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蔗糖为基质模拟有机废水,通过对活性污泥的梯度驯化,提高了活性污泥对高糖溶液的代谢能力与产氢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其产氢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发酵条件为:厌氧发酵温度36℃,初始pH值5.0,蔗糖90 g/L,玉米浆8 mL/L,FeSO4.7H2O 20 mg/L,MgC l2.6H2O 10 mg/L,K2HPO41.0 g/L。优化后的活性污泥平均产氢速率达到565 mL/(L.h),比优化前提高了223%;比产氢率为3.04 mol/mol,比优化前提高了30%。提出了有机氮与生长因子同步添加的高效廉价培养基方案,为活性污泥厌氧发酵生物制氢技术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pH对高温厌氧耗氢产甲烷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露蕊  杜诗云  谢丽 《化工进展》2019,38(8):3816-3822
随着化石燃料的枯竭,以厌氧耗氢产甲烷菌为功能优势菌群的异位(或离位)加氢沼气生物提纯工艺备受关注。本文考察了高温条件下不同初始pH对厌氧耗氢产甲烷过程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半连续流反应器中不同初始pH变化对产甲烷量影响不大,在以H2/CO2为基质的厌氧体系中,厌氧耗氢产甲烷过程是甲烷产生的主要途径。比产甲烷活性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碱性条件(初始pH=8.5~9.0)耗氢产甲烷污泥对氢气消耗率提高,产甲烷迟滞期缩短至6.9h,且甲烷产率高达19.8mL CH4 /(gVS?h)。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初始pH条件下的产甲烷古菌群落进行分析,3个样本均以厌氧耗氢产甲烷菌为主导,酸性和中性条件古菌群落属水平上相似,以Methanothermobacter为主,其相对丰度分别为90.6%、91.6%;而碱性条件下以Methanobacterium为主,其相对丰度可达83.6%,还发现了Methanomassiliicoccus,其相对丰度可达7.7%碱性条件下Methanobacterium相对丰度的提高和Methanomassiliicoccus的富集,可能是碱性条件下比产甲烷活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以葡萄糖为基质的消化污泥厌氧发酵产氢气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行了用消化污泥对以葡萄糖为基质的厌氧发酵系统产氢的研究。表明在厌氧产酸阶段 ,通过控制体系的pH值和污泥停留时间 (SRT) ,可以得到较高的产氢量。在 pH值为 5 0、SRT为 6h的条件下 ,产氢能力达到 2 2 98L/L·d ,日均处理葡萄糖COD负荷 8 7kg/m3  相似文献   

