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大纵湖底泥疏浚的短期效应进行模拟实验,分析了上覆水体的Eh、pH和磷质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沉积物中总磷、无机磷、有机磷、铁/铝磷、钙磷等5种形态磷质量比的垂向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底泥疏浚30 cm对上覆水体Eh、pH以及磷浓度控制效果不显著,且沉积物磷形态不是影响沉积物释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定水体的降解能力,进行九龙滩电站库区枯水期水质原型观测,结合水质采样和室内试验计算得到库区特定断面的BOD5、COD Cr、NH3-N等水质因子的浓度分布,并采用3种断面特征浓度值计算各水质因子的沿程降解系数。计算结果表明:按断面中垂线水面浓度值和断面浓度均值计算的平均降解系数比较接近,而按水面浓度均值计算的结果偏差较大;当采用原型观测法确定类似沿程无支流及排污口汇入的低坝径流式电站库区水体的降解系数且观测断面较多时,为提高工作效率,在先行验证的基础上,可以仅采集断面中垂线水面处的水样进行分析与计算。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升钟湖冬季氮和磷的内源静态释放风险及释放规律,于2018年冬季在升钟湖湖区设置了15个采样点,采集了各样点的水样和沉积物样品,测定了水体常规理化指标及沉积物间隙水氮、磷含量,并进行了沉积物氮、磷室内模拟静态释放试验。结果表明:(1)升钟湖沉积物间隙水总氮(TN)含量在1.846~5.293 mg/L之间,氨氮(NH4+-N)是主要形态,含量在0.437~3.603 mg/L之间,硝态氮(NO3--N)次之,含量在0.545~1.452 mg/L之间,各形态氮、磷具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2)升钟湖沉积物间隙水总磷(TP)含量在0.194~0.561 mg/L之间,其中溶解性正磷酸盐(PO43--P)含量在0.029~0.417 mg/L之间。(3)升钟湖在冬季存在氮和磷的内源静态释放,相对而言,磷的释放风险更大,释放规律更加明显,而氮的释放主要是通过硝态氮(NO3--N)的形式进行,基本不进行氨氮(NH...  相似文献   

