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YCl3.6H2O、2,6-吡啶二羧酸(PDA)和噻吩甲酰三氟丙酮(TTA)为原料,制备了钇的三元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Na[Y(TTA)2(PDA)].3H2O(反应时间为1 h)和Na2[Y(TTA)3(PDA)].3H2O(反应时间为0.5 h)。抗菌实验表明,Na[Y(TTA)2(PDA)].3H2O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约为14,12 mm,Na2[Y(TTA)3(PDA)].3H2O分别约为16,14 mm,说明配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以Al2O3为载体,采用离子吸附法制备了载银Al2O3抗菌剂,研究了其制备工艺如银离子掺量、反应温度、煅烧温度等对抗菌性能的影响,找出了最佳制备方法,并利用XRD结合离子溶出浓度的测试分析了其高温抗菌性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离子吸附法制备的载银Al2O3抗菌剂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其最佳制备工艺是银离子掺量为6%,搅拌时间为6h,煅烧温度为1000℃,其抑菌圈的宽度可以达到3.5mm。  相似文献   

3.
纳米Ce/TiO2无机抗菌剂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纳米锐钛矿型TiO2粉体和硝酸铈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纳米Ce/TiO2无机抗菌剂,运用抑菌圈法对其抗菌性能进行了评价,并对其抗菌机理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纳米Ce/TiO2无机抗菌剂在黑暗中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其抗菌机理为稀土元素铈离子溶出抗菌.  相似文献   

4.
用银离子沸石改性PET抗菌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立华  马辉  徐德增 《聚酯工业》2010,23(2):18-21,44
以沸石为载体,AgNO3溶液为交换剂,通过离子交换法制成了沸石基抗菌剂,并对制备工艺进行了讨论。将沸石基含银抗菌剂混入到PET中,制备了涤纶抗菌纤维。对纤维的抗菌能力、热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王志义  邓先功 《精细化工》2006,23(12):1178-1180,1185
以TiC l4、A l2(SO4)3为原料,控制n(A l2O3)/n(TiO2)=0.2,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A l2O3/TiO2纳米抗菌剂,并用DSC-TG、XRD、UV-vis等手段研究了A l2O3复合对TiO2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A l2O3后,TiO2纳米抗菌剂经900℃煅烧后完全是锐钛矿结构;950~1 050℃为良好的混晶结构,其中,经950℃煅烧后,混晶结构中锐钛矿相质量分数约占77%,平均粒径约20 nm,可见光吸收带边红移显著,光吸收阈值由纯TiO2的380 nm红移至430 nm左右,抗菌性能好,在荧光灯下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达15mm左右。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热法制备纳米银颗粒,制备过程使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保护剂,柠檬酸钠(C6H5Na3O7·2H2O)作还原剂,还原硝酸银溶液得到纳米银颗粒。通过控制反应时间以探究制备纳米银所需的最佳时间,并通过投射电子显微镜(TEM)、Malvern粒度分析仪(SizeZeta)、紫外吸收光谱(UV-Vis)等分析手段对制备的纳米银的结构形态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7.
以闪速燃烧法合成的不同粒度的氮化硅铁颗粒(w(Si)=48.76%,w(N)=30.65%,w(Fe)=14.15%,w(O)=2.2%,w(Al)=0.8%)作为骨料,以粒度≤0.088 mm的氮化硅铁粉和Si粉(w(Si)=98.22%,w(Al)=0.15%)作为细粉,经混料、困料、成型、干燥和1 450℃保温24 h氮化烧成等工艺,制备了以Si_3N_4为主晶相的新型氮化硅质耐火材料。检测结果表明:所制备试样的显气孔率为29.2%,体积密度为2.39g·cm~(- 3),常温耐压强度为151 MPa,常温抗折强度为40.3 MPa,1 400℃高温抗折强度为12.2 MPa;其物相组成(w)为:β-Si_3N_472.03%,α-Si_3N_49.20%,Si_2N_2O 6.23%,Fe3Si 11.60%,Si O_20.94%。在高温条件下,随着体系中氧分压的不断降低,絮状的Si_2N_2O和Si_3N_4结合相主要由体系气相组分中的Si O、Si蒸气与N2、O_2反应形成。  相似文献   

8.
鞠剑峰 《精细化工》2012,29(7):697-700,716
以钛酸四丁酯〔Ti(OC4H9)4〕、硝酸锌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和静电纺丝法制备无机有机复合的PVP/ZnO-TiO2纤维,高温焙烧制得直径100~200 nm的ZnO-TiO2纳米纤维。通过差动-热重(DSC-TGA)、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其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太阳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w(ZnO)=3%时,ZnO-TiO2纳米纤维对亚甲基蓝催化活性最高,太阳光照射6 h后降解率达99.4%,重复使用8次降解率仍然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9.
陈颖  丁浩  孙思佳 《硅酸盐通报》2018,37(6):2073-2078
以白炭黑(无定型SiO2)为载体,采用水浴加热搅拌法,通过白炭黑负载Zn2+制备抗菌剂前驱体和前驱体焙烧固化制备了白炭黑载锌无机抗菌剂,并将其在涂料中添加制备了抗菌涂料.对Zn2+浓度、白炭黑固含量、混合液pH值、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抗菌剂制备条件进行了试验考察和优化,对白炭黑载锌无机抗菌剂和抗菌涂料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白炭黑载锌无机抗菌剂和抗菌涂料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性,其中,白炭黑载锌无机抗菌剂最小抑菌浓度为:对大肠杆菌19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6 mg/mL;添加8wt%白炭黑载锌无机抗菌剂涂料抗菌率为:对大肠杆菌90.4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98.77%.  相似文献   