4.
陈露蕊  曹利锋 《化工进展》2021,40(Z1):326-333
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大量排放的CO2引起了人们对CO2生物甲烷化的关注。厌氧有机物生物降解过程中,与CO2生物甲烷化相关的主要是厌氧耗氢产甲烷菌。近年来,研究者们关注温度对厌氧耗氢产甲烷过程的影响,对推动厌氧耗氢产甲烷工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厌氧耗氢产甲烷技术原理出发,介绍了厌氧生物降解过程中耗氢产甲烷菌的重要作用,归纳了32种仅利用H2和CO2产CH4的专性耗氢产甲烷菌,展示了氢气可以来源于化石燃料、生物质、水的分解和工业气体,综述了不同温度范围下厌氧耗氢产甲烷的效能,总结了不同温度变化方式对厌氧耗氢产甲烷的影响,并从氢气来源和温度变化等方面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以高钙煤气化渣和煤燃烧渣为原料开展对Pb2+脱除的对比实验研究,考察了接触时间(0 h~72 h)、灰渣投加量(0.05 g~0.20 g)、Pb2+溶液初始pH值(2.5~6.0)对Pb2+脱除的影响,分析了钙元素在Pb2+脱除过程中的作用,并对比分析了两类灰渣的脱除机制。结果表明:Pb2+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模拟废水体积为50 mL、接触时间为24 h、灰渣投加量为0.20 g、Pb2+溶液初始pH值为5时,灰渣对Pb2+脱除效果最优,燃煤渣和气化渣对Pb2+的脱除率分别高达94.5%和99.5%;燃煤渣脱除Pb2+的过程包括灰渣水解产OH-,析出Pb(OH)2晶粒,吸收空气中CO2转变为碱式碳酸铅[Pb3(CO3)2(OH)2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剩余活性污泥为基体,通过高温热解处理及对其进行酸改性,制备出高效多孔生物炭吸附剂。考察了吸附温度、溶液初始pH和吸附剂投加量对Mn2+吸附效果的影响。在Mn2+初始浓度为4mg/L、吸附剂投加量为0.5g、吸附时间120min、pH为2条件下,20℃时Mn2+去除效率最高为72.55%;在Mn2+初始浓度为4mg/L、吸附剂投加量为0.5g、吸附时间120min、20℃条件下,pH为2时Mn2+去除效率最高为73.63%;在Mn2+初始浓度为4mg/L、吸附时间120min、20℃条件下,pH为2条件下,吸附剂投加量为0.5g时Mn2+去除效率最高为73.08%。生物碳吸附剂对Mn2的吸附率由改性前的45.97%,提高到改性后的73.63%。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吸附剂相较于改性之前较大幅度提升了对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7.
采用Fenton试剂处理三乙胺废水,探究水样pH值、Fe2+与H2O2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实验条件为水样pH值2.5,投加Fe2+500 mg/L,H2O213.2 g/L,反应90 min的条件下,三乙胺的去除率达98%。动力学方程为:V=2.126 4×10-5 c0.755 2 ca0.383 8cb0.600 7。  相似文献   

8.
昌盛  刘枫 《化工学报》2015,66(12):5111-5118
以糖蜜废水为基质,将两套厌氧接触式发酵制氢反应器(ACR)出水pH分别控制在4.5~5.0、5.5~6.0的水平,通过逐级提升进水COD浓度方式,系统对比分析基质浓度对乙醇型和丁酸型发酵制氢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乙醇型发酵制氢系统而言,当HRT 6 h,进水COD从5000逐步提升至12000 mg·L-1时,反应器的产氢效能逐步得到增强,但当COD进一步提升至15000 mg·L-1时,底物反馈抑制作用开始显现,因而在进水COD为12000 mg·L-1时,ACR产氢性能最佳,系统的产氢速率、污泥比产氢速率和单位基质氢气转化率分别为68.8 L·d-1、744.5 ml H2·(g VSS·d)-1、2.3 mol H2·(mol葡萄糖)-1。对于丁酸型发酵制氢系统而言,当HRT 8 h,在进水COD从5000提升至20000 mg·L-1过程中,ACR产氢效能总体呈下降趋势,在进水COD为5000 mg·L-1时,系统的污泥比产氢速率和单位基质氢气转化率最大,分别为159.6 ml H2·(g VSS·d)-1、1.0 mol H2·(mol葡萄糖)-1。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500~20000 mg·L-1的运行中,ACR乙醇型发酵系统的产氢效能优于丁酸型发酵制氢系统。  相似文献   

