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质上,卧室属于住宅中个人私密性生活区,是住宅套内空间中私密性最强的空间。卧室功能比较单一,以睡眠、休息为主或兼化妆、学习。但是,建国以来卧室设计模式的演变受到社会经济和执行国家标准的福利分房方式的制约,很长时期内卧室设计忽略居住者的实际需求,经历了最初“住得下”、“分得开”的“原始”阶段,才逐步向功能分类细致化,追求“方便舒适”阶段转变。同时,空间环境形态也日益趋向于功能明确、空间独立。 建国以来,我国卧室设计和空间形态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到本世纪末,我国人民的生活要达到“小康水平”,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是住房水平要达到“小康”。所谓“小康住宅”水平,是指人均居住面积达8~10平方米,3口人住两居室,住宅成套率达60%。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受到人口迅速膨胀的影响,建房时强调的是“住得下”这一最低要求,住宅是“大卧室、小客厅”的格局,造成一家人吃、住、会客都在卧室里进行。使用功能混乱不堪,一家人“三代同堂”比比皆  相似文献   

3.
六、卧室是住宅内部最重要的功能空间:是户型发展和分类的重要依据。 在生存型居住标准中,卧室几乎是住宅的代表,原始人类挖土筑穴,构木为巢,为的是建筑一个栖身之室,他们平常的活动都在室外,只有睡眠进入室内。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住宅从生存型逐步向文明型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卧室的不断净化和质量的  相似文献   

4.
如今通行的大厅小卧室型住宅平面设计,一般是用客厅做交通空间,把卧室、厨房、厕所联系起来,并起着全家团聚、就餐、会客和娱乐的多功能作用。这样的“厅”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住宅商品化的实施,人们的居住意识在更新,对住宅功能质量的要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居寝分离、食居分离、盥厕分离的“三分离”住宅,将是今后住宅发展的趋向.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一梯两户两室两厅的“三分离”住宅方案,介绍如下.1 居寝分离单元式住宅,正在由以卧室为中心的模式,向以起居厅为重点的模式转化.起居厅在现代住宅中的重要功能已为人们所公认,起居厅作为家人团聚、会客、娱乐的共用空间和联系卧室、厨房、卫生间、出入口的过渡空间,在家庭中的使用功能和人次频率都占主导地  相似文献   

6.
我国住宅设计已从廊式住宅过渡到小方厅住宅。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住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已不满足“住得下、分得开”.而要求更舒适、实用。作者认为,目前大厅小卧室住宅,还没有使功能更加合理化,只不过是把小方厅简单地变为大厅,把起居、会客、娱乐等功能移至大厅而已。以图1二室一厅为例,功能关系见  相似文献   

7.
曾经想过,可以没有房子,可以没有自己的居所,可以没有自己的书房,可以没有自己的卫生间,可以没有自己的厨房,但是,绝对不可以没有自己的卧室,哪怕它非常的狭小,非常的简陋,只要它是自己的。所以,在我的概念中,家居的布置,卧室是要做得最自我,最随意,最舒适,因为只有卧室才是“家”最原始的核心含义,住宅的其他部分,不外乎是人适应这个不断进步的社会而外设的功能场所而已。  相似文献   

8.
芦伟  巩玉发 《山西建筑》2006,32(17):26-27
详细分析了住宅客厅、卧室、卫生间的使用功能,针对住宅设计功能分区中存在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改进建议,使现代住宅的人居环境更为实用和舒适。  相似文献   

9.
居住环境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生存空间环境。“以人为本”,强调住宅建筑对人们生活。文化、交往、景观等的满足,是营建跨世纪小康之家的客观前提。高层住宅的创作同样应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舒适、方便、经济、美观的小康生活目标。l合理的功能功能合理是跨世纪小康住宅的首要条件。高层住宅因其造价高、使用长、改造困难等特点,更强调居住功能的合理设计(图1)。1.1功能布局l.l.l“五明”设计与生活模式由生存型向文明型的转变相适应,采用舒展开敞的蝶形平面,使每套住宅视野开阔,户户朝南,尤其是大多数起居室和卧室都为南向,均能与…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的生活逐渐达到小康水平,对住宅的需求也开始有了“质”的飞跃,不仅要求住得宽敞、舒适,且对住宅的各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全面。大厅、小卧室已被人们所接受,但人们并不停留于此,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大厅、饭厅、主卧室带卫生间、卧室设壁柜等等。这类住宅是今后发展的趋向,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两卫两厅且盥卫分离的住宅方案(图1),现介绍如下: 1 大厅  相似文献   

11.
了解一个家庭的生活幸福指数,先看他们的厨房,再看他们的卧室。厨房是住宅的心脏,它在住宅中所占的面积虽然不大,但却是家务活动集中而且具有多种功能的房间,是住宅的主要服务空间,现代化的家庭离不开现代化的厨房。  相似文献   

