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达洛卫夫人》坚持了全知叙述的传统。作者一方面通过借用人物的"内视角"展现其直接的生活和活动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全知叙述者的"外视角"展现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小说叙述者在进行"内省"以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同时,通过"外察"表现人物的外在行动,从而塑造真实可信的人物形象。"内""外"结合扩大了叙事范围,增强了叙事功能,重组了叙事结构,深化了叙事主题。  相似文献   

2.
安妮·泰勒的小说向来以刻画个性鲜明的人物和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主题而闻名。在《思家饭店的晚餐》中,泰勒灵活采用固定式人物有限视角、变化式人物有限视角和多重式人物有限视角,展示塔尔一家家庭成员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内在的心理诉求,表现他们之间的冲突、隔阂和疏离,突显作者的创作主题。多种视角模式的运用既体现了作者卓越的叙事技巧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艺术感染力,又为读者提供了多维的阅读空间,使读者积极参与到文本的阐释中去。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叙述视角的转换,叙述者"我"与人物"我"角色分离的角度分析了小说<尘埃落定>的叙事策略,并就人物的复杂性与新奇性对叙事分析造成的影响作了概要阐述.  相似文献   

4.
狄更斯是19世纪欧洲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对劳动者的同情和赞美,其小说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以及幽默风趣的语言都为他赢得了声名。人物塑造则是狄更斯小说一个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语言、行为、人物外貌等方面分析《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人物刻画技巧和人物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5.
小说继承了阿拉伯口述故事的传统,将悬念与情节结合吸引读者。在叙事时间上,作者运用倒叙、预叙、拉长时距的手法,营造悬念。在叙事视角上,他利用人物内视角的有限性,造成读者认知空缺,形成谜、凶兆、秘密三种悬念形式。悬念是《罪孽》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也是叙事技巧与内在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小说的人物语言在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心理刻画、人物纠葛展现和各种信息传递等方面,发挥着独有的审美作用.它的鲜活的个性口吻、真切的心理情态、生动的语言交锋和丰富的信息含量,为中国小说增添独有的光彩,使小说语言焕发出独特的生命气息、浓郁的灿烂光芒.  相似文献   

7.
寓意手法的运用是金庸小说人物塑造和设定主题的重要写法之一,也是金庸小说一个独具匠心的文体特征。在叙事的条理之中,寓意之作字里行间都渗透着某种哲学理论,即除了表面的细节外,还设计了一层或多层意义。从将寓意当作修辞手法运用和将寓意当作小说立意谋篇的方法两个方面,探讨寓意手法与金庸小说的叙事结构关系,及作者以此刻画小说人物和升华主题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8.
从叙事视角及其特点、叙述多层次性、叙述者和叙述接受者关系等方面对《呼啸山庄》高超的叙事技巧作了初步探讨,分析了该小说永葆魅力的原因以及艾米莉.勃朗特在丰富小说理论和叙事技巧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从叙事视角及其特点、叙述多层次性、叙述者和叙述接受者关系等方面对<呼啸山庄>高超的叙事技巧作了初步探讨,分析了该小说永葆魅力的原因以及艾米莉.勃朗特在丰富小说理论和叙事技巧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铸剑》与《现实一种》两篇小说有着惊人的契合,主要表现在: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关键人物的设置;对复仇方式的描写;对最终结局的设置.两者以复仇为主线,以人物的性格和行为统摄全篇,推动情节发展,最终构成了小说的圆形叙事结构.通过这种结构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人性的恶的循环往复的担忧,并借小说对社会现象进行细腻的揭露与批判以引起人们的觉醒,渴望人们从中得出一点教训.  相似文献   

11.
比较分析《序曲》《启示》和《莫斯小姐的一天》三部小说中不同的女性人物,发现其独特的写作手法为潜藏文本的解读埋下了伏笔。例如,曼斯菲尔德充分借助"镜像"和"叙事视角的转换"这两个"障眼法",将女主人公不为人知的"真实自我"隐匿在潜文本中。这种潜文本的叙事策略,巧妙地揭示了特定历史社会环境下,女性人物自身复杂的内心世界;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本人出于女性的天性,先于时代,自觉为女性争取独立、平等和自由而发出呐喊。  相似文献   

12.
简·奥斯丁是英国十九世纪初杰出的小说家。她善于巧妙地运用小说人物之间以及作者与读者之间交流对合作原则的违反使其语言具有幽默、诙谐效果的同时,进行反讽叙事,塑造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在诙谐、幽默中揭示作品的主题。本文以合作原则为理论框架,分析简·奥斯丁小说《傲慢与偏见》独特的语言艺术,以期验证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赏析的可行性,也使我们对这一罂论应用于具体文本分析的有效性有更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海上花列传》独创了场景化的叙事结构,通过性格映照塑造人物群象,以空间为主导结构全篇,这使小说富于生活真实感和立体感,从而成功地实践了作者的艺术抱负。  相似文献   

14.
以奥斯丁(JL.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依据瑟尔(Searle)等对反讽类言语行为的五大分类,分析<傲慢与偏见>小说人物对白中的反讽言语行为,并揭示这些反讽言语行为对小说人物之间的交流和人物性格的塑造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小说《一路格桑花》的结构特点,以及作品中对都市文明和雪域文化交织碰撞的反映。对小说的人物塑造提出了批评,认为作家有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笔下人物的嫌疑,所塑造的几个女性形象都带有明显的理想化色彩。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小说《一路格桑花》的结构特点,以及作品中对都市文明和雪域文化交织碰撞的反映。对小说的人物塑造提出了批评,认为作家有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笔下人物的嫌疑,所塑造的几个女性形象都带有明显的理想化色彩。  相似文献   

17.
语用模糊是一个重要的言语使用策略,英国小说家JaneAusten在她的小说《爱玛》中大量使用了这一策略,使该小说在塑造人物、推动故事情节、营造喜剧气氛等方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为读者所喜爱。这充分说明语用模糊是作者实施小说言语行为的一个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18.
自空间转向思潮出现后,空间问题成为文本解读的重要一维。首次运用空间叙事理论分析《思家饭店的晚餐》在叙事空间、社会文化空间和心理空间的多重空间构建,及其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作者创作主题的表达和深化所起到的重要的作用。同时,空间理论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显示了作者的空间意识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小说的叙事角度灵活多样.从"中立式全知视角"、"戏剧式视角"、"编辑式全知视角"方面分析了我国古代小说的叙事角度,并指出了不同视角的叙事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从叙事学角度解读中篇小说《傻瓜的诗篇》。分析小说叙事外部聚焦与内部聚焦的使用,探讨叙述者声音和视角中的杜预与杜预视角与声音反映出的杜预之间的细微差异。小说作者运用貌似平实的叙事展示了人类的精神困境以及在这种精神困境里苦苦挣扎找不到出路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