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EQ Station是TC Electronic继屡获大奖的1128和6032均衡器之后,在均衡器领域的又一力作。高尖端的48bit DSP处理技术,高品质的AD/DA转换技术和多机联网工作以太网技术,使得EQ Station成为现场扩声领域的新一代数字均衡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模拟/数字转换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晶 《微电子学》2005,35(3):221-225,235
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使A/D转换器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扼要叙述了A/D转换器的历史发展过程,列举了几种当前流行的A/D转换器,包括全并行、两步型、插值折叠型、流水线型、逐次逼近型、∑-△型A/D转换器;具体介绍了它们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应用场合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对它们的性能进行了比较;最后,讨论了A/D转换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数字多媒体广播(DMB)是从数字音频广播(DAB)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广播技术。数字音频广播是在调幅AM和调频FM之后的第三代广播技术。通过对数字多媒体技术的介绍较全面地阐述了其技术系统、功能、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该文详细地介绍了具有内部可控功能的数字可控增益放大器件AD8369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设计了基于AD8369的数字音频广播传输系统。本系统采用的数字可控增益放大器件AD8369填补了原数字音频广播系统中没有输出功放的空白。该文给出了系统的结构框图、硬件结构框图、软件流程图和时序控制图及测试和验证,详细介绍了系统工作的原理和流程。  相似文献   

5.
TAIDEN全数字会议系统将数字音频技术和综合网络技术全面引入到会议系统中,实现了一条专用的6芯电缆可传输多达64路的原声和译音信号,并且在传输过程中信号的质量和幅度都不会衰减,彻底地解决了音响工程中地线带来的噪声和其他设备引起的干扰,同时利用全数字技术平台实现了双机热备份、发言者独立录音功能、集成的内部通话功能等多项创新功能。  相似文献   

6.
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的特点,但其并非工作在理想状态下。为进一步提高数字功放的效率,通过将双边带三电平自然采样法(NBDD)脉宽调制技术引入数字功放的脉宽调制设计,并将Dead-Time技术引入开关放大器的设计中,提出了高效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优化设计方案,从而提高了整机的失真度指标,降低了低通滤波器设计阶数、改善了信噪比。  相似文献   

7.
AD7678是具有18位高采样率低最低有效位积分非线性的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该器件具有无误码的18位精度分辨率,无传输延迟的逐次逼近型结构使得AD7678不论是转换精度还是转换速度均能满足很多情况下的性能要求。特有的并行(18,16或是8位总线)和串行两种接口方式可兼容5V与3V电压,从而使AD7678与主机通信更加方便。章给出了AD7678的主要性能、引脚功能和它在应用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电声技术》2003,(3):75-76
1引言扩声音响系统的数字化发展极为迅速,声源继续向更新、更高的技术迈进。数字调音台已不只用于专业录音,已开始进入现场扩声工程。音频信号处理设备的数字化进程发展得很快,各种可编程的数字音频处理器已大量进入市场,扩声工程系统已进入数字网络传输年代。但音频功率放大器至今仍以模拟功放为主。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DPA/DigitalPowerAmplifier)以其特有的优越特性取代模拟功放是发展的必然趋势。2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优点数字功率放大器与模拟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技术特性比较见表1。3工作原理数字功放早有人在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计算机控制的数字立体声调频发射机的设计。该系统利用DSP实现数字立体声调制,并通过AD9852DDS芯片将数字信号转换成射频信号。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接收S/PDIF接口的数字音频输出,适合校园数字调频广播和外语听力训练。  相似文献   

10.
景丰HD M-02     
景丰HDM-02是集数字母带播放、网络存储、控制、D/A转换和数字录音为一体的下一代数字音乐播放中心。可以实现对各种数字音频格式文件的播放,并且可以播放24bit/192kHz大码率的数字音频流,由于24bit/192kHz数字母带的数据量比传统CD的数据量大5—8倍,因此数字母带无论在声场、密度、动态还是解析力等都超越了传统CD的音质。  相似文献   

