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讨论炉底炉缸长寿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首钢高炉长寿经验,提出高炉炉缸炉底长寿设计的思想和理念——控制炉缸炉底的“象脚状”侵蚀,避开炉缸的过度侵蚀,使炉缸炉底侵蚀向“锅底状”侵蚀的方向发展。首钢迁钢1号高炉炉缸炉底的设计,结合数学模型计算,实现了长寿设计。  相似文献   

2.
陈洪章  郭志刚 《炼铁》1999,18(3):36-38
1 概述 三明钢铁厂现有高炉3座,总炉容为944m~3,新一代2号高炉于1989年1月投产,炉容为294m~3,现炉役已达10年零3个月。由于三钢在高炉生产中重视了如冷却强度、操作质量、炉体维护等问题,使得采用全粘上质炉衬的2号高炉目前除炉缸第一层、二层冷却壁热流值偶而出现局部超高现象外,尚未发生冷却壁破损漏水、炉身中上部砖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宝钢新高炉长寿设计中采用的技术,包括全冷却壁的长寿设计方案,以及纯水循环冷却系统的构成,还叙述了炉体砌筑方案,采用薄炉底和炉缸的砌筑结构,以及炉体维护检修和监测仪表。预计其一代炉龄将超过原1号高炉第1炉役的寿命。  相似文献   

4.
徐文钧 《鞍钢技术》2001,(2):4-6,13
通过对本钢一铁、二铁高炉短寿原因的分析及对影响寿命的薄弱环节的改进,探讨了设计长寿高炉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首钢2号高炉有效容积1726m^3,于1991年5月15日扩容大修改造后投产。2002年3月该高炉停炉进行现代化新技术改造,于2003年5月23日送风投产。在首钢2号高炉长寿技术设计中采用了软水密闭循环冷却、铜冷却壁、热压炭砖、陶瓷垫等一系列高炉长寿技术,经过3年的生产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7.
迁钢1号高炉于2004年10月8日建成投产,高炉有效容积2650m^3。根据实施首钢搬迁转移400万t钢生产能力方案的总体部署,迁钢炼铁工程分成两期建成,一期、二期工程各建设一座26500高炉,最终形成一、二期年产生铁合计445万t生产规模。迁钢1号高炉设计中以“长寿、高效、低耗、清洁”作为设计原则,在精料、长寿、高风温、喷煤、清洁生产等方面,积极采用当今国内外高炉炼铁先进技术,使高炉整体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外同级别高炉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8.
蒋钧  陈凤联  祖彦辉  王华 《炼铁》2001,20(3):34-36
攀钢1号高炉(1200m~3)第三代炉役始于1990年6月,至今已连续生产10年(无中修),单位炉容产铁量达5400 t/m~3,达到了长寿高炉的水平。目前,1号高炉仍保持着较高的冶炼强度(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宝钢1号高炉在长寿方面所作的工作和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根据梅山3号高炉炉体设计中所做的一些技术工作及所了解的国内部分高炉的技术特点,在3号高炉炉体设计中采取的长寿措施了一些技术上的分析和总结,供国内1000m^3以上高炉的炉体设计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汪学锋  柳萌 《炼铁》1996,15(3):21-25
提出了长寿高炉的基本设计思想。进行长寿高炉设计,必须对高炉合理内型、合理内衬结构和不同部位耐火材料的选择、冷却方式和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器的结构、材质与水质等)及其它有关方面综合考虑。武钢5号(3200m~3)高炉设计炉型比较合理,炉缸直径为12.2m,高径比为2.28,并采用了全立式冷却壁、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等先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长寿高炉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波 《鞍钢技术》2001,(1):6-7,26
长寿高炉的设计应该从冷却系统和冷却方式以及不同部位耐火材料的选择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同时还应考虑操作水平、施工质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韶钢1号高炉在长寿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经验(包括设计、施工及操作管理等)。  相似文献   

14.
王长霖 《炼铁》1998,17(2):13-16
合钢3号高炉(314m^3)第一代炉役寿命达到12年7个月(无中修),单位炉容产铁量达到6185t/m^3,其主要的长寿经验是:重视设计、施工及开炉工作,尤其是炉体冷却的能力设计较大,确保了冷却设备的安全工作;抓好精料工作;加强高炉的日常操作;加强炉役一期的操作及维护。  相似文献   

15.
16.
本钢5号高炉长寿与环保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社  伍积明  高智 《炼铁》2002,21(1):6-9
本钢5号高炉由2000m^3扩容改造为2600m^3,设计采用了铜冷却壁、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热压小块炭砖、新一代串罐无料钟炉顶、新型INBA炉渣处理、比肖夫煤气清洗、出铁场除尘等一系列长寿与环保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八钢1号高炉(有效容积350m3)处于炉役后期,炉体冷却壁破损严重.原料条件变化和炉缸侵蚀制约高炉生产.通过调整操作制度,强化对冷却器的管理,高炉利用系数达到3.6t/m3·d,焦比424kg/t,煤比158kg/t,达到了顺行、低耗、优质和长寿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长寿高炉炉缸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华堂 《江苏冶金》2005,33(1):37-40
结合高炉炉缸的侵蚀机理,分析了当前国内外高炉常用的炉缸结构,详细对比了各种炉缸结构的性能,提出了高冶炼强度和强化操作下长寿高炉炉缸设计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通过模型计算、调查和对比分析,就高炉炉缸的长寿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合理冷却强度、建立有效的传热体系、使炉缸尽快形成稳定的渣铁凝固层是炉缸长寿的关键.通过对死铁层深度、炉缸冷却设备、炉缸冷却水系统设计及耐材配置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了微观高水速、高冷却强度,宏观低水量,配合合理的冷却壁结构设计和炉缸耐材配置,建立合理...  相似文献   

20.
目前,宝钢3号高炉一代炉役的生产时间、累计铁产量和单位炉容铁产量都已经创造了国内高炉的新纪录,实现了高效长寿。回顾3号高炉长寿和生产历程,分析了长寿设计中的教训和经验,解析了高炉设计与操作方式、技术和习惯之间的匹配关系,探讨高炉长寿设计改进技术方向。结合3号高炉操作实践,论证了3号高炉长寿操作维护成功技术和经验,同时,从高炉长寿角度,剖析了高炉设计和操作之间的潜在关系,为高炉长寿技术进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