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大运营商在进行重组以后,都具备开通所有业务的资格,所以非常需要固网和GSM网之间的联合。假如在现在的智能化平台上,可以完成业务的整合,就可以减少投资。下文,笔者选择同振业务和一号通业务作为例子,探讨怎么使用华为提供的、固网连接的、智能化平台,完成对手机智能业务的支持。一、与GSM业务的融合华为提供、固网连接的智能化平台,通过下面两种形式完成同振业务或者是一号通业务的使用。(1)在SDC上为客户开通被叫智能业务。当开通同振  相似文献   

2.
一、固网智能化背景及历程 传统固话运营商,由于受到网络技术、运营支撑系统与终端等方面的局限,其新业务开发和提供能力显得力不从心。固话在很长时间内仍然是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力保存量仍是固话运营商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固网收入增长减缓、竞争力下降的情况下,必须充分认识薄弱之处,挖掘现有电话网的潜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刘衡萍 《通信世界》2007,(26A):22-24
目前在海外,在多家具有固网背景的全业务运营商的收入结构中,移动业务已逐步占据主要地位,成为公司赢利的主力军。为此,如何打造有特色、优势的移动业务产品体系成为这些全业务运营商的重要工作。在国内,固网运营商也面临即将加入移动领域的机遇,如何规划自己的移动业务产品体系已经成为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必须面对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借鉴国外有固网背景的全业务运营商打造移动业务产品体系的经验,以固网—移动融合为突破点,建立有差异化的移动业务产品体系,是国内固网运营商现阶段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潘海军 《信息通信》2013,(1):249-250
随着新移动融合重组的不断深入,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的需求,综合发挥移动固网融合产品发展的趋势,必须积极推广移动固网融合产品业务,促使移动固网融合产品业务在未来的发展取得最佳的成效。本文主要针对移动固网融合产品业务、移动固网融合产品业务的发展作了简要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移动固网融合产品业务支撑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联通的融合重组不断深入完善,适应市场需求,挥融合优势,动固网的融合业务推出及融合业务系统支撑迫在眉睫.介绍了新无线固话、移动固网集团短号互拨、一号双机等移动固网融合产品的业务支撑开户流程和业务特点.  相似文献   

6.
到2011年,全球IPTV视频服务市场将从2006年的7.792亿美元增长34倍达到263亿美元,其中最大的用户群将出现在中国。即便是这样的消息恐怕也很难让中国的固网运营商如释重负。虽然IPTV或可为固网运营商带来几十亿的年收  相似文献   

7.
王传桂 《电信快报》2007,(10):14-18
网络智能化是当前固网运营商实现网络转型的技术手段之一,其深具价值又极具困难和挑战性。文章基于网络能力分析模型视角,分析了网络对业务支撑能力的本质需求,通过把握固网智能化实现进程中的两大关键因素——用户数据集中管理和业务触发,明确其作用实现机制,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固网智能化的各种技术展开深入探讨,并结合组网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提出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8.
固网智能化     
简要阐述了固网智能化的实现原理——引入SHLR.实现弹性放号和智能业务触发。介绍了固网智能化的3种建网模式及实施后在本地网新业务的开展、维护管理和运营收入等方面带来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方蕾 《IT时代周刊》2005,(21):29-29
灵通无绳,会是固网运营商抢夺移动运营商业务的杀手锏吗?相比于移动运营商如日中天的移动业务,固网运营商的市场却显得甚为寒酸,节节萎缩的市场份额让固网运营商心痛的同时,也开始了向移动反击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电信快报》2009,(3):48-48
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洲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德国电信近日宣布将合并移动及固网业务。欧洲另一家运营商Swisscom此前也采取了类似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对传统固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固网智能化解决方案进行了比较,介绍了固网智能化改造中物理号码的编号方案。  相似文献   