9.
Na+离子浓度对厌氧发酵产氢气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洪天求  郝小龙  俞汉青 《水处理技术》2004,30(5):270-272,275
本实验以蔗糖为底物,在控制不同Na+离子浓度的条件下测试分析产氢率、比产氢气和糖降解率,考察不同Na+离子浓度对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a+离子浓度较低(<1000mg/L)时对微生物的活性和产氢能力有不良的影响;Na+离子浓度在1000-2000mg/L时,对厌氧发酵产氢有促进作用;Na+离子浓度在8000-16000mg/L时,对厌氧发酵产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彭媛  赵朋飞 《当代化工》2022,51(5):1014-1019
以石墨板为阳极、海绵状多孔金属泡沫镍(NF)为阴极、Fe板为感应电极,构建在线产生两种芬顿试剂(Fe2+/H2O2)的感应电芬顿体系,并采用响应曲面法考察其处理偶氮染料活性红X-3B的脱色能力。电催化产H2O2实验、产Fe2+实验、产·OH实验以及羟基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成功构建了在线产生两种芬顿试剂(Fe2+/H2O2)的感应电芬顿体系,并且活性红X-3B主要通过感应电芬顿体系中的所生成的·OH进行降解。感应电芬顿各因素显著性由大到小顺序为:反应时间、初始pH、电流密度、曝气速率。数学模型回归性较好;在初始pH=3.30、反应时间为124.50min、电流密度为31.5mA·cm-2、曝气速率为2.15L·min-1时,模型预测的脱色率为99.37%,与实际值仅相差0.92%。  相似文献   

11.
以乙醇胺为改性剂,硝酸钙和磷酸氢二铵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考察了改性剂乙醇胺用量、搅拌时间、羟基磷灰石用量、pH等因素对Cu2+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乙醇胺的加入有利于羟基磷灰石对Cu2+的吸附,最佳吸附条件为乙醇胺2.5%,羟基磷灰石6g/L,pH为3,搅拌时间40 min,Cu2+去除率为98.3%,处理后的含Cu2+废水符合国家废水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赵群星 《广州化工》2010,38(1):164-166,177
建立了盐酸普罗帕酮(Propafenone Hydrochloride,心律平,简称PPF)的单扫描极谱分析方法,在0.12mol.L-1NH3.H2O-NH4Cl(pH=9.25)溶液中,盐酸普罗帕酮得到一良好的二阶导数还原峰,Ep(vs.SCE)=-1.424V。峰电流与浓度在4.0×10-7~8.0×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4,n=11),检出限为2.0×10-7mol/L。并研究了该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用该方法测定盐酸普罗帕酮,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研究以FeSO4·7H2O和FeCl3·6H2O为原料,NH3·H2O作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颗粒,利用IR(红外光谱)、XRD(X射线衍射)等表征手段对割得的纳米颗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Fe3O4粒子粒径较细,且粒径分布较窄。据此找出制备纳米Fe3O4粒子的最佳实验条件为:铁盐溶液浓度为0.5mol/L,沉淀剂溶液浓度为0.2mol/L,Fe^2+:Fe^3+:OH^-=1.00:1.00:6.00,反应温度为30℃。制备纳米Fe3O4粒子粒径在10-20mm,且分散性较好;通过XRD谱图可以得出产物为具有立方晶系的纳米Fe3O4粒子。  相似文献   

14.
以(NH4)2Fe(SO4)2.6H2O、NH4Fe(SO4)2.12H2O和壳聚糖为原料,经羟丙基化、氨基化,采用一步包埋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多氨基化磁性壳聚糖微球。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改性磁性微球的最佳制备条件,即搅拌速度1200 r/min,壳聚糖用量3.0g,环氧氯丙烷用量5.0mL,乙二胺用量2.5mL。用荧光显微镜对其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Fe3O4磁性粒子已包埋了一层氨基化壳聚糖。改性磁性微球氨基含量为3.60mmol/g;呈较规则的球形,平均粒径为211.6nm。讨论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壳聚糖微球对污水中Cu2+和Pb2+的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MP2/6-311++G(d,p)水平对NH3、MNH2、M2NH(M=Na/Li)的构型进行优化和NPA计算。从空间构型、自然键轨道、NPA电荷、前线轨道等方面进行了分析。MNH2是由M+离子和NH-2组成的离子化合物,M2NH是M+离子和NH2-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从HOMO看,从NH3、NaNH2和Na2NH的N端,LiNH2和Li2NH的分子平面上下方进攻N原子的反应当易于进行。从LUMO看,NaNH2和LiNH2的三重态分子中N-H键易于断裂而失去H+。  相似文献   

