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道教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组成部分。道教历来重视宗教建筑的精神价值,其建筑在道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道教文化的外在表现。因此,本文从道教文化着手,研究道教文化中的哲学思想,进而对现存的道教建筑艺术进行研究,从其选址相地、布局立基、建筑形式以及装饰艺术特点中分析道教文化与道教建筑之间的关系,并将道教文化在道教建筑中的表现方式进行收集整理。之后,对开封延庆观进行实地调研,分析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从宏观的层面的了解延庆观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在设计时考虑道教文化、道教建筑、延庆观原址等要素,针对具体问题进行重新规划布局,并将道教文化元素应用其中。  相似文献   

2.
依照轴线顺序介绍了河南地区清官式道教的建筑群体,从道观选址、平面布局、建筑形制等方面,分析了嘉应观的建筑形式及布局特点,归纳了河南官式道教建筑的一些特点,以及嘉应观建筑特殊历史背景下的独特之处,说明了其作为河南地区唯一敕建官式道教建筑的科学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道教及道教建筑的解读,探究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根源,从中寻求一些设计思想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道教建筑选址和建筑布局的特征,并以正一道祖庭江西龙虎山上清宫和天师府为例,详细论述了道教神殿建筑的种类及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道教建筑应有的独特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胤 《山西建筑》2005,31(13):31-32
阐述了道教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宗教理念,并对道教建筑的现状作了研究,分析了道教文化的独特性与道教建筑现状的反差,探讨了道教建筑更深层次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建筑学引进,特别是现代建筑美学理念在道教建筑中的运用,道教建筑在传统空间布局的体系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文章从传统文化在现代道教建筑空间设计上的体现入手,再由线性空间、多层次复合空间、比例均衡空间这三个方面浅析现代设计手法在传统建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道教是我国独有的宗教,从东晋到清朝,其盛衰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思想、生活、习俗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建筑亦然。宫观是道教祀神和作法事的场所,早期形制是一种楼阁式的茅屋,其建筑艺术主要表现在细部装饰,即雕刻与绘画。本文详细介绍了江南道教建筑的明珠——苏州玄妙观三清殿,用以对南方道教建筑艺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道教是我国独有的宗教,从东晋到清朝,其盛衰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思想、生活、习俗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建筑亦然。宫观是道教祀神和作法事的场所,早期形制是一种楼阁式的茅屋,其建筑艺术主要表现在细部装饰,即雕刻与绘画。本文详细介绍了江南道教建筑的明珠——苏州玄妙观三清殿,用以对南方道教建筑艺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9.
道教是我国独有的宗教,从东晋到清朝,其盛衰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文化、思想、生活、习俗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建筑亦然。宫观是道教祀神和作法事的场所,早期形制是一种楼阁式的茅屋,其建筑艺术主要表现在细部装饰,即雕刻与绘画。本文详细介绍了江南道教建筑的明珠——苏州玄妙观三清殿,用以对南方道教建筑艺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季文媚  卢泉 《华中建筑》2022,(11):135-139
道教作为中国现存唯一的本土宗教,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齐云山坐落于徽州,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道教建筑群,位列道教四大名山之一。该文从地域化视角对齐云山道教建筑展开分析研究,探究影响其发展的相关因素;归纳分析齐云山道教建筑的地域性特征,真正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道教精神及民居、宫观浑然一体的民间性和乡土性。  相似文献   

11.
泰山三阳观位于泰山南麓凌汉峰下,其外围的山林环境优美,院落内部地形变化丰富,与泰山其他道教宫观大有不同。以三阳观院落及其周边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测绘、古籍及碑刻查阅等途径,梳理了三阳观的历史沿革并建立了道观的立体模型。从选址、整地、建筑、空间、植物等方面,分析了泰山三阳观“洞天福地”景观意境的营造手法,总结出其意境营造的特点为巧于因借、山观相融、空间深远和意境清幽。  相似文献   

12.
朝天宫曾是明代北京最大的道观,也是道教中枢道录司之所在,但不幸毁于明末的一场神秘大火。在朝天宫短暂的历史中,仅留下存于童谣和文献中的只言片语描述。本文通过对这些仅存的史料进行考证,释义出朝天宫的兴建、功能、灾毁等情况,理清了从明初朝天宫到明末玄天观的演变以及在清初为了避讳而改成元天观,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再次更名为玉皇阁至今,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误解予以解析。  相似文献   

13.
重庆老君洞道观建筑群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道教宫观之一。原东山门作为景区的主要入口,存在建筑风格风貌与景区环境不协调、服务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该文从老君洞历史人文环境特色出发,以东山门建筑设计为蓝本,探索历史环境下的地域建筑创作设计方法,并探讨如何塑造契合历史人文环境与山地地域特色的建筑环境。  相似文献   

14.
鲍丽蓓  玄峰 《华中建筑》2011,29(12):173-178
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于武当山敕建的六座祀奉真武大帝的道宫,是明朝初期皇家道教宫观的代表作品。六座宫殿一次性规划,一次性投资,一次性建成,建筑布局规模宏大、规划严密、主次分明、大小有序,显示了皇家宫观的恢弘气度,并充分反映了当时武当山皇家道教宫观建筑的基本布局形制。该文即以这六座建成于永乐十一年至永乐十六年的道教宫观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以及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明永乐年间武当山皇家敕建道宫建筑平面布局的影响因素、基本形式和主要建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修贝贝  刘福智 《山西建筑》2007,33(26):35-37
首先对自然观和中西建筑文化含义进行了界定,然后进一步深入揭示了不同自然观孕育出的不同建筑文化体系和建筑类型,并以礼制建筑为例探讨了在中西方不同自然观支配下建筑形式的差异性,试图开辟比较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新角度。  相似文献   

16.
孙宗文 《华中建筑》2005,23(Z1):141-150
该文对道教思想和孔子学说对道教的影响、宫观建筑的出现与发展,"治"的成型及其主要建筑、道教建筑的类型与组合、道教建筑中的常见殿宇及其特征以及金殿、金碑、丹泉池等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洞天福地以道教神仙思想和古人对理想聚居环境的构想为基础,融合地区特有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环境,成为 独具区域特色的景观。采用传统文献统计方法梳理国外洞天福地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 平台对国内CNKI 上的洞 天福地相关资料进行文献计量研究,并结合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及专著、主要会议论文,从研究成果较为集中的洞天 福地历史文化研究、宫观建筑及附属道观园林研究、洞天福地思想对园林景观设计及人居环境的影响研究、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四个方面分析中国洞天福地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总结探讨目前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区域、研究内容上呈现出的特点,并展望未来,以期助力洞天福地申遗构想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