12.
1 引言 目前,实施"战略转型"已成为中国电信的主旋律,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明确了从"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的战略目标.而网络转型是中国电信实施战略转型的重要基础,网络智能化和部署软交换网络是中国电信实施网络转型的一个重要步骤.固网智能化的根本目标是解决用户数据集中存放、业务嵌套问题,提升网络业务提供能力,以用户为中心快速开放业务,提升运营收益和竞争能力;提升多网络和业务的融合能力,增强网络管理和维护的效率.网络智能化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交换网络的改造、配套传输网络的调整、支撑系统的配套改造以及新业务平台的建设等多个方面.在实施网络智能化改造以后,对现有网络的运维和管理也将产生相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陶艾生 《电信科学》2007,23(5):84-86
文章概述了近年来中国国内固网智能化改造的主要思路和3种主流的建设模式,对SHLR的网络协议、网络定位以及固网智能化的路径等几个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文章还对固网智能化后向软交换网络过渡、演进的路径,SHLR在未来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李琪 《通信世界》2006,(44A):45-45
目前,国际上大多数的电信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都非常关注固网和移动融合(FMC)。从2004年开始,国际电联已经开始研究固定网和移动网融合的问题。2004年7月英国电信发起成立了FMCA(固定移动融合的联盟),目前已有超过20个成员。其共同目标是使得今后固话与移动业务能够实现无缝融合。同时,也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设备供应商对系统、终端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马晓军  丁宏  丁鹏 《电信科学》2006,22(2):8-14
固网智能化为PSTN提供丰富业务创造了条件,能进一步挖潜PSTN的潜力,为PSTN赋予了新的活力.本文提出三个固网智能化创新业务:多号彩振、电话广告和变声业务,并在其业务定义、业务功能、技术实现方案、产品定位与目标用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固网智能化的必要性,介绍了固网智能化的实现方案,并对不同方案的技术特点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不同状况下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智能管道应具备3种核心能力:统一的业务平台、全面的感知能力、端到端的业务承载能力。文章以无线分流方案为例,介绍了智能管道的应用。该方案包括3部分工作:开源(主要为通过Wi-Fi分流)、节流(对无线数据流量进行精细化处理)、打造统一的业务平台(完成系统联动,实现不同用户差异化的上网体验)。该方案根据不同用户、不同业务的需要,充分发挥2G/3G、Wi-Fi及有线网等不同模式网络资源的优势,综合用户位置、该位置的可用网络及用户当前使用的业务等信息,选择最优的承载网络,实现数据流量在移动、固定两类网络上的调度和承载,最终满足用户差异化的无线上网需求。  相似文献   

18.
《现代通信》2005,(11):12-13
固网智能化,简单地说,就是要实现类似移动网那样的全局性智能化,使新业务可以快速、经济地在全网开通。而现有的智能网,尽管也能提供增值新业务,但却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上海地区为例,3个SSP下挂近300个端局,要开通一项新业务,动则全身,所有端局都要改动,如果不包括测试时间的话,至少也需要5-7天的周期。现在,通过网络智能化改造,只要在一个PSR平台上修改数据,就能快速开通新业务。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联通的融合重组不断深入完善,移动固网的业务支撑系统融合迫在眉睫。介绍了由联通集团规划的BSS(业务支撑系统)2.0移动业务版本演进为新一代BSS2.0+移动固网支撑融合版本。  相似文献   

20.
一、固网智能化改造的背景 在当前的通信市场上,固定电话用户仍然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目前用户数量已达3.5亿,固定话音业务仍然是固网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同时也应看到,固话网络增长乏力,固网用户数量(包括固网+小灵通)已被移动用户数量超越,而且用户数量差距正在逐步拉大;固网新增用户大多为低端用户,ARPU值每况愈下,无序的资费竞争也导致了运营商增量不增收的现状;移动、互联网业务对固定话音业务分流严重,固网数据业务虽然增幅很大,但收入与占用的巨大网络资源很不相称.与移动网络相比,虽然现有的智能网可以提供智能业务,但由于网络架构问题,难以在全网迅速开展复杂的增值业务和被叫触发业务,用户数据无法实现统一管理,话路迂回严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提高网络对业务的支撑能力,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和增值业务,是固网运营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固网运营商必须立足于现有网络,通过适当的网络调整或改造来提高运营管理效率,为向下一代网络过渡、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