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从今年5月18日《每周电脑报/PCWEEK》改为《每周电脑报/eWEEK》,就在努力建立一套体系——信息技术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两年多来《每周电脑报》“采购人”栏目已经采访了100多家企业,这些企业是信息化建设比较好的企业。我们报道这些企业信息化成功的目的就是用事实告诉企业的管理者:信息化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应该积极地推进企业的信息化。不同行业的企业信息化有不同的特点,信息化效果的评价体系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企业信息化竞争力评价体系是《每周电脑报/eWEEK》去年以来的工作重点和特色之一,信息化评估也是企业信息化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企业多年来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投入到企业信息化建设之中,总结是必不可少的,而信息化效果的评估则是最好的总结:对于实施效果好的企业,无疑会增加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信心和热情,同时也有助于下一步建设的规划,而对于信息化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的企业,评估则可以帮助他们找出症结所在,以对症下药。要想全面、客观地评估好一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效果,建立企业信息化竞争力评价体系框架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而搭建此框架的前提和基础是弄清企业信息化的概念。企业信息化是什么从不同的角度来讲,企业信息化会有多种不同的概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现状评估体系主要包括:信息系统应用状况评估、信息化实施效益评估和信息化实施经验教训总结三大部分的内容(如图1所示).其中,信息系统应用状况评估是从技术层面上就企业的信息化现状进行评估,是信息化项目评估的重点,具体可包含信息系统环境评估、信息系统应用现状评估、信息系统的集成度评估、信息资源评估、人力资源评估、信息化相关制度评估等六个方面;效益评估是从经济角度对企业实施信息化效果进行评估,主要分为显形效益评估和隐形效益评估两方面;实施经验教训总结要是站在管理的角度对实施信息化项目过程进行归纳总结为今后实施新的项目做好铺垫,可分为标杆企业对比评估及经验教训总结两方面.  相似文献   

4.
<正> 对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估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它是从企业引进信息技术的目的和战略出发,考察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的影响。一方面,对其主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彻底检查企业信息化的现状,确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并与企业的既定目标对比,发现实施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另一方面,总结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并结合新的现实,根据企业所面临的新环境和新业务,重新定义企业信息系统,制定新的信息化方案。 企业信息化评估要设置全面的评估指标,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测评企业信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月9日,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正式推出了中国第一个面向效益的信息化指标体系——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以全面评估中国境内各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和应用水平。该体系第一次将“建设有效益的信息化”要求以评价指标的形式落到实处,并第一次提出从效能角度全面评估企业信息化水平并提供解决方案的咨询,旨在引导企业信息化建立在有效益、务实、统筹规划的基础上。本刊从《企业信息化基本指标构成方案(试行)》摘录了部分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钢铁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今年,许多大型钢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都将有大的动作,其内容将涉及从主干网建设到服务器采购、从应用系统到中间件、从存储到安全等诸多领域。 钢铁企业具有企业规模大、管理难度大以及成本高等特点,这就决定了他们的信息化建设必须具备自己的特性,他们需要的是IT厂商为其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 钢铁企业都希望借助信息化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然而其信息化建设一直在摸索中前进,目前还存在着缺乏整体规划、信息孤岛严重等问题。 IT厂商对钢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建筑施工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施工企业就要努力提高自身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本文从施工企业特点入手,介绍了我国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从而提出了施工企业提高竞争力途径中信息化的重要性,详细地剖析了施工企业信息化的架构体系,阐述了建设信息化施工企业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8.
在企业上马信息化系统的前后,如何定性/定量地、系统地评估系统的效果及投入产出比,已经成为一部分企业信息化先行者必须考虑的问题。正是由于信息化系统的"软"指标过多,涉及面过广,信息化项目的整体评估比设备评估或单元系统评估复杂得多。本文作者凭借多年信息化系统实施和应用经验,以PDM系统和CAE系统为例,基于一种全新的视角,详细阐述了企业信息化评估的自身特点、建立企业信息化评估体系的必要性,以及评估体系所涵盖的内容,对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效益评估和应用推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进程日益发展、我国加入WTO的情况下,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很多企业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从解决企业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入手,紧紧围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了重点突破。一些企业加快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信息管理和客户资源管理等技术,全面提高了企业整体素质。很多中小企业充分利用政府公共信息网络平台,根据自身实际特点,在设计、生产、制造、财务、营销等各管理环节应用适合的信息技术,并积极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实践证明,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  相似文献   

