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利用Beta概率密度函数建立起普适计算环境下各个设备间轻量级的信任管理模型BTrust。通过源实体对目标实体直接服务结果的观察计算出直接信任服务值,并结合第三方实体的推荐服务值计算出目标实体服务的总信任值。加入的推荐信任的计算,给予不同的第三方实体推荐服务信任值不同的权重。该模型建立起设备间的信任关系,提高了服务成功率,并运用过滤机制抵制恶意推荐。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同时解决了该环境下小型设备的资源受限问题。  相似文献   

2.
普适计算环境下信任管理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普适计算环境下,各种资源、设备、应用以及环境均是高度动态变化的,因此如何衡量实体间的信任关系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传统的安全和认证方法基于可信第三方,而在动态的普适计算环境下,可信第三方的设置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行的.基于以上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普适计算信任管理模型,该模型集成了信誉和风险分析机制,考虑了多种相关因素,可以有效建立和度量各实体间的信任关系.相关仿真结果证明,该模型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服务网格环境下基于行为的双层信任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珊  高迎  程涛远  张坤龙 《计算机应用》2005,25(9):1974-1977
在开放的服务网格中,为不同管理域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并以此实现它们之间的协同工作是当前服务网格所面临的一个主要安全问题。为了提高服务网格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文中提出了一个服务网格环境下基于行为的分层信任模型,用以解决处于不同管理域的实体之间协同工作的安全问题。模型上层建立和维护具有不同安全策略管理域之间的推荐信任关系,下层负责处理管理者对域内实体的信任评估问题。在利用推荐信任值建立管理域间关系的过程中,给出了一种根据实际交往经验调整管理域间推荐信任值的算法。同时,给出了一种可行的推荐信任值综合处理方法。实验表明,分层行为信任模型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主观信任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现有的基于云模型的信任模型中粒度粗糙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信任云的信任模型。首先,依据实体间的直接交互经验和交互时间,利用加权逆向云生成算法计算被评估实体的直接信任云;然后,通过评估推荐实体的推荐可信度,计算被评估实体的推荐信任云;最后,综合直接信任云和推荐信任云产生综合信任云,并依此进行可信实体的选择。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多维信任云的信任模型能够有效地识别系统中的各类服务实体,可提高实体间的交易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个新型的面向分布式环境的信任评估模型:GTruMod。GTruMod基于后验概率思想分析实体间的协作历史,推导实体间直接信任,基于信任的社会模型特点计算实体的信誉,综合直接信任和信誉给出信任度的计算方法。基于该模型,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图搜索方法对实体间信任度实施评估的算法,分析了该算法的复杂度。通过实验分析了该模型的评估性能特征,说明模型具有防范恶意推荐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结合直接交互信任评价和第三方信誉推荐,提出了一种基于多Agent技术的医疗信任模拟模型。使用置信因子来综合直接交互信任值和第三方信誉推荐值;避免了患者直接交互的盲目性和巨额计算,完善了对医生自我推荐的辨别能力。实验采用Swarm仿真平台模拟医疗信任模型的交互过程,结果表明该模型在确定信任关系中相对IT模型要快,比第三方信誉推荐模型相对要可靠。  相似文献   

7.
首先依据新实体能力属性给出了初始信任度计算算法,然后根据实体的直接交互满意度与其他信任实体的推荐信息,设计了直接信任度和推荐信任度计算算法。综合三种信任度,提出了信任度计算模型。该模型为网络实体间信任关系的建立和信任行为的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从而减少实体交互风险,提高网络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名誉的P2P网络信任管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P2P系统的开放、匿名等特点,节点间的信任关系往往很难通过客观的信任关系建立。本文构建了一种基于实体间交易历史和推荐的信任模型,提出了依据历史交易记录来计算直接信任值的方法,定义了信任推荐和信任聚合两种运算,运用分布式哈希表来处理信任值的存储和查询,并给出了信任咨询和更新的算法。实验表明,该模型可以提供较可靠的信任推荐服务,同时能较好地消除诋毁、恶意推荐等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网络中节点之间不仅仅局限于直接交易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还包括了第三方推荐信任的事实,提出了在P2P网络环境下基于推荐的信任模型。该模型用成功次数与失败次数在总交易数目中的比例作为直接信任度,将交易信誉与推荐信誉明确区分出来,引入了偏移因子计算推荐节点的可信性,通过惩罚因子和风险因素动态平衡节点直接信任度和其他节点的推荐信任度,得到目标节点的综合信任值,并给出仿真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模型计算的综合信任值更趋近其真实值,并且能抵抗恶意节点的诋毁、协同作弊等威胁。  相似文献   

10.
信任管理作为网格研究的核心内容,受到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目前设计的模型中,实体域的信任值由直接信任值和推荐信任值合成,但引入推荐信任就必须对网格域进行层次划分。现有的划分方法只是主观地根据网格域之间的交易情况来划分层次,这种划分方式得到的推荐值的可靠性难以保证,并且不能防止联合欺骗的行为。基于对网格实体域行为的深入研究,给出了一个基于实体域行为的直接信任值动态量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匹配指标和粗糙度的概念,给出了一个层次划分模型,利用该模型很好地解决了推荐信任值的计算问题,给出了一个信任评估模型,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保证推荐信任值的可靠性,并且防止了推荐过程中的联合欺骗,有效地解决了网格环境中信任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于伟  吴国文  罗辛 《计算机工程》2011,37(17):87-89
针对P2P网络提出一种信任模型。通过区分直接信任和间接信任,使推荐信任度主要依赖节点以往的成功推荐次数而非直接信任度,以抵御拥有较高直接信任度的节点对正常节点进行诋毁或欺骗。为避免非恶意节点因为网络延时等原因导致服务失败而被孤立出网络,引入激励机制和信任重建机制,定期提高非恶意节点的信任值,使其能重新加入网络,从而加强网络的容错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保护非恶意节点,孤立恶意节点,使网络具有更好的健壮性。  相似文献   

