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一、前言八十年代初,我国的转炉顶底复合吹炼技术发展很快。1980年3~7月,武钢第二炼钢厂三座50吨转炉全部改造成了复吹转炉,并投入正式生产。近几年来,实现了转炉复吹微机自动控制、N_2—Ar切换,开发了多孔定向式供气砖及其分钢种复吹供气模型等技术进步项目,提高了复吹转炉炼钢工艺技术水平。现就第二炼钢厂提高复吹转炉炼钢工艺操作技术的发展实践简述如下。二、复吹转炉炼钢工艺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2.
李志恩  王国华 《山西冶金》2004,27(1):11-13,23
简要回顾了顶底复合吹炼转炉工艺技术的起源,叙述了该工艺技术的开发、分类及主要冶金特点,复吹转炉工艺技术在国内大钢厂的应用情况,太钢二钢厂现1号复吹转炉的生产概况及2号、3号顶吹转炉拟采用的“长寿复吹转炉炼钢工艺技术”的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回顾了顶底复合吹炼转炉工艺技术的起源,叙述了该工艺技术的开发、分类及主要冶金特点,复吹转炉工艺技术在国内大钢厂的应用情况,二钢厂现1#复吹转炉的生产概况及2#、3#顶吹转炉拟采用的”长寿复吹转炉炼钢工艺技术。的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4.
太钢第二炼钢厂顶底复吹转炉工艺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华 《山西冶金》2006,29(2):51-53,68
太钢第二炼钢厂通过引进钢铁研究总院的“长寿复吹转炉炼钢工艺技术”,将2号、3号顶吹氧气转炉改造为顶底复吹转炉。总结阐述了改造后复吹转炉终点碳氧积、脱磷、脱碳、造渣和吹炼等各项工艺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转炉炼钢生产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浏 《中国冶金》2004,(2):7-11,32
总结了近几年国内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复合吹炼与炉外精炼等主要炼钢生产工艺技术的进步.分析讨论了目前国内炼钢生产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进一步提出国内炼钢生产应研究开发少渣冶炼工艺、复吹转炉高效吹炼技术和吹炼终点动态控制技术等项重大共性技术.  相似文献   

6.
王舒黎 《炼钢》1989,5(4):1-8
根据50kg 复吹转炉和顶吹转炉试验结果,分析了底吹 CO_2型复吹转炉的冶金特点和吹炼过程中底吹 CO_2的供气模式。复吹转炉底吹 CO_2供气强度,很难由理论计算求出,应根据各吹炼时期熔池内的主要冶金内容与底气 CO_2之间的关系,结合铁水成分和温度以及所炼钢种的特点,选定各吹炼时期底吹 CO_2供气强度,再制定吹炼过程 CO_2供气模式。  相似文献   

7.
现代转炉炼钢技术(一)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余志祥 《炼钢》2001,17(1):13-18,34
简要回顾了转炉炼钢技术的发展历史,并对转炉炼钢的重要技术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这些技术包括铁水预处理、转炉基本操作工艺及品种质量、计算机控制炼钢、顶底复合吹炼、溅渣护炉与长寿复吹、转炉节能与负能炼钢。最后还对21世纪转炉炼钢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钢铁》2018,(8)
正高强度、长寿命。转炉复吹冶炼工艺成套装备及技术集数年的传承、研发、创新于一体——技术权威钢铁研究总院工艺所是我国较早开发、推广复吹转炉炼钢工艺技术的专业、权威机构。钢铁研究总院依托国家课题率先在国内首钢、唐钢等钢厂推广了复吹转炉炼钢工艺技术。针对溅渣护炉条件下复吹长寿命的难题,钢铁研究总院成功开发并  相似文献   

9.
转炉顶底复合吹炼技术是本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转炉炼钢新技术。我厂三座50吨转炉从1984年3月起使用简易供气装置已初步实现了复合吹炼。但由于该系统装备水平低,不能实现吹炼过程中的供气调节,因此不能完全满足炼钢工艺要求,和国外先进复吹供气系统相比,差距甚大。为此,1986年在原简单供气系统上进行了技术和设备上的改造。我们与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公司技术部、计控厂、钢研所等单位一起研  相似文献   

10.
正高强度、长寿命转炉复吹冶炼工艺成套装备及技术集数年的传承、研发、创新于一体——技术权威钢铁研究总院工艺所是我国较早开发、推广复吹转炉炼钢工艺技术的专业、权威机构。钢铁研究总院依托国家课题率先在国内首钢、唐钢等钢厂推广了复吹转炉  相似文献   