11.
消费电子     
TI推出第三代数字音频处理器 德州仪器(TI)推出第三代DA830与DA828Aureus数字音频处理器。双内核DA8x产品系列不但将ARM应用处理器与音频DSP内核进行了完美结合,还支持各种丰富外设,从而以低成本实现了高性能解决方案,能充分满足网络互联式音/视频接收机、单机家庭影院(HTIB)以及小/微型组件系统等消费类产品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陈建霖 《电子设计技术》2007,14(4):98-98,100
数字音频放大器利用晶体管快速切换的开关特性进行工作,其效率比A类、B类和AB类放大器要高,可达到90%以上.随着数字音源与数字音频技术的迅速发展,直接对数字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而不需要进行模拟转换的数字音频功率放大器得到了迅速发展,它具有效率很高并且能与数字音源直接对接,实现端到端的纯数字音频处理和放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1引言日本广播协会(NHK),开发并实际使用了新型调制方式的发射机技术(输出功率:100W和300W)-从数字音频信号直接得到调幅波(AM)。该系统是将12比特的数字音频信号分成6个组-用随每组数字音频数据波形而定的移相载波来驱动加权的功率放大器,然后将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合成得到调幅波(AM)信号。这一系统最明显的特点是:功率放大器通过不断地开和关,使其以数字形式的输出与音频信号相一致。在理论上所需的功率放大器的数目为6组,模/数(AfD)转换之后,全部都是数字量信号起作用。鉴于以上所述,我们就能开发可靠和廉价的发射…  相似文献   

14.
石亮政 《电子质量》2006,(7):16-17,4
本文通过与模拟音频产品的比较,重点讨论了数字入-模拟出工作方式的数字音频产品性能的测试方法,最后对数字入-数字出工作方式的数字音频产品性能的测试方法也简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根据In-stat/MDR公司的研究报告,在网上订阅服务的推动下,便携式设备生产商正推出越来越多的各具功能特色的设备,使消费能够更方便地欣赏到数字音乐,包括从便携式播放机或家庭音响中欣赏网上音乐。越来越多的消费电子设备,如DVD播放机、PVR和PDA,加入了数字音频技术。  相似文献   

16.
TMS320VC5402与串行AD/DA转换器的接口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设计了一种简单、实用的DSP与串行AD/DA转换器的接口电路。该方法中AD/DA转换器与McBSP串行口直接相连,不需要占用并行数据总线,避免了总线冲突。此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各种速率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中。  相似文献   

17.
数字网络音频利用网络传递数字音频信号,它具有可靠的系统监控性能,极佳的传输质量,并且投入少、损耗较低。对于法国Digigram公司的数字网络音频系统,除了Digiram-NCX网络数字音频终端外,为了适应不同客户群的需要,Digigram公司还推出了HitPlayer网络数字音频工作站系统。HitPlayer网络数字音频工作站(见图1)组成的网络数字音频系统提供了带有IP网络服务和交互式音频应用的音频系统解决方案。无论节目来源是网络中的音频数据流、本地存储文件还是两者相结合,它都是背景音乐扩声、娱乐休闲场所扩声、交互式音频系统及公共信…  相似文献   

18.
由于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日益普及,要求了解其工作模式和性能特征的需求已经兴起。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性能继续朝着模拟型的性能水平发展。高取样率使中档的数字示波器可以用与高级数字存储示波器能力相比的定时精度水平捕获单次波形。这些售价公道的示波器的标准取样车已经指数式地从50或100MS/s的速率提高到2GS/s。模拟与实时带宽为了精确地建立一个波形,数字存储示波器(DSO)必须在起始触发之后采集充分数目的取样点。理论上数字示波器每个周期(规则波形的一个全周期)至少需要二个取样点来如实地再现正弦波;否则获取的…  相似文献   

19.
余智 《电声技术》2001,(8):44-45
数字音频广播是一种以数字方式广播电台节目的崭新方法,有别于传统的模拟方法。数字音频广播利用数字压缩技术,把音乐、语言和电台节目等信号先转化为一系列由二进制数字组成的数字码,然后将多种节目服务组合成一条数字信道,透过公用数字信道加以传送。 传统的甚高频/调频(VHF/FM)和中频/调幅(MF/AM)服务各自有其技术限制,例如容易受到信号干扰。而数字音频广播则与模拟系统不同,可以抗拒杂音并免受干扰,故此在技术上较为先进。 由于数字音频广播支持单频网络(全国各广播电台可采用单一载波频率)的运作,因而可大幅度…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字和模拟设备混合使用的广播电视音频系统中,如果数字音频设备的满度电平值选择不恰当或不统一,会使系统的性能变差,并且不利于不同广播电视系统间的节目交换,所以数字音频设备的满度电平值应该有一个统一值。为此,广电总局制定并发布了《数字音频设备的满度电平》行业标准,本文将介绍编制工作中的一些考虑和问题,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