12.
一种角色分离的信任评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国强  曾庆凯 《软件学报》2012,23(12):3187-3197
针对实体恶意推荐问题,提出了一种角色分离的信任评估模型(RSTrust).模型将实体在信任评估中承担的角色分为交易角色和推荐角色两类,分别用交易信任度和推荐信任度来描述其可信性,区分不同角色对实体不同信任度的影响;在计算实体全局信任度时,RSTrust将推荐者的全局推荐信任度作为其推荐证据的可信权重,消除恶意推荐对全局信任度计算的干扰.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抗恶意推荐能力和收敛性.  相似文献   

13.
现有的信任模型依靠聚集系统中其他实体的推荐信任信息对目标实体进行信任度量,忽略了对信任关系及交互经验信息内涵和特征的分析,加剧了分布异构环境中因实体间主客观差异性造成的信任度量偏差。提出了一种以经验为核心概念类的经验本体E-Ont,明确了信任相关经验的概念及属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本体信任模型ESOBTM,实现了经验信息在语义层面上的理解和解释,有效解决了服务计算环境中上下文和评价标准的差异性对信任度量的影响。仿真实验表明,相比于现有的信任模型,ESOBTM增强了动态服务计算环境下服务交互实体选择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协同过滤推荐算法通常存在的数据稀疏和冷启动问题,根据用户间的信任关系,提出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综合信任推荐算法。采用评分数据和信任数据计算用户间的隐式信任值和显式信任值,利用显隐式信任得到综合直接信任值,基于信任的传递特性获得Jaccard全局信任值,最终通过动态结合综合直接信任与Jaccard全局信任获取综合信任值,同时将信任机制融入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实现对目标用户的精准推荐。在FilmTrust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缓解了数据稀疏和冷启动问题,并且相比传统协同过滤推荐算法具有更高的推荐质量。  相似文献   

15.
谢丽霞  魏瑞炘 《计算机应用》2019,39(9):2597-2603
针对现有物联网(IoT)信任度评估方法未考虑信任的时效性、非入侵因素对直接信任度评估的影响以及缺乏对推荐节点可靠度的评估,造成信任评估准确度低且不能有效应对节点恶意行为的不足,提出一种IoT节点动态信任度评估方法(IDTEM)。首先,设计节点服务质量持续因子评估节点行为,并采用动态信任衰减因子表达信任的时效性,改进基于贝叶斯的直接信任度评估方法;其次,从推荐节点价值、评价离散度与节点自身的信任度值三个方面评估推荐节点可靠度,并据此优化推荐信任度权重计算方法;同时,设计推荐信任反馈机制,通过服务提供节点完成服务后的实际信任度与推荐信任度的反馈误差实现对协同恶意推荐节点的惩罚;最后,基于熵计算节点自适应权重,得到节点综合信任度值。实验结果表明,同基于贝叶斯理论的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信誉信任评估框架(RFSN)模型及基于节点行为的物联网信任度评估方法(BITEM)相比,IDTEM可较好地识别恶意服务和抑制恶意推荐行为,且具有较低的传输能耗。  相似文献   

16.
陈珊珊 《计算机应用》2013,33(6):1612-1614
针对P2P网络内部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P2P网络基于直接交易信任和推荐信任的模型,运用了直接交易信息参数、推荐信息的评价可信度和动态平衡权值参数,较简单准确地描述了节点的综合信任值,在进行交易前与目标节点建立信任关系,能有效抑制恶意节点对网络中其他节点的恶意交易行为和评价欺骗,提高网络交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Web服务中信任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的信任建模方法,并给出了直接信任云、推荐信任云、综合信任云的计算方法及基于时间权重的信任更新算法.同时,该模型运用具体的服务能力评价信息来量化服务的信任度,增强了模型的客观性,使其能较好地量化实体的真实信任水平,提高网络中实体的交互成功率.实验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在网络环境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一种基于信任推理与演化的Web服务组合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动态复杂互联网中恶意、欺诈、不诚信服务实体造成的服务组合质量不高的难题,文中基于开放网格服务体系架构(OGSA),建立了以公共信任演化系统和实体信任演化系统为主体构成的信任推理与演化系统;提出了受限于可信实体的信任演化、实体集合的信任演化、逐步逼近评价实体的信任演化等信任演化方法,以改变信任推理中的信任缺失与信任泛化的不足;通过服务实体间信任关系的推导、反演与递推,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实体的信任关系,以识别共谋欺骗并克服信任演化中直接信任关系稀小、前期信任匮乏的问题.文中以新的信任推理与演化为基础,提出了一种Web服务组合策略.应用实例及测试结果表明该服务组合策略能够有效地识别实体行为中潜在的风险,克服实体经验差异,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服务组合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分布式网络的发展,网络的资源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难以预测,使得越来越多的应用需要建立信任,特别是在本来互不相识的实体之间建立信任。主要给出了较全面反映信任特性的信任计算方法,首次给出了证据更新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客观证据的直接信任、推荐信任和推荐者自身信任更新的计算公式,并在计算中增加了可信度因子,使得通过计算得到的信任自包含可信度;提出了同构推荐者和非同构推荐者的概念和基于这两者的不同的信任计算方法,提高了信任评估的可信度;论述了信任推荐的4种拓扑结构及其计算方法。最后分析了计算方法体现出信任的主观性、动态性、非传递性和受历史影响等特性。方法具有实用、防欺骗和可扩展特点,可直接用来指导实际网络的信任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