11.
攀钢转炉原平炉底改球形炉底后,为解决转炉球形炉底应用复吹时出现的问题,分别改进了透气砖的砌筑方法,底部供气系统及供气模式,实现了攀钢3座转炉的复吹,取得了较好的冶金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大型转炉炼钢工艺参数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宝钢和武钢在引进国外大型转炉炼钢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技术开发,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大型转炉炼钢技术:其中包括供氧、造渣、复吹、自动控制和冶炼多种优质钢,转炉炼钢的技术经济指标也达到国际水平。这些早期投产的大型转炉的经验对中国新建大型转炉生产正常化有重要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立峰 《钢铁》2022,57(12):1-12
 全面回顾了炼钢技术的发展历程。炼钢技术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已有170多年,经历了贝塞麦炼钢炉、平炉、氧气炼钢炉和电弧炉几个主要阶段。1850年代英国人贝塞麦发明了底吹空气的酸性转炉炼钢工艺,空气进入炉底气室然后通过透气砖进入钢液熔池,该技术因为酸性内衬而无法冶炼高磷铁水。19世纪70年代,英国人托马斯发明了碱性耐火材料和碱性炉渣的底吹空气转炉炼钢技术,实现了钢液的脱磷且脱磷在脱碳后进行。19世纪60年代,英国人西门子和法国人马丁分别发明了在高温蓄热室结构的炉子内使用铁矿石为氧化剂实现铁液脱碳的炼钢过程,即“西门子-马丁炉炼钢工艺”,又称为平炉炼钢技术,冶炼过程渣钢分离,脱磷在脱碳之前进行,钢中氮含量低,冶炼炉容积可以达到几百吨,可以使用废钢,该技术于20世纪初全替代了贝塞麦的底吹空气转炉炼钢技术。1949年,杜勒教授成功完成了顶吹氧气转炉炼钢的试验,并促进奥地利的Linz和Donawitz炼钢厂在1952年开始进行顶吹氧气转炉炼钢的工业实践,称为LD工艺,随后该工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广泛推广,在美国被称为氧气碱性转炉炼钢技术,简称BOF工艺。20世纪90年代以后,欧美发达国家的平炉炼钢技术完全被顶吹氧气转炉技术替代。底吹氧气炼钢技术和顶底复吹技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并被逐渐推广。19世纪70年代,西门子建造了第一座试验用的炼钢电弧炉,20世纪初,美国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三相埃鲁电弧炉并开启了电弧炉炼钢实践。熔化废钢和合金的感应炉技术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20世纪20年代真空感应炉开始工业应用。中国的炼钢技术起步很晚,1949年产钢不足16万t,1964年在首钢诞生第一座氧气顶吹转炉,最近30年来,中国的炼钢能力和炼钢技术都得到了飞跃式发展,粗钢年产量已经达到10亿t以上,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以上,正在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4.
炼钢厂新建的120 t顶底复吹转炉,通过采用TBM底吹深脱磷技术和新型6孔大流量氧枪,与80 t转炉比较,加快了熔池内钢-渣反应速度,使转炉钢-渣反应更趋于平衡,一倒脱磷率平均提高48.9%,供氧时间平均缩短3.5 min,冶炼周期平均降低5 min;转炉终点(FeO)降低2.93%;钢铁料消耗平均降低1 kg/t。  相似文献   

15.
阐述武钢炼钢总厂二分厂通过保持合理炉容比,合理配加废钢,优化转炉造渣工艺,控制转炉喷溅,加强转炉维护,应用转炉投弹式检测技术和自动炼钢技术,开发大流量底吹工艺等措施,降低转炉钢铁料消耗,已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CO2 and molten pool elements at the steelmaking temperature, and on the calculation of materials and heat balance during converter steelmaking process with blowing CO2, a new technology which uses CO2‐O2 as top gas and CO2 as bottom gas in a converter was proposed and experimented in a 30 t converter. It is found that the new technology is feasible absolutely, the amounts of smoke dust and T‐Fe are reduced by 11.15% and 12.98% on average, the content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re decreased by 50% and 23.33% respectively, iron loss of slag is lowered by 3.10% and oxygen consumption is reduced remarkably. This research will provide a new blowing method for BOF steelmaking process, which can save steelmak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reduce smelting cost.  相似文献   

17.
针对CO2在首钢京唐300 t转炉的成功试验,分析了从石灰窑回收CO2用于炼钢的关键技术,重点讨论了从石灰窑回收CO2的工艺路线选择、石灰窑烟气CO2提浓技术、石灰窑烟气的预处理技术、提纯技术、存储输送技术、转炉顶吹O2 CO2混合喷吹技术和底吹CO2技术等。并通过试验验证了CO2用于转炉冶炼,不仅可以提高炼钢冶金效果,而且可以增加转炉煤气回收量。认为该工艺的开发可形成石灰窑与炼钢之间的碳素流循环,有利于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  相似文献   

18.
炼钢终点控制是转炉吹炼末期的重要操作,一一概述了转炉炼钢终点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工经验控制、静态控制、动态控制以及自动控制等不同类型的终点控制方法,并对各个类型终点控制技术的特点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9.
杨文远  徐小伟  王明林  邓勇  朱伦才 《钢铁》2011,46(11):32-36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第4炼轧厂有300t复吹转炉2座,投产初期生产不正常。通过改进氧枪喷头参数,开展转炉炼钢的基础研究,优化吹氧、造渣制度和规范吹炼操作等措施,经过2年多的生产实践,使转炉炼钢操作正常化,能够满足生产低碳优质深冲钢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