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舰导弹目标捕捉概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利用卷积算法计算目标照射概率,并利用数学分析和数字仿真两种方法求解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对目标的照射概率.结果表明,在给出目标的定位、机动误差的概率密度和导弹的惯导误差分布概率密度后,利用卷积算法可以比较精确地计算照射概率,同时分析了导弹飞行航程对捕捉概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导弹制导误差概率密度试验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弹的制导误差概率密度试验计算,是确定导弹目标杀伤概率的基础。在工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一般在飞行试验中,导弹的弹着点散布,散布中心主轴与量测坐标轴不平行。使得弹着点横向坐标与纵向坐标线性相关,提出了根据导弹飞行试验数据.确定弹着点散布中心主轴方向的计算方法。以及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计算方法,为导弹制导误差概率密度计算。提供了计算手段。  相似文献   

3.
精确解算舰舰导弹捕捉概率的数值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射程的增加强化了影响导弹捕捉概率的各种因素,从而使捕捉概率计算变得复杂难解.利用源概率空间与目标概率空间的映射关系,通过在源空间进行数值计算获得目标空间的概率密度函数,从而得到了较高精度的舰舰导弹超视距攻击的捕捉概率.这种计算方法的实现得益于微型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高,也是求解复杂函数的概率密度的一种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惯性导航系统的舰舰导弹作为海战场最重要的攻击武器,能否快速准确地在舰艇上对导弹捷联惯性导航系统进行初始对准,是影响舰舰导弹捕捉概率的重要因素。动基座对准误差导弹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作为的初始误差,会随着工作时间增长不断累加,导致末制导雷达开机时导弹散布误差和航向误差角不断增大,将致使末制导雷达的捕捉概率下降。基于动基座初始对准误差对导弹飞行控制误差的影响,以目标位置误差圆分布为基础,建立舰舰导弹捕捉概率计算模型,通过不同条件的参数设置,仿真计算出某型舰舰导弹动基座初始对准误差对目标捕捉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捕捉概率近似线性下降,下降值约为静基座对准时的4.2%~6.5%.  相似文献   

5.
超视距攻击时的目标定位误差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舰舰导弹超视距攻击是将来水面舰艇反舰作战的主要方式, 与导弹发射平台直接对目标定位不同, 使用中继站进行目标定位的计算要采用全新的方法.通过对使用中继站进行目标定位的方法和误差进行分析, 提出了使用平面上正态律的卷积计算定位误差的方法, 为导弹攻击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从理论与模型两个方面分析了激光照射目标指示误差对导弹命中精度的影响.应用小波分析方法,分解目标指示误差信号,进行导弹响应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目标指示误差对于导弹命中精度有较大影响,该计算结果可为该类武器的设计与鉴定试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各种因素对现在点射击方式反舰导弹捕捉概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家有 《兵工学报》2011,32(6):719-724
反舰导弹采用现在点射击方式,计算射击诸元时,不测定目标运动要素、不计算导弹反舰导弹采用现在点射击方式,计算射击诸元时,不测定目标运动要素、不计算导弹自控飞行时间内目标的运动及瞄准目标的现在位置射击导致影响捕捉概率的误差因素增多传统计算模型不能全面反映出误差对捕捉概率的影响。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且把平台定位误差、目标机动范围、目标指示误差作为圆分布来处理逐步建立起不同误差条件下现在点射击方式反舰导弹的捕捉概率计算模型。结果显示,影响现在点射击方式反舰导弹捕捉概率的主要因素是发射距离和搜索范围,各种误差对捕捉概率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当目标指示误差达到5 km或平台定位误差达到3 km时,捕捉概率很难达到0.99.  相似文献   

8.
反舰导弹落点区离散化的目标捕捉概率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反舰导弹自控终点散布误差和目标指示信息误差两个因素对目标捕捉概率的影响,对比了目前反舰导弹目标捕捉概率的几种相关计算模型,提出了利用极坐标计算自控终点散布概率的方法。在对一种反舰导弹一次捕捉概率为1的计算模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将导弹等效落点区域进行离散化处理,提出了新的目标捕捉概率解析计算模型,计算了一定捕捉概率下两种模型对雷达搜索范围及目指信息精度的要求,并以蒙特卡洛仿真法作为参照,结果表明新模型的数据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9.
采用统计误差法分析舰空导弹拦截能力,先建立拦截模型,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跟踪、数据传输、校正误差等对舰空导弹导引头截获目标概率的影响.计算出同一方向杀伤区内拦截目标的次数,评估单舰作战时舰空导弹的拦截能力.给出了误差与导引头截获概率的关系分析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中程电视指令制导空地导弹目标捕获概率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程空地电视指令制导导弹目标捕获概率的模型,详细描述了导弹中制导误差的估算方法及目标捕获概率的仿真计算方法,并给出了计算实例.为定量分析机载惯导与弹载惯导的性能、弹载惯导传递对准精度对目标捕获概率的影响提供了工具.  相似文献   

