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Candida rugosa脂肪酶的催化下,采用正辛醇与共轭亚油酸(CLA)进行酯化反应,对CLA异构体进行拆分,并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酶法酯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AY-30脂肪酶加量40.44 U/g,CLA与正辛醇摩尔比1:1,pH 6.5,温度30℃,反应时间12 h.当酯化率为41.92%时,c9,t11-CLA在两种异构体中的相对含量达到88.13%.  相似文献   

2.
酶法分离共轭亚油酸两种主要异构体的工业生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脂肪酶酯化法研究了共轭亚油酸两种主要异构体分离纯化的生产条件。当在CLA和无水乙醇比为1:1、1%的脂肪酶LipaseAY30、100%的水、恒温30℃的反应条件下反应9h,再经分子蒸馏和碱化脱酸,可以得到酸值0.5,CLA总含量81.84%,c9,t11CLA:t10,c12CLA为3.02的共轭亚油酸乙酯产品。  相似文献   

3.
潜力工业催化剂——白地霉脂肪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地霉脂肪酶因具有独特的底物特异性,在油脂改性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文中概述了白地霉脂肪酶的发酵生产、分离纯化、克隆与表达、底物特异性分子机理及应用等,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为该工业催化剂的研发与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利用负载型尿素层析柱对共轭亚油酸甲酯异构体进行分离。考察了固定相中甲醇残留量、尿素硅胶质量比、固定相结晶温度、层析温度及洗脱剂种类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固定相中甲醇残留量为3%~5%,尿素硅胶质量比为1∶1,固定相结晶温度0~8℃,层析温度0℃,洗脱剂为石油醚时,经过层析分离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甲酯的含量从样品中的33.94%提高到57.69%。  相似文献   

5.
从清香型二锅头酿酒车间分离到1株酵母属微生物.经传统形态学分析法结合利用26SrDNA D1/D2区序列对其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白地霉.该白地霉是酿酒生产中的常见菌种,无酒精发酵力,但能产生良好的清香气味.从其发酵代谢产物中检测出:有机酸4种,酯类20种,醛类8种,醇类15种,芳香族化合物4种,酚类5种,含氮化合物1种.  相似文献   

6.
应用冷冻结晶技术,对共轭亚油酸两种主要异构体c9,t11 CLA和t10,c12 CLA进行分离。结果表明,通过尿素包合法,去除原料中的饱和脂肪酸,然后在乙醇作溶剂情况下,将乙醇与共轭亚油酸乙酯按18:1配比,置于-56℃低温冷柜中,反应96 h后得沉淀结晶产品,其所含的t10,c12 CLA比c9,t11 CLA高达12.28:1,共轭亚油酸总含量为95.17%。  相似文献   

7.
《粮食与油脂》2017,(11):8-11
介绍了共轭亚油酸不同异构体在降低机体脂肪积累、抗肿瘤、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免疫调节方面的研究,讨论了不同共轭亚油酸异构体,尤其是顺9,反11-共轭亚油酸(c9,t11-CLA)和反10,顺12-共轭亚油酸(t10,c12-CLA)在生理功能上的差异,以期更有效地利用不同CLA异构体实现特有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8.
白地霉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地霉在食品、香料、饲料、环境治理等领域具巨大的开发价值.主要概述了近年来白地霉在脂肪酶、香气化合物、奶酪制作、污水处理以及饲料蛋白生产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尿素包合法,对共轭亚油酸2种主要异构体c9, t11-CLA和t10, c12-CLA进行分离(2种异构体比例近1:1)。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温度、尿素与油比例、乙醇与油比例3个因素为自变量,以t10, c12-CLA/c9, t11-CLA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共轭亚油酸异构体的分离。结果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为:在乙醇作溶剂的情况下,将共轭亚油酸、尿素和乙醇按1:2.5:5(V:V:V)配比,置于75℃水浴锅中水浴溶解,室温下搅拌冷却结晶。所得样品中t10,c12-CLA与c9,t11-CLA的比值高达2.47,且共轭亚油酸总量为97.3%。结论优化后的尿素包合法可有效分离CLA的2种异构体,提高t10, c12-CLA比例。  相似文献   

10.
在无溶剂体系中采用脂肪酶AY 30催化共轭亚油酸(CLA)和L-薄荷醇反应,合成共轭亚油酸薄荷酯。研究了酶用量、水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酯化率和产物共轭亚油酸薄荷酯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酯化率的反应条件为酶用量2%,水用量8%,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48h;产物中c9t,11-CLA含量最高时的反应条件为酶用量2%,水用量4%,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2 h,在此条件下,产物中c9,t11-CLA含量可达86.32%。  相似文献   

