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的园林艺术,是盛开在世界园林艺术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是我国人民在师法自然的原则指导下,以祖国大地上秀丽多姿的山川林泉为蓝本,将自然山水之美融汇在园林之中,创造出以山水为景观骨干的艺术空间。它源于自然而胜于自然,是人工美与自然美的巧妙结合,正所谓:“虽由人作,  相似文献   

2.
李亮 《风景园林》2011,(2):146-146
"无水不成园",这条造园古训和"宛自天开"的营造手法,将自然界中的湖池、溪流、涌泉、潭瀑等各种各样的水体形态,几乎穷尽在园林中。当人们徜徉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无不感受到水景多姿的柔美,  相似文献   

3.
司春杨 《山西建筑》2009,35(1):346-347
针对水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重要性,对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意境进行了探讨,得出了园林无水则不活的结论,指出园林中的水寄托着我国古圣先贤的思想,也启发陶冶着后来者的心智,水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2)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文化瑰宝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以及研究价值,广受大众喜爱,现代园林无论是建筑结构,还是在建筑思想方面,都对古典园林有很大程度的继承与发展,实现了实用性与欣赏性的完美结合。本文就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继承与发展的相关问题以及意义,做出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东南学子""东南学派""东南学人""东南学问"4部,呈现对于东南学人关联的认知轮廓,也展现东南大学建筑学科相关的主要历史、人物、特色和取向。  相似文献   

6.
李早 《中国园林》2004,20(12):33-36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构思手法,它所塑造的如诗如画的水环境,让世人叹为观止.从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历史入手,分析其理水手法、文化意境的塑造,并结合创作实践,阐述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继承和发展问题,以期探索既符合当代可持续发展观念,又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水环境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11处苏州明清时期古典园林,从《园冶》六大篇章中提炼出园林理水与水景营造文化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实地调研数据量化研究对象。旨在通过研究书中优秀传统理水文化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实例应用,引发人们对于现代园林水景营造如何更好兼顾生态观念和科技创新两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王军  朱瑾 《建筑与文化》2013,(10):28-3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我国建筑类"老八校"之一,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特别是作为其前身的几所院校的建筑系(科)在20世纪前半叶的办学历史,更是见证了我国早期建筑教育的风雨历程。然而时过境迁,随着光阴的流逝和人世的变幻,那段历史似乎已被封存,逐渐被人们淡忘……此文旨在通过对建筑学办学历史的回顾,表达一份缅怀之情,并使广大校友及业内同行对母校多一份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古典园林理水为例,梳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智慧所体现的生态观,结合景观格局理论对古典园林理水的生态功能进行了简要分析,初步研究发现:(1)古典园林理水的生态观体现在水的选址、水形设计以及周边配置各个方面;(2)古典园林水系的整体观展现了不同水体斑块在空间布局和连接上的景观格局特征,对生物的迁徙繁衍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3)借助景观格局指数可对中国古典园林理水中水系的连接度、曲度、廊道宽度等进行量化比对分析。基于景观格局理论的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研究,一方面有助于古典园林的生态功能分析,另一方面有助于中国特色的生态园林建设,并为中国古典园林生态智慧的进一步量化研究和中国园林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朱超萍 《华中建筑》2022,40(1):146-148
为了避免以功能为导向的海绵城市建设造成各个城市景观单一化和特色流逝,该文从水的"有形物质空间、无形文化意境"角度,通过分析中国古典园林如何应用三大理水方法处理"园内与城外水系空间关系、园内水系形态"和表达"水文化"的优势与特点.提出现代海绵城市水系空间建设应从"城乡空间统筹三大'廊道'体系、城市水系形态构建"方面进行形态、美学、功能、文化构建的策略,并阐述"地域水文化传承和特色创造"的重要性,为今后海绵城市实践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1.
齐芳燕 《安徽建筑》2010,(2):12-14,26
中西方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园林,它们的艺术风格既有共性,又有差异。由于中西方对自然的认知不同、造园思想的差异、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审美情趣、造园方法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中西方园林在园林类型、园林规模、园林与建筑的关系、造园艺术与美学风格方面的巨大差异。文章对中西方园林的艺术风格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指出了造成其风格差异的主要原因。找出其共性和差异,以便对现代的造园活动提供借鉴,并对传统造园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潮异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渡江  金晓玲 《华中建筑》2006,24(6):119-121
通过分析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及后现代主义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表现,讨论了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指出我国的园林设计者应明白自己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学习和借鉴后现代主义中适合中国的因素,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事业.  相似文献   