12.
当今住宅设计中的“误区”樊书培,华亦增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要求和居住水平的提高,在总结过去住宅设计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北京对住宅设计提出了“三大一小一多”的方针,即:起居厅、厨房、卫生间要相对大些,卧室相对小些,储藏空间要多些,从而改变了过去片面追求...  相似文献   

13.
这个地毯式住宅群总户数为80户。住宅群外部设停车场和车库,内部有5个小广场,由小路通向各住户。广场下面是供暖设备用房和防空设施。住宅建筑密度达50%。为节约造价,住宅不设地下室。墙体和屋面由填混凝土的空心砖作成。住宅平面以入口处有小院子的Z型平面作为基本型,有C型D型两种。C型每户117-166平米,D型每户l37-146平米。 C型:由卧室和起居室形成直角形的平面并围成内院。卧室这一翼可以设在东、南、西三个方向。C41/2型每户117平米。 D型:卧室外侧设有车库,由起居室长短不同可将基本平  相似文献   

14.
厅的作用与厅式住宅的发展友清贵和(日)林建平译l前言解放后的中国住宅建设,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是仿苏时期,其住宅特点完全照搬苏联的标准设计;第二是摸索时期,住宅设计以节约面积为宗旨,结果没有走道、卧室相互穿套的“套间式”住宅盛行;第三是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5.
一、老年住宅的类型 1 共居型老年住宅 我国是一个传统观念影响比较大的国家,“家”的概念十分深刻。有些老年人到了晚年,喜欢看到几代同堂的家庭氛围。再者,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未来的家庭结构将会是一对年轻夫妇赡养两对老人。 就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和居住水平来看,许多家庭还达不到老年人与年轻人各自独居的条件,因此,发展两代居的第一步,首先应该在住宅中设计老人室。这种类型的两代居只有老人室是独立属于老人的。其它如客厅、厨房和卫生间等都与年轻人共用。老人室的面积应该稍大,除了作卧室外,应该具有一定的起居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中外传统住宅中几乎一律地都有“厅”的布置。如旧式石库门房屋的客堂,新式里弄中的起居室,花园住宅中的客厅等等都是具有综合性功能的厅的形式。这既给日常生活提供了不少方便,同时也使建筑平面布置显得灵活多样。由于我国住宅建设速度一直跟不上人口增长速度,新建职工住宅面积标准一直扣得太低,加上房管部门分配住房是按“人均使用面积”即每人多少卧室面积为标准,这就使住宅设计中偏面追求 K 值,不注  相似文献   

17.
书架式住宅美国建筑师设计了一种书架式住宅,建筑物由支撑骨架和居住单位两个部分组成。支撑骨架的立体内装有升降机,可把单元房间任意吊装在支撑骨架的某一部位。这种房子还可以用直升机运送和更换。在居室内“还可变动分隔墙的位置以改变房间的大小。 大篷车式住宅英国出现一种与汽车结合在一起的流动式住宅,内部设置有舒适的卧室、厨房及卫生间等,它可以驶入专设的地区暂时居住,也可随时迁移。 麦穗式住宅英国专家设计了一种“穗上颗料”型住宅楼。这种住宅的每套房间都是用轻质、高强度塑料制成,中间是一个用钢筋混凝土浇注的井筒…  相似文献   

18.
基于住宅设计的重要性,就近年来住宅设计中卧室的尺度空间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不同功能住宅居室的合理面积,对卧室的宽、深、高等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以提高住宅居室的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武汉近代里分住宅发展、类型及其特征研究(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百浩  徐宇甦  吴凌 《华中建筑》2000,18(4):103-105
2.4按里分住宅的单体平面形式来分类 由于里分住宅的主要功能为住宅,部分为沿街底层商店型住宅,所以决定平面布局的主要因素为:住宅人口、起居空间、卧室空间、辅助用房(厨房、厕所、贮藏等)、天井或院子,当然还有基地大小、中国传统的居住方式、西方的生活方式等因素。 总体上看;占里分住宅中大多数的是“一底一栋”的单株式住宅;或多栋联排组合,或两栋并联组合,或为独立式住宅;在后期开始出现类似今日的“一底多户”的多层单元式住宅,如金城里、上海村(图8)等。 从开间上看;有三间式、二间式、二间半式、一间半式等平…  相似文献   

20.
住宅是一种耐用的特殊消费产品,住宅设计要适应居住者当前和今后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每一点、每一线都应该体现对人的关怀,突出“以人为核心”的设计原则。在进行两室一厅住宅方案设计时,考虑到居民家庭人口基本上以一对夫妻一个孩子为主体,且经济收入稳定等因素,我们推出了一套65m2的住宅设计方案供大家参考。1功能分区室内空间围绕着客厅这一活动中心形成了睡眠、起居、炊事等三个基本功能区,客厅将卧室、厨卫这两个不同功能的空间分开,功能分区明确,做到食寝分离、活污分离和动静分离。整体布局紧凑合理,各活动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