11.
气相色谱法分析共轭亚油酸异构体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有许多种测定共轭亚油酸各异构体相对含量的方法 ,如气相色谱法、银离子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质联用和核磁共振法等 ,其中气相色谱法最为简便快速。本研究选择气相色谱法用于共轭亚油酸各异构体的分析。结果表明 ,气相色谱法可用于共轭亚油酸中主要异构体的相对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溶剂体系酶催化酸解反应合成富含共轭亚油酸油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溶剂体系中脂肪酶催化共轭亚油酸(CLA)与油脂酸解反应制备富含共轭亚油酸油脂的影响因素考察了温度、底物配比、酶量、体系水分、无机盐等因素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条件是:水含量0.5%, 底物配比2:1,温度50℃,酶量200U/g油脂,在上述条件下反应12h,花生油中共轭亚油酸含量可达18%左右研究了溶剂体系中脂肪酶对共轭亚油酸异构体的底物选择性,结果表明,脂肪酶催化10,12-十八碳二烯酸酸解反应优于9,11-十八碳二烯酸酸  相似文献   

13.
无溶剂体系酶催化酯化反应合成共轭亚油酸油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无溶剂体系中脂肪酶催化共轭亚油酸(CLA)与甘油酯化反应制备共轭亚油酸油脂的影响因素。考察了酶量、体系水分、温度、时间、酶重复利用次数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条件是:酶量1%,水含量1%,温度70℃,在上述条件下反应24h,酯化率可达89.57%。研究了脂肪酶对共轭亚油酸异构体的底物选择性,结果表明,脂肪酶催化10,12-十八碳二烯酸酯化反应优于9,11-十八碳二烯酸。  相似文献   

14.
在水牛奶中分别添加不同的菌种进行发酵,通过溶剂法提取发酵乳中的脂肪,采用BF3/甲醇对脂肪酸进行甲酯化,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与气相色谱法相结合进行发酵乳中共轭亚油酸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经单一菌种发酵的水牛奶其共轭亚油酸(CLA)的含量均有一定的提高,其中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转换能力相对最高。  相似文献   

15.
共轭亚油酸的性质及合成   总被引:44,自引:7,他引:44  
系统地介绍和评述了共轭亚油酸的化学、生理性质,来源,合成与转化,分离纯化及检测等领域近年来的进展。由于共轭亚油酸对实验动物具有抗突变、抗癌、抗动脉粥样硬化、减肥、缓和免疫反应副作用等许多优点,因此在药物和食品等研究领域中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尿素包合法纯化红花籽油中亚油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以尿素包合法纯化红花籽油中亚油酸的方法。作者对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制备及尿素包合法纯化其中亚油酸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溶液中尿素浓度(尿素/甲醇,w/v)、待富集混合物中亚油酸含量与尿素溶液的用量(w/v)之间的关系对富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尿素溶液浓度为1/5、尿素甲醇溶液用量与混合脂肪酸中亚油酸含量的比例为10.0,在-10℃保存24h后,所富集后亚油酸纯度可以提高到95.66%,回收率可以达到93.58%。  相似文献   

17.
共轭亚油酸微胶囊化的乳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喷雾干燥法制备共轭亚油酸微胶囊的乳化工艺.采用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玉米糖浆为壁材,以蔗糖酯为乳化剂,讨论了微胶囊效果评价标准和均质对乳化工艺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设计确定了最佳乳液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即:预热温度80℃,预热时间60min,乳化温度30℃,乳化时间90min,乳化剂用量为水液的1.5%(W/V),在此条件下的微胶囊化产率和效率可分别达到96.19%和82.98%.  相似文献   

18.
19.
ABSTRACT: Interesterification (acidolysis) of fully hydrogenated soybean oil (melting point = 69.9 °C) with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CLA) was carried out in a batch reactor at 75 °C. Lipases from Candida antarctica, Rhizomucor miehei, Pseudomonas sp., and Thermomyces lanuginosus were used at 5% (wt/wt) of the total substrate load. The lipase from Rhizomucor miehei produced the fastest reaction rates, and the greatest extent of incorporation of CLA residues in acylglycerols was achieved in 12 h. Lipases from C. antarctica and T. lanuginosus produced slower initial rates, and maximum extents of incorporation of CLA residues were achieved in 24 h. The lipase from Pseudomonas sp. produced the slowest initial rate. The corresponding maximum extent of incorporation was reached in 48 h.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alysis of the triacylglycerol (TAG) fractions produced by C. antarctica, R. miehei , and T. lanuginosus lipases after purification by solid phase extraction showed little variation in melting point (60.4 °C, 62.8 °C, and 60.1 °C, respectively). By contrast, the corresponding TAG fraction produced by the Pseudomonas sp. lipase melted at 48.4 °C. The positional distribution of the TAGs produced by the lipase from Pseudomonas sp. differed appreciably from those produced by the other enzymes.  相似文献   

20.
胡建华 《酿酒》2014,(1):54-56
白地霉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地霉属,是真菌的一种。在葡萄糖、甘露糖、果糖上能微弱发酵;有氧时能同化甘油、乙醇、山梨醇和甘露醇。目前牛栏山酒厂分离保存白地霉1株,因闻到浓郁的香甜气息,故将其作为重点菌株实验。经过试验应用到酿酒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产基酒口味纯净,表现出醇甜,绵柔的特点,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