4.
当外源营养盐负荷得到控制后,水体底泥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释放成为诱发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内因。通过室内实验模拟富营养化湖塘底泥中氮、磷的吸附与解吸过程,对比分析不同氮、磷浓度条件下,上覆水—底泥间氮、磷吸附与解吸过程中的特点,探讨了影响氮、磷吸附和解吸关键因素,揭示了底泥氮、磷吸附和解吸平衡质量浓度,为制定科学的底泥内源氮、磷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动水条件下悬浮态泥沙颗粒吸附TP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体中悬浮泥沙颗粒是氮、磷等营养元素在水中迁移转化的重要载体,已有的泥沙颗粒吸附研究多是针对污染物浓度较高的水体,较低水体中研究较少.因此,选择水体富营养化限制因子TP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香溪河泥沙含量及粒径分析结果,利用香溪河原水配取不同TP浓度的水样以及速度可控的搅拌装置模拟间歇性水流紊动,通过室内实验探讨低浓度水体中泥沙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存在间歇扰动条件下,低TP浓度水体中达到吸附解吸平衡时间为5d左右,远慢于高浓度水样中的8h左右;单位泥沙吸附量与时间(单位为d)呈对数曲线关系,与水样中初始TP浓度基本呈线性关系;在无外界输入源或外界输入源可以忽略时,不考虑水体含沙量随时间变化,单位泥沙吸附量与水样中瞬时TP浓度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研究基于2016年10~12月对苏州太湖水域中氮、磷营养盐浓度的水质监测,分析了太湖水域各种形态氮、磷营养盐的含量、形态组成和变化分布特点。苏州太湖水域中总氮以溶解态氮为主,平均占比为77.7%,溶解态无机氮中以硝酸盐氮为主,全区水体中总磷以溶解态磷为主,占比为54.6%,溶解态磷中以溶解态无机磷为主。不同区域各种形态分配比例不一,并且由于环境条件复杂多变,各种形态的浓度变化范围较大。分析成果可为太湖水环境治理和恢复提供可靠的背景资料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以三河口水库5种消落带优势植物青蒿、艾、醴肠、菵草、酸模叶蓼的地上茎叶部分为样本,库水为实验原水,进行室内水解模拟实验。通过测定上覆水的基本水质指标及氮磷养分浓度,探明消落带植物经过水解后,对水体水环境的影响及不同形态氮磷养分的释放特征和负荷。结果表明:5种植物水淹后均引起上覆水颜色加深且产生异味,pH值下降,浊度增大,电解率增大,溶解氧降低;氮、磷养分得到释放,总氮和总磷的平均释放量分别为4.06和0.78 mg/g,其中颗粒态氮、磷相应占总氮和总磷的43.2%和36.2%;在水库的蓄水初期(30 d),消落带植被向水体释放的氮、磷负荷可达40.4和7.6 kg/hm2,这些将对三河口水库的水环境安全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8.
滇池沉积物内源磷释放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沉积物内源磷释放是湖泊富营养化重要的污染来源。本次研究在滇池20个采样点进行了原状柱状沉积物样品的采集。分析测试了分层沉积物样品的总磷、总氮、总有机质含量,揭示了滇池全湖沉积物中营养组分的含量特征和分布规律。为估算沉积物磷释放的通量水平和初步解释滇池磷释放的主要作用机制,现场提取出了沉积物间隙水,并分析了间隙水以及采样点湖水中溶解总磷、溶解磷酸盐和溶解有机磷的含量,根据实测运用费克扩散定律计算了沉积物-水界面之间磷的交换通量。同时对代表性样点进行了原样沉积物柱磷释放的实验室模拟。通量计算和模拟实验的结果表明,滇池沉积物具有较强的向水体的释磷能力,全湖沉积物平均磷释放通量为0.095mg/cm^2/a,沉积物磷释放成为全湖磷负荷的重要部分。实验数据相关性分析表明,滇池表层沉积磷活化释放的主要机制是表层沉积物有机质矿化降解,有机磷分解形成的浓度梯度驱动了溶解磷从沉积物向水体扩散。  相似文献   

9.
底泥污染物的环境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底泥主要污染物重金属、营养物质(氮、磷)和难降解有机物向上覆水体释放的机理和影响规律,并指出该研究领域尚需解决的技术难题:重视对能代表大水体实际情况实验装置的研制开发以及野外观测与室内实验的密切结合、加强沉积物—水体界面之间物质扩散交换过程的机理研究,建立污染物释放模型;加强底泥污染物释放的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上覆水磷浓度对沉积物孔隙水中磷垂向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上覆水磷浓度对沉积物孔隙水中磷垂向分布的影响,通过室内实验,利用薄膜扩散平衡技术(DET)对孔隙水中磷浓度进行测量,分析孔隙水磷浓度的垂向变化规律,并揭示平衡时上覆水磷浓度与孔隙水磷浓度以及上覆水-沉积物界面孔隙水磷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上覆水磷浓度越高,则沉积物孔隙水中磷垂向分布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越长,相同垂向位置处孔隙水磷浓度及其浓度梯度越大;孔隙水磷浓度及其浓度梯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表层沉积物孔隙水中磷的扩散作用最强,下层沉积物孔隙水磷浓度受上覆水磷浓度变化影响较小;吸附平衡后,沉积物孔隙水磷浓度和上覆水-沉积物界面孔隙水磷浓度均与上覆水磷浓度呈幂函数关系,而留存在沉积物孔隙水中的磷浓度仅占2.26%~3.80%,上覆水中减少的磷大部分被沉积物吸附。  相似文献   