10.
Ag-ASQA复合抗菌剂的合成和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还原法,以硝酸银和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备了粒径为30 nm~70 nm的纳米银粉无机抗菌剂。对氨乙基氨丙基二甲氧基硅烷(DL-602)进行酰胺化,再经季铵化反应制备了有机硅季铵盐类抗菌整理剂N,N-二甲基-N-(β-油酰胺乙基)-γ-氨丙基二甲氧基硅烷硫酸氢铵(ASQA)。最后,将纳米银粉与ASQA进行复配制得Ag-ASQA复合抗菌整理剂,测定了产物的抗菌性能,并与纳米银粉和ASQA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Ag-ASQA复合抗菌整理剂与纳米银粉相比,抑菌率提高了近20%,抗皱回复角提高了约24%,白度提高了约4%,柔软性提高了2个级别;与ASQA相比,抑菌率提高了约78%,抗皱回复角提高了约13%。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配合物GdI3.2CS(NH2)2.10H2O的新合成方法,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质谱、差热-热重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首次测定了配体碘化钆、硫脲和配合物对枯草芽孢杆菌、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有试样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杀死作用显著,且高浓度溶液(0.05 mol/L)比低浓度溶液(0.01 mol/L)的抗菌效果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杀死作用不明显;浓度为0.05 mol/L时,配合物GdI3.2CS(NH2)2.10H2O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杀死作用大于CS(NH2)2和GdI3.9H2O。  相似文献   

12.
采用熔融接枝法将反应性有机抗菌剂接枝到聚丙烯上得到抗菌聚丙烯。通过控制有机抗菌剂的添加量,成功制备了一系列抗菌聚丙烯,研究了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能以及持久抗菌效果,并与采用共混法制备的抗菌聚丙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熔融接枝法制备的抗菌聚丙烯的抑菌效率大于99%,所需最低抗菌剂含量为1%(w);通过反应性接枝引入抗菌基团的聚丙烯具有更持久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3.
TiO2基纳米复合抗菌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Ti(SO4)2和AgNO3为主要原料,用沉淀法制备了以TiO2为基质的纳米复合抗菌剂。用振荡烧瓶试验法检测了抗菌剂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该抗菌剂质量浓度100mg/L、振荡接触60min,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杀率均可达99%以上。还初步探讨了纳米抗菌剂光催化氧化和接触反应的抗菌机理。  相似文献   

14.
以聚醚砜(PES)为膜材料,N, 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负载纳米银的埃洛石纳米管(Ag- HNTs)为添加剂,采用相转化法制备聚醚砜超滤膜。系统地考察了添加剂(Ag- HNTs)含量对膜性能的影响,并用抑菌圈试验研究了所制膜的抗菌效果。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KH-792中的甲氧基与HNTs上的羟基成功地发生反应,并且接枝量为0.105g (KH-792)?g -1 (HNTs);改性后的HNTs与Ag成功地发生络合反应,并且络合量近似为0.145g (Ag)?g -1 (HNTs);溶剂中负载纳米银的埃洛石纳米管(Ag- HNTs)所占比例的增加能提高膜的水通量,而截留率保持在95%左右。所制备的膜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陈小轲  徐莹豪  许东芳  何其庄 《应用化工》2011,(10):1680-1682,1685
以氯化镧、席夫碱、邻菲啰啉为原料,制备了新型稀土镧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确定了三元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La(L)phen(NO3)3C2H5OH.CH3OH。抗菌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6 mm和20 mm,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60 mg/L和130 mg/L,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较强。  相似文献   

16.
以新疆伊犁蛭石为原料,首先对蛭石进行预处理,主要经过酸化、热处理及钠化处理,其次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载银蛭石抗菌剂,最后通过对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硝酸银浓度和pH对产品载银量影响的探讨,优化出制备载银蛭石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50 ℃;反应时间为5 h;硝酸银浓度为0.1 mol/L;pH为5。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产品载银量最大,最大载银量为5.23%(载银质量分数)。通过抑菌环法测试产品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表明载银蛭石具有很强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7.
抗菌剂与抗菌纤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无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天然抗菌剂和高分子抗菌剂的抗菌机理,主要有金属离子接触反应机理、催化激活机理、阳离子固定机理和损坏机理。阐述了抗菌纤维的功能及国内外的抗菌纤维最新的研究。指出抗菌纤维正朝着抗菌范围更广、抗菌耐久性更好、功能更齐全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郭相雄  王黔平  吴卫华 《佛山陶瓷》2010,20(8):17-19,45
本文采用微波加热法制备Ag_2WO_4抗菌粉体,试验表明,利用微波法制备Ag_2WO_4抗菌粉体,制备时间缩短、粒径减小、抗菌效果提高。XRD分析表明,Ag_2WO_4粉体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将所制得的Ag_2WO_4与氧化锌及二氧化钛按重量比1:1:0.5的比例复合,制得Ag_2WO_4复合抗菌剂,并直接添加到卫生瓷釉中,添加量为3%~5%。经检测,所制得卫生瓷样品的吸水率为1%,外观无明显缺陷、色差及失真,抗菌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用了Zn-Ag系及Ag系无机抗菌剂,采用双螺杆挤出法和单螺杆挤出法制备抗菌母料,测定2种方法制备的母料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双螺杆挤出法制备的抗菌母料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选用Ag系无机抗菌剂制备的抗菌母料比Zn-Ag系抗菌母料抗菌性能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