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Planning》2017,(2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教育改革逐渐走向信息化教学的道路,慕课就是在网络大环境下诞生的新兴教育方式,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把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应用到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将会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有利于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但由于翻转课堂的特殊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能照搬国外的模式,而应该适当变通,把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该教育模式的不断完善与创新,更好地为艺术设计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22):73-80
"慕课+翻转课堂"是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分析"慕课"和"翻转课堂"定义及优势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如何在护理教学中应用"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总结并分析了慕课在我国应用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对我国护理教育影响,以期为护理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0)
慕课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它以现代信息与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在提高学生知识学习效率、夯实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旨在让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让优质教育资源全民共享,让教育从知识本位走向综合素质本位。慕课与翻转课堂模式的实施呼唤基于数据分析即时走班、学生课下先学基础上的课时调整与促进发展导向的考试制度改革等教学流程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9):16-18
客观、辩证地认识慕课,理性、正确地处理技术与教育、慕课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是慕课良性发展的前提。促进慕课的发展需要注入教育内在的符合人的发展的核心要素与活力。基于慕课的课堂"翻转"弥补了在线学习的非"在场"缺憾,实现了个性化学习,促进了教与学的有机统一,是推动慕课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29)
慕课课程中的翻转课堂实践于日语课堂教学之中,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不仅要求教师和学生都改变思想观念、提高自身能力,高校行政服务于教师,而且,要求教师和学生课前都进行大量阅读,为课堂做充分准备;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教师需要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要求师生充分利用精品课程、QQ、微信等平台进行交流。如此,翻转课堂实践于日语课堂教学之中,不但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日语水平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27)
伴随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课堂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低头族",学生厌学情况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信息获取方式的进步给传统课堂带来了巨大挑战。提出将网络上风靡的微课和慕课与传统课堂结合,以改进课堂教学,建立了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实际的创新教学实践表明,新的教学模式在学习效果、技能培养等方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9)
慕课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合理的应用有助于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文章将对慕课应用的优势及其具体的应用过程进行分析,为高校体育教学带来全新的教学体验,促进其教学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5)
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这三种新型教育模式之间具有必然联系。翻转课堂是使用慕课与微课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有效实施途径、措施,但是其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模式,不能以偏概全地去全盘实施、推行。我国各地区教育水平、教育资源都不尽相同,教育相对发达的地区可以有针对性地全面施行,而在一些教育水平欠发达的省市则无需盲目地推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慕课等线上教学潮流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而以翻转课堂为主流的教学方法是实施慕课教学较为有效的形式。土力学课程涉及的前置课程宽泛、理论性强,有些内容预备知识不够充分,学生学习难度较大。文章介绍了土力学课程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提出了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翻转课堂和课后知识拓展三大教学模块,以期为土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2)
慕课时代的来临给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以翻转课堂为主流形式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是慕课实现的主要形式。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提升了教学效率,增强了师生间互动,能够实现人性化学习与深度学习。翻转课堂的实施分为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翻转课堂和课后知识拓展三个阶段,而学生评价方法的重构也是其实施的重要保障。国际贸易相关课程也应适应这一趋势,进行翻转课堂等方面的探索和改革。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32)
慕课作为大数据时代的产物,为人类教与学的方式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变革。其海量的优质资源,精细化的教学设计,超强的互动可为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最佳平台,从而发展终身学习的机会,并且可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资源从而进行翻转课堂教学优化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7,(7)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对于大学生英语水平差异化及英语学习中个性化的发展不能全面顾及,教学模式单一,难以满足大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的要求,难以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多媒体教学的不断发展,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微课教学应运而生,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听力翻转课堂,具有灵活、生动、开放等特点,可充分调动大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大学英语听力差异化及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7,(3)
针对传统课堂授课模式无法适应中职教育校中店教学时间碎片化过多的问题,研究并尝试将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校中店教学体系之中。首先,分析了校中店教学体系现存的问题和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论证了微课翻转课堂在校中店教学应用中的可行性;然后,以《新车销售贷款报价》课程授课为例,给出了校中店微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应用流程和实践内容;最后,提出了校中店微课翻转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并对微课在中职教育教学的后继应用推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文章分析了应用土力学课程的特点,以及传统"教师-书本-课堂"式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为导向,通过选取课程设计所需知识点录制微课、布置课前学习任务单、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按照学分绩点的高低对学生进行分组,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分析表明:翻转课堂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教学参与度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选择土力学课程部分内容采用翻转课堂的模式组织教学更适合当今学生差异化大的大背景。  相似文献   

15.
结合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探讨大数据背景下慕课与传统教学的相交模式,以及如何利用慕课与大数据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文章提出将慕课课程内容作为课程资源纳入课堂教学,部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前完成,知识内化则通过课堂教师的帮助来完成。此外,可借鉴国外慕课扩充教学内容,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切实改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5,(5):121-124
在高校法学本科教育中有必要引进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高校应充分发挥翻转课堂形式的优势,着重解决法学本科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建立以法学基础课程为范围的翻转课堂应用体系。翻转课堂在高校法学本科教学中的实施尤其要特别关注配套学习方法的革新、视频资料制作与法学教材编写以及针对翻转课堂的教学评价标准的确立等问题,真正使翻转课堂在法学本科教学活动中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7,(29)
依据"消防燃烧学"教学大纲,从而将教学内容碎片化,拆分为51个知识点,并为每个知识点设计脚本、拍摄视频、设计随堂作业。依托泛雅慕课网络教学平台,开设了"消防燃烧学"慕课,将慕课平台应用于翻转课堂,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作为“在线课程”层面上的网络教学形式之一的慕课,以其特有的性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注意,中国各大高校也争相加入其中,试图在“慕课”时代占据一席之地。在这大规模且呈现越来越汹涌趋势的“慕课”背景之下,传统的大学教育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大学教育该怎么做是每一位大学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7,(1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兴起,"慕课+翻转课堂"这一教学形式成为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更能体现其优势。研究生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活跃的思维方式,因此可通过慕课平台在课堂之外进行调研讨论,课堂上师生共同研讨,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本文以北京农学院"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硕士研究生农村社会学课程为例,将案例教学法和项目引领教学法融入"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5,(28)
翻转课堂是一种在信息化环境中颠覆传统教学流程的教学设计理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接受并逐渐发展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波新浪潮。本文在探讨为什么要在高职教育中应用翻转课堂的基础上,提出该如何将翻转课堂应用到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