11.
A general approach is presented for risk engineer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the risk benefits analysis, goals and limits for risk evaluation in certain applications by considering the first-degree secondary moment methods. A computer program is developed in the Java language (DAM_RISK) with the aim to determine the safety levels of spillways in existing dams (or dams in the planning or construction phase). In consideration of a possible risk, observed overflow values are used, with the purpose of the rehabilitation values that need to be known, thus producing data ready for technical and financial analysis. This program is used to perform risk analysis for the Kürtün and Oymapi nar dams in Turkey with the purpose dam rehabilitation at risk. Different spillway dimension and the change in risk for the reservoir damping factors are also presented. The most important conclusion for planners and risk evaluators is the graph that shows the riskless region in spillway dimensions. Various features of the computer program and areas in which it might be further developed are considered in detail. The results of the applications carried out are given in terms of risk evaluations.  相似文献   

12.
渠道冻胀及其防治问题是我国北方灌区渠道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文中从渠基土的冻胀性能、地下水位的埋深、渠道衬砌材料和结构及渠道走向等四个方面,较深入地分析了产生渠道冻胀破坏的机理,总结了各地近年来渠道冻胀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渠道冻胀防治的各种措施,对渠道防渗防冻胀工程建设具有参考价值,并指出今后应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水跃区水流脉动压力相似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孔口出流平底二元自由水跃5个相对比尺的132组模型试验,获得了水跃区内底板上跃首佛氏数从2.94~8.61,雷诺数从2×10~4~6×10~5的水流脉动压力资料。对不同比尺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推导了水流脉动压力的幅值和频率比尺。得到的结果是脉动压力的幅值比尺为模型长度比尺,即P_T~′=L(?)符合重力相似律。脉动压力的频率比尺为1,即f_T=1不符合重力相似律。  相似文献   

14.
顾冬  马力  吴宇  崔笑  贾玉豪 《水力发电》2022,48(2):55-60
以我国西南某重力坝溢流坝段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三维有限元动接触分析模型,从坝基塑性区分布情况、接触面状态以及关键点滑移量3个方面出发,对比研究了长、短持时地震动对重力坝抗滑稳定性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持地震动具有相同的峰值加速度和相似的频谱特性情况下,与短持时地震动作用效果相比,长持时地震动作用后坝基产生塑性破坏的范围更大,接触面处于滑动状态和脱开状态的范围更大,坝踵关键点震后残余位移更大。说明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大坝更易产生滑动失稳,在分析大坝抗滑稳定性时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浊漳河水系三典型支流2008年逐月进行水质监测分析,通过时空变异两个角度对这3条支流的水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以农业非点源污染为主的河谷平川河流水质最好;以农业非点源污染为主的高山峡谷河流,由于受到农业活动的影响,水质相对较差;受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污染的支流河流水质最差,有机物和氮磷指标严重超标.②3条支流中4个化学指标(NH4+-N、TN、TP、CODMn)在不同水域、不同季节具有明显差异.以农业非点源污染为主的河流氮营养盐浓度在丰水期较高,在枯水期较低,TP浓度和CODMn浓度在各个雨期之间变化不大,且相对稳定;以点源污染严重的河流氮营养盐浓度在枯水期最高,在丰水期最低,个别断面TP和CODMn污染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6.
对万家寨引黄北干线煤矿采空区2007年地表垂直变形监测与水平变形监测的作业方法、质量及成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贺恭 《水力发电》2007,33(3):1-4,16
随着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西电东送”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必将加大金沙江中游水能资源开发的力度。就金沙江中游水能资源特点、水库移民安置、流域开发体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金沙江中游水能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张建文 《水力发电》2008,34(1):1-4,21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加入WTO之后,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迎来了新一轮挑战.走入国际市场不仅成为中国国有企业拓展其生存发展空间的必然选择,也是国有企业的历史责任.结合工作实践,就国有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的人力资源战略策划、选聘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培养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长江大堤窝崩机理与控制措施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归纳总结各种关于江河大堤窝崩成因解释的基础上,对河堤窝崩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据此此解释了长江马湖堤最近窝崩的形成原因;并根据模型试验和实验应用实践的结果,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理和预防大堤窝崩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20.
采用较符合钢衬钢筋混凝土压力管道实际工作状态“内蜕壳法”进行限裂校核计算,并在研究过程中对“内蜕壳法”的三点不足之处进行了改进,使计算值与三峡水电站压力引水管1:2大比尺结构模型试验值相当吻合,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