16.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出芽短梗霉As3.933产普鲁兰多糖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筛选出影响普鲁兰多糖产量的主要因素为酵母膏、(NH4)zSO4和K2HPO4,再利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最后通过Box-Behnken实验并运用Design-Expert8.0软件优化发酵培养基。确定优化培养基组成为:蔗糖62.5g·L-1,(NH4)2S040.67g·L-1,酵母膏2.84g·L-1,K2HPO47.12g·L-1,NaCl1.25g·L-1,MgS04·7H200.25g·L-1,pH值6.5,优化后的普鲁兰多糖产量达到22.29g·L-1,较初始液体发酵培养基(17.32g·L-1)提高了28.70%。  相似文献   

17.
李莉 《化学工程师》2011,25(5):22-23,33
用NH3·H2O缓冲溶液调节pH值为7~10条件下,Cu2+与双环己酮草酰双棕(BCO)形成蓝色络合物,在最大吸收波长610nm处测量其吸光度值,计算出铜的含量.铜的浓度在0.2~4μg·mL-1之间遵守Beer 定律,反应的灵敏度为1.6×10(4)L·(mol·cm)-1,本实验研究了溶解样品的最佳条件,酸度和BC...  相似文献   

18.
通过摇瓶实验,确定粘质沙雷氏菌发酵生产I)-乳酸的培养条件为:温度34℃,pH值6.5,种子液接种量5%,载液量为150mL/500mL,采用前期通气有氧培养至菌体对数生长后期、而后厌氧发酵产酸的两阶段培养工艺。考察培养基各组分对菌体生长及乳酸产量的影响,确定葡萄糖及酵母粉作为碳、氮源,并补充添加适量的无机氮。培养基各组分如下(g·L^-1):葡萄糖15,酵母粉15,KH2P041.5,K2HP04·3H2O2.0,MgSO4·7H2O1.0,FeSO4·7H2O0.03,MnSO4·H2O0.005,以此培养条件及培养基配方进行摇瓶发酵,D-乳酸产量由(13.5±1.29)g·L^-1提高至(29.0±1.42)g·L^-1,提高一倍以上,光学纯度大于97%。  相似文献   

19.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储泥池高浓度的污泥作为研究对象,用Fe2+活化过硫酸钠( PDS)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对污泥进行氧化破解。分别探讨同反应时间、初始pH、 C( Fe2+)/C( S2 O2-8)、 PDS投加量以及不同的反应温度对污泥破解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PDS)=15 mmol/L、 C(Fe2+)/C(S2O2-8)=0.3、 T=35℃、 pH=3的较优条件下反应8 h,污泥比阻(SRF)从1.65e+11降到4.6e+10,溶解性COD(SCOD)从85 mg/L升高到550 mg/L。随着pH的增加,提高C(Fe2+)/C(S2O2-8)度均使污泥破解效果逐渐减弱,而升高温度有利于污泥破解。  相似文献   

20.
李兰扣 《辽宁化工》2011,40(3):241-242
应用方波溶出伏安法,玻炭汞膜电极为工作电极对铜、锌测定进行了研究。在NH3-NH4Cl体系中,得出铜对锌测定最低影响浓度为5×10^-6 mol/L,低于此浓度时,适合单一锌离子标准曲线ip(10^-6A)=0.609 1 c(10^-5 mol/L)+4.1495,r=0.995 4;锌对铜测定最低影响浓度为5×10^-3mol/L,铜在含锌5×10^-5 mol/L时适用标准曲线ip(10^-5A)=0.662 2 c(10^-5 mol/L)+0.966 5,r=0.995 2,铜在含锌低于10^-7 mol/L时适用单一铜离子的标准曲线ip(10^-5A)=0.891 2 c(10^-5mol/L)+0.848 5,r=0.992 0,同时测得回收率为94%~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