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8 毫秒
1.
分散抗氧型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DAOCP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为原料,经马来酸酐接枝、胺化后与苯胺类抗氧化合物反应得到产品分散抗氧型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用中试放大产品为粘度指数改进剂调制的SF/CD 15W/40内燃机组,功能剂总量比使用分散型乙丙共聚物为粘度指数改进剂的油减少一个百分点后仍通过了MSⅢD架评定试验。评定结果表明,产品主要性能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质量水平,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T613B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优选的乙丙共聚物为原料,采用机械热氧降解工艺制备的粘度指数改进剂T613B具有优良的剪切稳定性、良好的稠化能力。该剂对内燃机油的倾点、抗氧化性、高温清净性无不良影响,适合于调制SF/CD及以上级别的多级内燃机油,特别是大功率多级柴油机油。以该剂为粘度指数改进剂调合的CF-415W/40柴油机油可满足康明斯C系列发动机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低氮含量分散型乙烯-丙烯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的原料性质、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评定。以乙烯-丙烯二元共聚物为原料研制的粘度指数改进剂质量达到了国外80年代同类产品水平。用该剂和其它添加剂调制的15W/40CC级柴油机油的1H2试验和其它台架试验结果表明15W/40调制油符合CC级油的规格。  相似文献   

4.
张金刚  张克诚 《润滑油》1994,9(2):25-30
10W/30SF级汽油机油系以大庆中性油为基础油,添加降凝剂、粘度指数改进剂、清净剂、抗氧抗腐剂等复合而成。用模拟试验和CRCL-38轴瓦腐蚀、MS程序ⅡD、ⅢD、ⅤD试验评定的结果表明,它的性能符合SF级汽油机油的规格,与APISF级油质量相同。  相似文献   

5.
介绍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与聚异丁烯分别与马来酸酐接枝,再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与多烯多胺反应生产高氮分散型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研制过程和评定结果,以及工业化试生产情况。使用工业试验产品为粘度指数改进剂调制的15W/40 SF/CD 内燃机油通过了MS程序ⅤD试验,并提供给有关调油厂生产高档多级内燃机油。产品的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质量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6.
介绍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与聚异丁烯分别与马来酸酐接枝,再接一定比例混合后与多烯多胺反应生产高氮分散型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研制过程和评定结果,以及工业化试生产情况,使用工业试验产品为粘度指数改进剂调制的15W/40SF/CD内燃机油通过了MS程序ⅤD试验,并提供给有关调油厂生产高档多级内燃机油。产品的性能上同类产品质量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7.
对几种加氢裂化、加氢异构脱蜡及溶剂精制基础油作为CF-4 5W/40柴油机油的基础油进行筛选,并讨论分析了基础油、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复合剂对低温动力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油品低温动力粘度的主要因素是基础油、粘度指数改进剂及功能添加剂,其中基础油的影响最大。为调制大跨度粘度等级的CF-45W/40柴油机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几种加氢裂化、加氢异构脱蜡及溶剂精制的基础油作为CF-4 5W/40柴油机油的基础油进行筛选,并分析了基础油、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复合剂对油品的低温动力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油品低温动力粘度的主要因素是基础油、粘度指数改进剂及功能添加剂,其中基础油的影响最大.为调制大跨度粘度等级的CF-4 5W/40柴油机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分散抗氧型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金刚 《润滑油》1995,10(3):34-37
本文考察了分散抗氧型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的高低温流变性及氧化安定性,并与乙丙共聚物和分散型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分散抗氧型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可以满足调制多级油品的要求,并能提高油品的氧化安定性和油泥分散性能。  相似文献   

10.
赵江 《石油商技》2000,18(4):16-20
对SHL-615粘度指数改进剂的工业生产进行了分析,指出上海炼油厂生产的SHL-615与ZHB-1103相当,可以用于生产15W/40 SF/CC、SF/CD等级油品。油品表现出良好的剪切安定性和增稠能力,在低温性能方面也能达到指标要求。粘度指数改进剂SHL-615经济效益为2488元/t,年经济效益为213.3万元/a。  相似文献   