10.
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管理问题,并且企业信息化建设越深入管理问题表现得越突出,因此讨论企业信息化不能不讨论管理问题.从今年开始本报将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合作开设“光华管理论坛”栏目,讨论与企业信息化相关的管理问题。自创刊以来,乘承服务于企业级用户的宗旨,本报采访了大量的企业,报道了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最新进展。与此同时,从理论方面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者提供更多的帮助是也本报所追求的目标。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是国内最著名的管理学院,“光华管理论坛”的设立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管理的最新动态,把握如何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更好地结合。  相似文献   

11.
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本文详细阐述了企业应如何抓住机遇,加快企业信息化的步伐,提高企业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并提出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当前热门的IT商业价值问题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介绍了一套简便易用的面向企业信息系统商业价值评估的方法。这套方法由一个评估模型和配套的管理制度构成,对企业IT管理人员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本文对于业内现状的分析全面、透彻,提出的建设方案可操作性强,将有利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3.
大型企业信息化是贯彻中央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核心。目前我国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处于什么阶段?我国大型企业信息化的重点领域是什么?信息化对塑造企业竞争能力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怎样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对于2004年的战略步骤来说,这些问题政府、大型企业、IT行业企业都非常关注,都希望能够找到满意的答案。2003年,国资委信息中心对中国3000家大型企业信息化状况和趋势进行了问卷调查。这3000家大型企业2002年信息化投入占中国IT总投入的20.9%。调查显示:大型企业信息化累计投入平均为6782.63万元/户,2002年大型企业信息化投入平均为1751.32万元/户,代表着中国企业信息化的最高水平。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力图揭示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误区,推动企业以信息化为武器塑造核心竞争力:同时我们希望能够帮助IT企业深入了解中国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未来投入的方向,以便促进中国IT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记者从深圳市科技局获悉,联想网络、华为等17家企业刚刚被评为“深圳市制造业信息化重点示范企业”。今年,深圳市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此后几  相似文献   

15.
旅游企业信息化是指在生产、经营、管理旅游产品的过程中,旅游企业通过运用最先进的互联网、计算机、通信等信息化产品和技术,整合旅游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并加以利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经营水平,进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整个过程。本文分析了我国旅游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旅游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估体系及其评价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扬  张洁  瞿兆荣 《计算机工程》2007,33(2):270-273
通过对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全生命周期的分析研究,建立了一套可按实施阶段进行动态评估的信息化绩效评估体系。并在AHP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目标递进的层次结构,实现了对企业信息化的阶段性和综合性评估。通过对百余家企业的实际评估与考察,得到了理想的效果。反映了该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且具有更强的实际操作性,为企业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反馈和改进信息。  相似文献   

17.
大型企业信息化是贯彻中央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核心。目前我国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处于什么阶段?我国大型企业信息化的重点领域是什么?信息化对塑企业竞争能力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怎样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对于2004年的战略步骤来说,这些问题政府、大型企业、IT行业企业都非常关注,都希望能够找到满意的答案。2003年,国资委信息中心对中国3000家大型企业信息化状况和趋势进行了问卷调查,这3000家大型企业2002年信息化投入占中国IT总投入的20.9%。调查显示:大型企业信息化累计投入平均为6782.63万元/户,2002年大型企业信息投入平均为175132万元/户,代表着中国企业信息化的最高水平。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力图提示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误区,失去企业以信息化为武器塑造核心竞争力;同时我们希望能够帮助IT企业深入了解中国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未来投入的方向,以便促进中国IT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实施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是推进施工企业管理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课题。针对施工企业的特点,介绍了施工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重要性及施工企业如何面对信息化,分析了施工企业信息化体系架构,重点论述了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案,讨论了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对我国施工企业实施信息化建设做了必要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们胜利地踏进了WTO!其实这也早在我们的预料之中,为了这一天我们企业的信息化已经进行了多年,为了提高WTO时代的中国企业竞争力,早在去年初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就共同创造性地、前瞻性地组织推进了企业信息化,为响应这一行动,本报就与之共同举行了3次全国性的中国企业IT应用论坛。为了这一天,本报早在3年前就“壮士断腕”全面转向企业级应用。今天,进入WTO时空的中国企业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直面怎样增强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信息化能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共识。为此国家经贸委对国家重点企业进行了第三次“企业信息化水平问卷调查”。愿我们的企业能从信息化的深度应用中得到更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的开始,是我国工业企业信息化向纵深发展的开始。但是,我国工业企业在信息化的进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从大的方面来说,信息产业投入少、产业规模小、企业基础薄弱、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以及行业、区域信息化建设发展水平不平衡等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就具体企业而言,导致企业信息化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企业在不具备全面信息化建设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