三,建筑投资主体多元化,私人为主。 美国是典型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是住宅建设还是非住宅建设,绝大多数是由私人公司的老板和公民个人投资,许多大型建筑也有不少是股份公司投资,只有少数公共建筑是由市、州政府和国家投资。因此,社会私人投资是美国建筑  相似文献   

3.
一、美国建筑业的特色 首先,建筑物层次高,体量大。 其次,建筑设计形式多样,风格各异。 第二,建筑投资主体多元,私人为主。 美国是典型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是住宅建设还是非住宅建设,绝大多数是由私人公司的老板和公民个人投资,许多大型建筑也有不少是股份公司投资,只有少数公共建筑是由市、州政府和国家投资。因此,社会私人投资是美国建筑投资的主要来源。据介绍,1993年全美基本建设总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1)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到沿线国家的区域合作和经济建设中来。在企业的跨国发展实践中,营商环境对于企业的投资经营决策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经济政策、基础设施、科技水平、人力成本和市场前景等方面比较分析了国内外的营商环境。结果表明,市场前景和政策环境是影响营商环境的主要因素;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具有完善的经济政策和较高的科技水平,而肯尼亚等非洲国家在人力成本和市场前景上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居业》2015,(16)
<正>据8月19日商务部新闻发布会消息,1~7月份我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沿线的48个国家进行了直接投资,投资额合计85.9亿美元,同比增长29.5%。投资主要流向新加坡、印尼、老挝、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泰国等。除直接投资,1-7月份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0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1786份,新签合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
基于2003~2017年中国对中南半岛国家的直接投资数据,将相邻效应引入国际直接投资研究,采用两阶段工具变量法考察制度距离、相邻效应及两者的交互对中国对中南半岛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同时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检验四类制度距离对投资的正负效应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制度距离作用各异,文化制度距离、微观经济制度距离阻碍了中国对中南半岛国家的直接投资,法律制度距离、宏观经济制度距离则产生了正效应,但总体上制度差异对中国对中南半岛国家的直接投资产生阻碍作用。考虑相邻效应后,各国投资相邻效应表现为"互利共赢"。其中代表金融、贸易、财政自由化的宏观经济制度明显强化"互利共赢"作用,而文化、微观经济与法律制度距离弱化这种"互利共赢",随着相邻效应的增强,制度距离对投资的阻碍作用在削弱。据此提出在推进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中国需要充分发挥相邻效应,动态考虑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来平衡中南半岛国家两两邻国之间的投资利益关系,最大化东道国的直接投资效应,实现中国与各国经贸合作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取得了巨大成就。自1979年以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平均10%的速度增长。世界上没有任何其它国家曾取得过这样惊人的快速脱离贫穷的成果。为了满足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国家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 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开始 在新中国建立之前,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的我国,是当时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人口数量众多,经济极端落后.  相似文献   

9.
正早在西汉初年,政府就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养老福利政策,对贫穷老人赠与麻布、绸布等多种衣料。汉光武帝刘秀还下令,对全国贫穷老者给予粮食补贴。三国时期,曹操曾下令,年满70岁的老妇如果没有丈夫和儿子,国家必须赡养。这大概是中国第一个针对女性老人的救济政策。宋代的福利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最为健全,甚至超越现在的从"摇篮到坟墓"福利体系,延伸为从"养胎到祭祀":当一个人还是胎儿时,就可以得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9)
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受东道国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采用2008—2014年中国对"一带一路"33个国家直接投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道国市场规模、人均工资水平、自然资源状况是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中国对东南亚、南亚、欧洲地区沿线国家直接投资主要受劳动力成本影响;自然资源状况对中国在中西亚地区沿线国家的投资影响显著。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政府应加强同沿线国家交流磋商,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企业应优化投资布局,提高产业合作层次,实现投资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