13.
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一书被引率极高,说明文化成为园林研究的热点。中国传统文献学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也是其表现形式,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可缺少对文献学的学习。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拓展,文献的利用范围也随之变换和扩展。  相似文献   

14.
园林是人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风景的一种艺术。由于各民族、各地区人们对风景的不同理解和偏爱,也就出现了不同风格的园林。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它那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原则,熔传统建筑、文学、书画、雕刻和工艺等艺术于一炉的综合特性,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享有很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通过阐述"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五行循环"(生成数)和风水阴阳对现代空间认识的启示以及"生"与"成"之间的对偶关系等,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与风水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趋同现象日益凸现,当代景观设计经历了西方设计理念以及审美冲击后,在现代与传统之间不断探索,反思本土文化的缺失,重视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的传承而对传统的认知存在偏差与误区,导致感性单纯的堆砌古典园林符号与图像通过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将生物遗传学中的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概念引入景观学中,提出现代景观设计对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的“显性传承”与“隐性传承”阐释了古典园林设计手法不断嬗变与发展的生命力价值,应当动态发展与时俱进的看待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的传承,并注重对传统核心精神,建构逻辑的保留,从而有利于理性全面的审视传统的识别性,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景观。  相似文献   

17.
种宁利  刘小萌 《园林》2021,(3):21-26
采用文献学方法,分析研究隋唐时期古徐地建造的园林景观数量及来源,结果表明,寺观祠堂园林共29处,其中,隋朝时期建造1处,唐朝时期建造28处,占总数的65.91%;皇(王)家、官署园林8处,占总数的18.18%;公共园林4处,占总数的9.09%;私家园林3处,占总数的6.82%。这个时期,尤其是唐代皇帝大力倡行宗教,有的甚至还是宗教信徒。帝王的爱好和提倡,极大促进了佛教和道教的兴盛,进而促进寺观祠堂的发展,形成数量可观的寺观祠堂园林。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方古典园林建筑中廊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真  丁绍刚  周之静 《华中建筑》2009,27(8):253-257
以中西方古典园林建筑中的廊为研究对象,从中西方廊的释义和历史沿革入手,归纳出中西方廊的共性,都是作为线性和中介空间等;在文化思想、建筑发展、营造目的、建筑时空观、比例尺寸方面有明显的不同之处。最后,提出现代建筑对古典廊的继承和发展。比较分析中西方古典园林建筑中的廊,对于我们进行园林设计及优秀的园林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也对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西结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伴随园林的成长与生长,无论形式或功能,现代园林与传统园林相比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时间发展的维度来看,传统在前,现代于后,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传统园林推动了现代园林的发展。我们承认传统园林留给世人宝贵的物质财富与精神熏陶,我们不否认现代园林承载的先进技术与超前理念。然而,任何个体不会独自存在,现代园林亦不能脱离传统,如何更好地继承传统园林之精髓,发展现代园林,是我们当代景观设计师应该潜心思考的问题。本文选取造园要素、营造手法及隐喻思想三个层面,结合相关案例,探究可借鉴的传统园林的创新手法。  相似文献   

20.
廖存主 《山西建筑》2010,36(23):353-354
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及意境的创造作了论述,试图从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创造探析如何利用园林要素设计别墅庭院,以期营造一个符合别墅主人品味而且充满诗情画意的庭院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