11.
潜射反舰导弹目标指示信息延迟对捕捉概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导弹搜索目标的模型,然后考虑各种目标指示信息延迟而导致导弹捕捉概率变化的因素,通过仿真计算,最终得出不同延迟时间和发射距离下导弹对目标的捕捉概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PSO的软杀伤对抗条件下反舰导弹捕捉概率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标实施的冲淡干扰给反舰导弹末制导带来的影响,建立了冲淡干扰条件下,导引头对目标捕捉过程的数学模型,其中,考虑了由于目标探测误差引起的导弹装定速度方向的误差及其在冲淡干扰条件下对捕捉概率的影响。利用蒙特卡洛法,对捕捉概率进行了统计试验,通过均匀试验设计和BP神经网络得到了对抗条件下捕捉概率的预报模型;最后在对抗条件下,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捕捉概率进行优化,并对影响捕捉概率的多个参数进行了协调配置。  相似文献   

13.
远程目标指示条件下的反舰导弹一次捕获概率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远程反舰导弹雷达一次捕获概率受目标指示精度、导弹自控终点散步及目标机动散步的影响,建立了对应算法的模型,并进行了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远程地空导弹普遍采用捷联惯导+数据链+末制导的复合制导体制,为保证较高的截获概率,中制导多采用相对坐标的指令形成方案;提出了一种截获概率的估算方法;将影响导弹截获概率的因素分解为导弹和目标坐标的测量误差以及导弹天线的空间指向误差,根据相对坐标的指令形成原理,将上述误差合成为目标角度指示误差,并给出截获概率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算例计算分析了采用相对坐标指令形成方案的地空导弹截获概率优于采用绝对坐标指令形成方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针对雷达指令修正惯性中制导加主动寻的末制导体制下的防空导弹中末制导交班过程的评估问题,建立了防空导弹弹道交班模型和导引头交班模型,将导引方法引入弹道交班模型,确定了误差传递关系,根据导弹和目标的散布规律,给出了中末制导交班成功概率计算的解析方法,并运用蒙特卡罗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通过仿真计算,对影响导弹中末制导交班成功概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保证导弹飞行速度的情况下,提高了导弹过载承受能力,改善了平台导航误差、跟踪雷达探测误差、导弹姿态误差、导弹惯导误差等的处理精度,可有效提高防空导弹中末制导交班成功概率。  相似文献   

16.
单发导弹对单个目标杀伤概率是研究多发导弹对多目标杀伤的基础,本文在推导单发导弹对单个目标杀伤概率的基本表达式,分析某防空导弹的制导误差规律、引信在引爆区的引爆概率、目标条件坐标杀伤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单发导弹对单个目标杀伤概率的数学模型,并对多发防空导弹对疏散型集群目标的杀伤概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单发防空导弹杀伤区内杀伤概率的变化规律,根据防空导弹的杀伤原理,分析了单发防空导弹杀伤概率的各种影响因素,建立了防空导弹杀伤概率的数学模型.计算了防空导弹单发杀伤概率,分别确定了制导误差、引信引爆点散步、引信起爆点概率和战斗部毁伤概率的计算方法.以某型防空导弹为例,通过Matalab软件仿真,分析了防空导弹在杀伤区内的单发杀伤概率,得出了单发杀伤概率与弹道偏差的关联值表.结果表明,随着弹道偏差的增大,防空导弹单发杀伤概率逐渐减小,为防空导弹有效抗击空中典型目标提供了指标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自控终点散布误差、目标机动误差以及目标指示误差等不同误差对反舰导弹捕捉概率的影响,将误差作圆分布处理,逐步建立不同误差条件下,现在点射击方式下反舰导弹捕捉概率的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导弹射击距离的增加,反舰导弹捕捉概率下降严重,受目标机动误差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分析舰空导弹对空中目标射击时弹着点散布规律的基础上,给出了单发导弹命中概率的数学模型.通过对该模型进行仿真,找出了战斗部毁伤半径以及射击误差与命中概率之间的关系,得出了通过采用先进的制导系统可以有效提高舰空导弹命中概率的结论,为提高舰空导弹武器的战斗能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导弹武器系统效能的定义出发.指出了导弹的单发杀伤概率是效能评估的关键性指标,建立了目标角闪烁引起的起伏误差模型,阐述了在导弹飞行末端角闪烁对单发杀伤概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地空导弹的杀伤效能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