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解决高重频脉冲多普勒末制导雷达制导过程中的距离遮挡和距离模糊问题,实现在距离遮挡环境下正常解模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通过对发射信号重频进行参数设计,可实现在末制导过程中除弹目相遇段以外的任意距离段抗遮挡测距,再利用测得的弹目距离信息切换PRF实现抗遮挡.仿真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发射信号重频的参数设计方法可有效使各脉冲重复频率信号的遮挡区交错分布,从而消除距离遮挡对于脉冲多普勒雷达解距离模糊的影响,准确的解模糊结果又为抗距离遮挡提供了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2.
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常采用中等脉冲重复频率,N/M检测准则工作方式,在该方式下对重复频率的要求主要是能解距离及速度模糊,且能使距离与速度遮蔽区域尽量小。因而对重复频率的选择可模型化为解大规模组合优化问题,而模拟退火算法正是解这类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文根据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机载雷达中重复频率选择方法,通过试验表明,该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常采用中等脉冲重复频率,N/M检测准则工作方式,在该方式下对重复频率的要求主要是能解距离及速度模糊,且能使距离与速度遮蔽区域尽量小。因而对重复频率的选择可模型化为解大规模组合优化问题,而模拟退火算法正是解这类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该文根据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机载雷达中重复频率选择方法,通过试验表明,该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脉冲多普勒雷达中的解模糊算法及实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解距离模糊和解速度模糊是中重复频率脉冲多普勒雷达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其算法的依据都是中国余数定理。但是.单靠中国余数定理仍无法解决距离测量和多普勒频率测量中的误差和遮挡问题。本文讨论了在测量误差和遮挡问题存在的情况下解距离模糊所采用的建表搜索法和解速度模糊所采用的各模糊度内最小方差过门限法.并将这两种算法与其他算法进行了对比。文中所提算法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韩红波 《舰船电子对抗》2011,34(6):68-70,78
模糊问题是脉冲多普勒雷达在信号检测时存在的固有问题,为了解决模糊问题,雷达一般采用多重脉冲重复频率(PRF)的工作方式。对于这种体制的雷达,目前常用的解模糊算法有孙子定理方法、一维集算法和查表法。主要阐述了一种基于一维集算法的改进算法及其实现步骤,并给出了利用该算法解距离模糊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6.
一种高脉冲重复频率雷达微弱目标检测跟踪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高脉冲重复频率(PRF)雷达对微弱目标的检测跟踪问题,该文提出一种雷达测距模糊条件下基于检测前跟踪(TBD)的微弱目标跟踪方法.该算法借用TBD的思想精髓,对于每一时刻的量测,既不进行目标有无的检测也不解距离模糊,而是将目标检测和解距离模糊统一在目标真实航迹的获取中.首先通过批处理把目标的模糊量测在所有模糊区间进行多假设扩展,从而提取量测的时空相关信息;然后基于目标真实航迹在时空上的连续性和不同PRF量测之间的相关性,通过TBD方法得到目标航迹,同时实现解距离模糊.与同类研究相比,该方法将微弱目标解距离模糊问题统一到目标航迹的检测确认过程中,避免了低信噪比(SNR)造成的航迹漏检,为实现高脉冲重复频率雷达微弱目标的检测跟踪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高重频PD雷达导引头抗距离遮挡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建彬  夏桂芬 《电讯技术》2008,48(10):41-44
为了解决高重频脉冲多普勒(PD)雷达中存在着严重的距离遮挡问题,采取了多重频方法,对多重频条件下的遮挡情况进行了分析;针对距离解模糊问题,提出基于目标相关性的查表解模糊算法。分析表明,提出的消除距离遮挡方法实时性强,易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8.
一种脉冲多普勒雷达解距离模糊的新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脉冲多普勒雷达在信号检测时存在距离模糊和速度模糊的问题,为了解决模糊问题,在体制上雷达一般采用多重脉冲重复频率(PRF)的工作方式。对于这种体制的雷达,人们已经给出了多种解模糊算法。本文主要阐述了一种解距离模糊的新方法及其实现步骤,并给出了利用该算法解距离模糊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9.
张弢  陈铠  章晗 《现代雷达》2007,29(12):40-43
介绍了脉冲多普勒天气雷达解速度模糊和消距离模糊的原理,给出了几种常用解模糊方法的具体算法及其仿真结果,并对不同处理方法的性能进行了比较。描述了在某x波段车载脉冲多普勒天气雷达以通用DSP芯片TMS320C6701为核心的信号处理系统中,采用双脉冲重复频率解模糊的具体实现方法,最后给出了解速度模糊和消距离模糊的实际效果图。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线性调频脉冲多普勒雷达的距离模糊和速度模糊问题,采用了高脉冲重复频率的方式发射正交频分线性调频脉冲信号,并给出了一种用于解模糊的回波数据重排方案。这种重排方式可以解决最大无模糊距离和最大无模糊速度之间的矛盾,对重排后得到的数据矩阵进行脉冲压缩、动目标检测,最终得到的峰值可无模糊地体现目标的距离和速度。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HPRF脉冲多普勒频率步进雷达信号处理与参数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任丽香  龙腾  远海鹏 《电子学报》2007,35(9):1630-1636
频率步进雷达是一种距离高分辨雷达,传统的处理方法是采用频时转换(IDFT)获得目标的一维距离像,实际上其处理也可以采用时频转换(DFT)的方式进行,这时也可把频率步进雷达看作是一种载频跳变的脉冲多普勒(PD)雷达.采用这种分析方法的优点是,在高重复频率(HPRF)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雷达系统的参数设计和信号处理,同时获得不模糊的测速性能和距离高分辨性能,并解决HPRF PD雷达的距离模糊问题.本论文在分析频率步进雷达时频转换(DFT)处理的基础上,给出了HPRF PD频率步进雷达系统参数设计准则及频时耦合的解决方法,以及距离模糊问题的解决方案.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这种雷达体制可以同时获得不模糊测速和距离高分辨性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剩余定理和一维集法的PD雷达解模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脉冲多普勒雷达在目标检测时常常存在距离和速度模糊问题,目前比较成熟的解模糊算法有余差查表法、剩余定理和一维集法。这几种算法各有优点和不足,适合不同的解模糊情况。根据距离、速度模糊的特点结合算法的优缺点,这里利用剩余定理解距离模糊,一维集法解速度模糊。  相似文献   

