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A/O工艺和接触氧化法,投加生物促生剂强化处理印染废水。研究了投加促生剂前后COD、氨氮、微生物数量、污水中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投加0.10%促生剂,COD基本维持在100~200 mg/L,去除率提高到85%左右,氨氮稳定在10~15 mg/L,去除率提高到75%~80%,微生物数量维持在4.5×108~4.8×108 CFU/m L。当促生剂的投加量增加到0.15%时,出水COD基本保持在100 mg/L以下,去除率在90%左右,载体上微生物数量维持在5.2×108CFU/m L。出水中主要物质有2种,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仍然是主要残留物质,但浓度比投加前降低了很多。 相似文献
2.
新型海藻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印染废水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印染废水成分复杂、色度大、浓度高且生物难降解物质多等特点,采用了混凝沉淀法对印染废水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新型海藻式膜生物反应器(MBR)对印染废水进行活性污泥法处理试验研究.通过对COD、BOD、NH_3-N、TN、TP、色度、浊度等水质指标连续进行测定、分析与处理,考察MBR对印染废水的降解效果,并观察系统运行情况和膜组件污染状况.试验结果表明,海藻式MBR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良好,出水浊度低于0.3 NTU,对COD、BOD、色度、NH_3-N、T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0%、94%、91.4%、87.8%、86.4%.海藻式MBR能够降低MBR膜丝根部的污染,清洗更方便、更有效. 相似文献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本试验采用混凝沉淀_MBR工艺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试验研究表明:混凝后COD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BOD5的去除率达到55%以上,色度的去除率达到84%以上;再经MBR处理,出水COD低于30mg/L,BOD5低于10mg/L,色度低于30度,达到了回用水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好氧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含盐有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好氧管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不同含盐浓度的有机废水 ,研究结果表明 (1)进水COD浓度在 2 0 0 0~ 30 0 0mg/L时 ,出水COD在 179~ 2 2 3mg/L之间 ,COD平均去除率在 89.5 %以上 ;(2 )MBR处理高盐度有机废水耐冲击负荷的能力较强 ,出水水质稳定 ;(3)当膜的TMP =0 .1MPa,盐度为 1.0 %、1.5 %、2 .0 %时 ,管式膜的稳定运行通量分别为30、2 4、2 1L/ (m2 ·h) ,整个运行过程中没有进行膜清洗 相似文献
14.
15.
对实际综合印染废水采用厌氧酸化一好氧生化处理工艺.对比投加复合酶和未投加系统的处理效果。小试结果表明:投加复合酶的系统出水BOD5(平均为6.8mg/L)远低于未投加系统的出水(平均为28.8mg/L)。就CODCr指标而言,投加复合酶的系统出水平均为201mg/L,较之对照系统出水平均为336mg/L,有显著差异。说明在投加复合酶的系统中,在改善生物可降解污染物的去除能力的同时,也强化了对于某些较难降解污染物的降解能力。投加复合酶使系统出水的色度(平均为64倍)远低于对照系统的出水色度(平均为142倍),也说明了这种强化作用。污泥生物相的观察发现,投加复合酶系统中,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和活性都超过对照系统。 相似文献
16.
碱性印染废水的pH对活性污泥的影响及其控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采用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高pH(9.10-12.59)的印染废水,以活性污泥有效负荷的变化反映活性污泥降解有机物能力的变化,以污泥沉比、污泥容积指数和出水悬浮物浓度的变化反映活性污泥絮凝性能的变化。试验条件下,进水pH≤10.5不会对活性污泥性能产生明显抑制;进水pH≥11.1、水力停留时间(HRT)<16h时,活性污泥性能受到抑制,污泥出现离散,通过延长HRT可以减轻或消除抑制;进水pH11.6,即使HRT达到24h,也不能消除抑制。通过调节进水pH,增大HRT等措施,控制混合液的pH小于9.4,则可避免因pH过高而导致的活性污泥抑制。得出因pH变化而导致的活性污泥离散模型,据此可判断污泥的活性及其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吸附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活性炭、炭黑、粉煤灰作吸附剂的吸附能力作比较实验,确定了处理废水的最佳条件,表明用碳黑或粉煤面知性炭处理印染废水,在以废治废,提高去污能力,降低污水处理成本方面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焦化废水治理难题,将传统生化处理工艺A/A/O改造成A/A/O+MBR组合处理工艺,运行结果表明:A/A/0+MBR组合工艺对NH3-N去除效果好,处理出水NH3-N浓度一般为5-10mg/L,CODcr浓度为200mg/L左右,较A/A/O工艺有明显改善和提高;剩余污泥产量为系统改造前的10%左右,大大节约了污泥处理处置成本;MBR膜组件模块化自动控制,简化了操作维护,有效减缓了膜污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