11.
基础油及粘度指数改进剂对润滑油高温清净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成焦板(或成漆板)试验法考察了基础油及粘度指数改进剂对润滑油高温清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油的粘度和粘度指数改进剂对油品的高温清净性有很大影响;粘度较大的基础油的高温清净性明显优于低粘度的基础油,在低粘度的基础油中加入一些重组分,可明显改善油品的高温清净性;而在油品中加入粘度指数改进剂会使油品的高温清净性变差,非分散型粘度指数改进剂的负面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2.
用成焦板试验考察了天然气发动机油配方与性能的相关性。具有适宜硫酸盐灰分的天然气发动机油表现出较好的抗高温沉积性能。高粘度指数基础油的抗沉积性能好。粘度指数改进剂会使天然气发动机油的沉积增加。  相似文献   

13.
The engine oil contains various performance additives along with polymer-based viscosity index improver, which are made from special types of flexible long chain polymers whose functionality is derived from their thickening efficiency, viscosity-temperature relationship, and shear stability. Olefin copolymers of the type ethylene/propylene copolymer are extensively used as viscosity index improver for engine oil formulations whose performance is a function of their composition, co-monomer sequence distribution and molar mass. Polymer coils interact with base oil and make it increasingly resistant to flow which accounts for substantial changes in viscosity parameters i.e. kinematic viscosities and viscosity index of blended base oils. Intrinsic viscosity of a polymeric solution is an important “dilute solution viscosity” parameter, which is easily measurable using Ubbelohde viscometer.In the present work, intrinsic viscosity of twenty samples of laboratory synthesized olefin copolymer in cyclohexane at 30 °C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ir thickening efficiencies, kinematic viscosities of the olefin copolymer blended base oils at 40 °C and 100 °C. These correlation studies enable prediction of performance of olefin copolymer in blended base oil based on an easily and quickly measurable intrinsic viscosity parameter, leading to faster screening of large number of olefin copolymers for their utility as viscosity index improver in lubricants, in a short span of time with limited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4.
LAN615粘度指数改进剂的工业试生产及产品分析评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分散型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LAN615的工业试生产及产品的分析评定,台架试验表明,用其调制的10W/30QE级汽油机油达到QF级油品规格。  相似文献   

15.
粘度指数改进剂对车用润滑油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巧玲  张伟东 《润滑油》2008,23(1):51-54
粘度指数改进剂的种类很多,性能各异,影响润滑油流变能力的粘度指数改进剂是调配车用油的关键成分。文章介绍了不同粘度指数改进剂的作用与性能,分析了不同粘度指数改进剂对车用油低温粘度及高温高剪切粘度产生的不同影响,阐述了不同粘度指数改进剂在不同油品中的选择性与适应性。对于不同用途的车用油,选择合适的粘度指数改进剂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考虑其增稠能力、低温性能等指标外,还需关注其剪切稳定性。实验证明,选择剪切稳定性好的粘度指数改进剂,对保证优良、稳定的产品质量,进而突出产品特色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16.
武志强 《石油商技》2001,19(6):4-10
利用内燃机油各组分与各项性能之间的关系模型,对内燃机油各组分的配比在要求指标的前提下进行优化,成功地开发出了“内燃机油调配预测系统”。通过对内燃机油粘度分类GB/T 14906和SAE J300的比较,并参考内燃机油国家标准中有关性能要求,确定了系统中所规定的不同粘度级别内燃机油的主要理化指标,同时提出通过计算基础油可调配指数的方法对基础油可调配性进行评价,实际使用结果证明,“内燃机油调配预测系统”配方优化预测较为准确,有极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采用低温性能较好的深度脱蜡矿物油和兰州炼油化工总厂生产的聚 α烯烃等为基础油,加入复合添加剂及粘度指数改进剂经优化配方研制出半合成型 10 W /40 四冲程摩托车专用润滑油。研制油品经实验室模拟评定及发动机台架试验表明,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清净分散性和抗磨性,达到经原中石化总公司鉴定的台架评定通过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