13.
采用脉冲多普勒体制的地面雷达在距离上是模糊的,这就要求在信号处理上进行距离模糊解算。文中首先提出了一种参差加抖动解距离模糊方法,并把该方法与常规3/7准则的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该方法在满足PD性能的同时大大提高了雷达数据率。然后对该方法的应用场合进行分析,对该方法的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场源定位在雷达、声呐和通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文利用均匀圆阵的阵列结构优势,系统梳理了窄带近场源定位方法以及解模糊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从时域、频域、分数阶傅里叶域等方面阐述了近场线性调频(LFM)信号的方位角、俯仰角和距离等3维位置参数快速精确估计方法。最后,对相干辐射源和近远场混合源参数估计等后续研究内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曹成虎  赵永波 《信号处理》2022,38(7):1434-1441
工作在高脉冲重复频率(Pulsed Repetition Frequency, PRF)模式下的脉冲多普勒(Pulse Doppler, PD)雷达具有复杂气象杂波和强地杂波背景下检测运动目标的能力,但是远距离目标检测存在距离模糊问题。传统的解距离模糊算法大都采用参差重频模式下的中国余数定理(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 CRT),但是由于多目标的视在距离与目标的对应关系事先未知,对基于中国余数定理算法进行距离估计带来困难。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封闭式鲁棒中国余数定理的两个目标距离估计的方法,该方法无需考虑视在距离与目标的对应关系,在视在距离存在误差的情况下,利用封闭式的简单解析方法快速准确地重构出两个目标的真实距离。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方法可以高效地实现高PRF雷达两个远距离目标的距离估计。   相似文献   

16.
一种脉冲多普勒雷达解模糊新算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曾涛  龙腾 《电子学报》2000,28(12):99-101
模糊问题是脉冲多普勒雷达的固有问题.目前常用的解模糊算法是孙子定理方法和一维集算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解模糊算法,即群算法.这种算法对测量误差不敏感,而且既可以解距离模糊又可以解多普勒模糊,所以它的性能优于孙子定理算法.另一方面,由于使用了查找表,群算法的计算量比一维集算法小,因而更适合实时处理.  相似文献   

17.
李星爽  何佩琨 《现代雷达》2005,27(8):7-9,13
分析了在频率步进雷达信号处理中,如何应用波形分析法来实现精确测距的问题。针对目标运动影响各种系统的不同情况,分别提出了脉内波形分析法和细化结果内的波形分析法,前者可用于目标运动影响较大的系统,后者则适用于目标运动影响较小的系统。基于波形分析法原理,结合目标运动对不同系统产生的影响,分别论述了两种方法的原理及实现方法,最后通过仿真结果证明了两种方法可有效地提高测距精度,并详细分析了它们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