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育华 《四川建材》2007,33(3):112-113
本文从建构的基本内涵和当代中国实验性建筑的建构实践入手,通过对中国建筑师近期的一些论文和作品的读解,提出中国大陆实验性建筑所显示的对建筑语言与建构文化的探索以及对建筑本体文化的关注,正是中国当代建筑艺术发展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建构的基本内涵和当代中国实验性建筑的建构实践入手,通过对中国建筑师近期的一些论文和作品的读解,提出中国大陆实验性建筑所显示的对建筑语言与建构文化的探索以及对建筑本体文化的关注,正是中国当代建筑艺术发展的希望。  相似文献   

3.
以类型从事建构——类型学设计方法与建筑形态的构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类型学设计方法在本质上是从社会文化和历史传统角度入手的.它并非一种崭新的设计手段,在前工业社会或传统社会中它是唯一的设计方法.以至于现代运动中的建筑师和理论家认为类型学是前科学的.是受习惯势力影响的,是与手工艺制品相联系的.他们认为在工业和科学社会中需要与科学技术思想相适应的新设计方法,但现代主义抛弃类型学的实践最终是不成功的.随着新理性主义的发展,类型学理论逐渐刻了一批遍及欧洲大陆乃至世界范围的倡导者和追随者,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建筑设计需要类型学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探讨了博览建筑流线组织模式的分类与形态特征,进而对由不同参观流线引发的展览空间形态展开研究,探讨了博览建筑的空间运动和空间特征及其建构方法,从而引发对建筑形态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5.
黄欣 《中外建筑》2011,(11):55-56
自PeterZumthor获得2009年建筑普利策奖以来,国内关于Zumthor的建筑以及他的建筑理想了解得已经比较多。所有人均被Zumthor营造的建筑场所空间以及建筑的永恒价值所倾倒。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关于Zumthor的建筑理性建构与他的感性成分之间的关系,并对Zumthor的思考建筑(Thinking architecture)中的感性成分做一叙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文中对数字建筑、数字建构、非线性形态的概念进行了阐释,介绍了数字建构应用于高层办公建筑形式设计中的优势和基本特征,并通过四个案例分析论证数字建构在高层办公建筑中应用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吕梁学院新校区综合教学楼为例,阐述了新校区的总体规划布局形式,就建筑形态、建筑空间在现代大学教学楼中的设计进行了探讨,以营造积极、和谐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8.
9.
文章记录了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构设计和设计方法论课程中对南京南捕厅一处旧宅的两次设计改造的课程总结与思考过程,提供了设计上的两种思路,即建构设计思路与形式设计思路。通过基本的建构逻辑落实了设计的概念,试图寻求城市更新中建筑改造对城市空间的公共性补偿,并进一步展开空间的形式逻辑思考,强调建筑空间设计的形式逻辑性与整体性。  相似文献   

10.
当代微建筑设计倾向的实验性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探讨当代微建筑的设计倾向,深入研究其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微建筑这一设计倾向的定义、实验性的本质特征进行初步的探究,从而进一步剖析微建筑的实验性技术本质,探寻其背后隐藏的建造理念、技术、材料的创新应用。该文选择相关的微建筑案例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发掘这些微建筑案例中体现的“以少见大”的设计本质,以及这种本质所体现的实验性的设计特征,进而启迪和激发当代中国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创新精神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索健 《建筑师》2005,(6):44-50
纵观当今的大空间建筑创作,本文归纳出以下四 种设计理念和手法,即侧重“结构功能”形态的表现,侧 重技术形态的表现,侧重仿生形态的表现和侧重地域文 化形态的表现等。通过对有代表性的设计作品的分析, 可以看出:在当代大空间建筑形态设计中,技术美学被 赋予了更丰富的涵义,建筑技术在提供给人们更多选择 的同时,正逐渐升华为艺术表现对象。一种融合了人文、 艺术和技术的全新的技术观已见雏形。  相似文献   

12.
建筑创意的模型建构与辨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存钢  张弛  李勇 《建筑创作》2010,(6):100-103
本文从建筑创意生成的模型建构开始,着重探讨一种创意生成的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著名建筑实例进行了辨证的分析和思考,最后提出建筑创意必须回归生活,注重其价值选择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技术教育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教育偏向于实践性、操作性或应用性. 2)教育强调"教学工厂"的概念,将先进的教学设备、真实的企业环境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是学校、实训、企业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模式,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快速对接真实的生产需要;强调"量身定制"服务与快速反应能力. 3)由于固有形而上的传统观念,当下中国人缺少对技术与技能的基本价值认同,因此,职业技术教育中生源的基本素质与自我学习能力和普通高校还有一定的差距.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的设计正是力图在充分体现大学校园应有品质的前提下,突出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因为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的不同所呈现的区别,这种区别也因生源结构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李鑫 《山西建筑》2009,35(29):210-211
在总结建筑形态创新与技术发展关系的基础上,以探讨节能技术作为形式语言在创作中运用的规律和特点为目的,通过对国内外一些典型案例的归纳、比较和分析,深入探讨了由节能技术向节能建筑形态转换的机制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5.
王戈 《建筑创作》2011,(1):152-165
深圳万科工业化楼是万科集团为了探索今后集合住宅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体现都市生活魅力,采用全新的理念和技术建造的一所实验性住宅。在房地产市场集成程度逐日提高的今天,万科正以推行住宅标准化为起点,逐步完成住宅的工厂化生产,并最终实现住宅产业化的目标。除了更加集约精密的生产组织外,住宅本身还应该给人怎样的关怀呢?本项目设计正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而诞生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坡道作为空间形态的建构方式为切入点,引入地景概念,分别从基地关系、建筑本体形态语汇系统、城市及环境肌理角度探讨了其建筑功能与形态的对位辨证关系,以此希冀能给设计实践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17.
钢结构的建筑建构是指建筑设计、构建、建造等内容,是一个三位一体的集合,是一个全过程的综合反映。本文以某景区的一小型建筑为例,分析了整个钢结构的建筑建构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18.
徐维平 《建筑技艺》2012,(5):100-109
工程概况坐落于武汉市汉口王家墩中央商务区的武汉中心高438m(88层),是迄今为止由中国建筑师原创设计的最高建筑。总图的布局原则是主塔楼前置,直面南侧的梦泽湖景观,裙房后置;向东和向北迎接来自核心区广场和地铁站的商业客流。其功能包括办公、酒店式公寓、五星级酒店、高端商业和顶层观光阁,项目预计2015年底竣工。超高层建筑对城市景观有很大的影响,由于这类建筑主要被集约于竖向上的发展,因此其建筑造型与自身的使用功能、结构形式及构造做法更密切关联。塔楼面临城市的两条主要街道,既保证了酒店、办公和VIP  相似文献   

19.
张玉函  华峰 《山西建筑》2007,33(1):21-22
论述了探求建筑地域性问题的必要性,探讨了创造富有地域特色建筑的发展及成就,阐述了地形结构与建筑形态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能对以地形结构为切入点进行建筑设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谢璇  骆建云 《工业建筑》2003,33(9):85-86
结合广东省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实训中心大楼的设计 ,力求表达一种基于建筑的地区性为核心的建筑创作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