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在编制《水景喷泉工程技术规程》CECS218:2007中有关景观水体水质的若干问题,界定了与景观水体有关的术语,提出了水源种类及选用原则,对采用的景观水体水质标准作了说明,并总结了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及保障景观水体水质的措施及可采用的景观水体水质处理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城市景观水体是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自身水动力学的特点及各种外源污染的影响,使得中国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普遍严重,藻华时有发生。当前景观水体设计及管理对水质控制技术与方法关注不足,而现行的水质保育技术往往对景观水体的形式、流态及规模等特征重视不够,缺乏对水景效应和水质保育的协同性考虑,从而影响了景观水体观赏价值和生态功能的有效发挥。根据景观水体的水质特征,就环境学科水质控制技术与景观学科的观赏及人文要素融合开展探索,为当前中国环境现状特征下的城市景观水体建设、改造与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国内缺少大型景观水体水质维护的长效机制,综合分析了国内大型景观水体水质维护系统的结构设计,肯定了现有维护系统在设计和运用中的技术示范价值。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以上海辰山植物园景观水体水质维护系统为例,研究发现城市大型景观水体存在循环水水质变差、水力停留时间较短、人工湿地功能较弱等问题,剖析了有关的生态学问题,从"减少污染物质的输入"和"增加污染物质的输出"两方面提出了管理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4.
针对住宅小区景观用水必须采用非传统水源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现有微污染景观水体水质保障和水体修复技术与实践的调研分析,提出了一套含自然充氧、构建生态驳岸、物理过滤、投加化学药剂等在内的水质保障技术,并对景观水体日常水质保障提供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住宅小区景观水体生态保持系统工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以某住宅小区景观水体生态保持系统为例,介绍了景观水体的水量、水质保持方案,即利用金银湖水经净化后补充景观水体的水量与内循环生态过滤保持景观水质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且水体水质满足了小区绿化、冲洗马路的用水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城镇景观水体水质特点,采用微生物菌剂/锁磷剂/水生植物复合技术治理城镇景观水体(景观湖泊和景观河道)。监测结果表明:复合技术应用后,水体中总磷、总氮、COD和氨氮含量明显降低,治理水域内主要指标可控制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V类水体标准以内,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较低,为北方城市景观水体水质改善和生态恢复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福州大学城景观水体的规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景观水体中水体定位、面临问题、水量平衡计算、水源选择、水面高程及水深确定等几个问题,提出改善景观水体水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再生水回用城市景观水体,尽管可依赖生产工艺和工程措施以保障水质达标,但是再生水与自然水体相比营养物底值相对较高,其富含的氮、磷等营养成分成为诱发水体富营养化的首要因素。以天津市涟水园小区景观水体为监测对象,分析了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所产生的水质问题并分析多种水质保持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郑莉 《住宅科技》2008,28(9):39-44
在国家高度重视发展节能环保型建筑的战略思路下,城市的生态化发展对城市景观水体的水质维护提出了新要求。文章列举工程实例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用于城市景观水体水质维护的主要工艺,并分析和比较了这些工艺在实际运用中的效果、适应性及运行成本等,肯定了加压溶气气浮法处理工艺在城市景观水体处理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人工湿地在生态住宅小区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智媛 《福建建筑》2011,(12):47-48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具有投资低、出水水质好、耗能低、抗冲击力强、操作简单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本文介绍了用于景观水体水质净化的人工湿地系统的工艺流程及设计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以雨水或再生水为补充水源的人工景观水体水质净化工程。  相似文献   

11.
景观水体污染防治技术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景观水体的特点及其水质污染状况,指出景观水体处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对近年来景观水体的污染预防以及治理技术的应用和景观水体污染防治新技术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目前,随着城市的发展,景观水体的水质已开始发生变化,水体中富集氮、磷等营养物质,使藻类异常增殖,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水质严重恶化。景观水体的处理,主要是控制水体中的COD、BOD5、TN、TP等污染物的含量及藻类的生长,使其不过度繁殖,目的是为了保护整个流域的水质,重现生动自然美丽的水景。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某居住小区收集、利用雨水,构建景观带和人工湖,实现水循环的景观水系统的设计。该系统采用"沉砂+过滤+消毒+生态技术"的雨水处理工艺,人工湖及景观带水体水质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中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指标要求。系统运行良好,每年可节省资金近40万元,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为新建小区的雨水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东方体育中心人工湖水体生态处理方案设计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净化后的场馆屋面降雨径流、湖区降雨径流和自来水作为人工湖补给水源。采用物理+生态+生物操控联合处理工艺,在确保常规水处理和应急状况水处理效果的基础上,使景观水处理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介绍了人工湿地、物理循环、人工充氧、人工水体生态构建和生物操控等处理单元,并对人工湖水体的水力流态和出水水质进行了模拟和预测,其经验在类似城市景观水体水量及水质保持系统的设计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住宅小区景观水体多为静止的封闭体系,复氧能力较差,自净能力有限,水质难以长期保持。针对住宅小区内景观水体多为微污染、流动性较差、景观要求高等特点,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构建了一个稳定的集内外源污染控制于一体的综合体系。运行结果表明,该小区景观水体的水质达到了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北洋园是天津市规划建设的现代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园,一期工程区域内设置雨水泵站3座,规模分别为7.2、10.83、6.0 m3/s.为了充分发挥雨水泵站功能,改善景观水体水质,对雨水泵站进行了多功能设计,使其实现排涝、补给景观水体及景观水体循环等功能.介绍了多功能雨水泵站的工艺设计情况及运行模式,包括景观水体补充水量、循环水量、泵站的配泵方案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生活污水再生用于景观水体既能满足人们对娱乐观赏性水环境的需要,又有利于水生态系统自然修复,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文章介绍了南京某学院生活污水再生用于景观水体的工程实例及水质监测的结果,提出了两种有效抑制此类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发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城市大型景观水体补水水质目标与处理工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大型景观水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净化补水或换水项目越来越多,但目前国内还没有针对城市大型景观水体净化工艺出水水质标准,现行一些水质标准由于侧重点不同,在大型景观水体美学、感观、生态健康等方面对水质的要求有些还没有具体化,确定城市大型景观水体补水或换水净化厂水质目标时,应根据水体的功能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控制指标及限值。与饮用水厂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具有完善的建设标准不同,城市大型景观水体净化厂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式和特点,因此景观水体净化厂处理工艺选择应遵循针对性、集成性和运行灵活性等原则。  相似文献   

19.
室外景观环境中的人工水景多为无客水排入的封闭型水体,其水质优劣直接影响着景观效果。选取湖南农业大学校园多处景观湖体作为观测对象,对其水质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调查,同步取样检测了COD(化学需氧量)、BOD_5(五日生化需氧量)、TP(总磷)、TN(总氮)4个项目,对比结果显示同为封闭型的景观水体在水质、尤其是观感上存在较大区别。结合各水体景观的结构设计构造、汇水区域内下垫面状况及其竖向处理差异、维护管养方式等诸多异同,推导水质优劣的影响因素。观测对比表明可连通的驳岸构造、水体周边下凹沉淀沟的设计处理方式以及水生植物的定期收割均有利于封闭型水体水质的保持。风景园林项目中人工水景的营造不应过分注重形态美,而应关注水景在相对封闭状态下水质优劣的影响因子,因地制宜的处理好景观水体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用于滨湖型校园湖泊水体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武汉市江汉大学校区内三角湖湖泊水体的水质、水量特征,采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工艺对滨湖型校园湖泊水体进行修复处理。该工程兼顾水体修复、生态系统重建与景观改善的功能,湖泊水质得以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