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8)
问题是学生学习数学关键,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问题的出现有利于学生思考,不但可以激发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也可以帮助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以锻炼。目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规定,丰富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多样化教学目标,从而提高小学生数学水平。从"引导学生多样化解题,注重思维培养""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保持心态平和,不要把分数看成唯一标准"四个方面探究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并提出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应走近学生的生活,从生活中寻找数学从而发现数学,实现数学学习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27)
初中数学是初中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不仅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数据分析、空间想象等各项能力,而且它在中考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针对初中数学有效教学,从"借助现代技术,激发学习兴趣""开展合作探究,培养探究精神""联系生活实际,提高运用能力"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希望能给广大同仁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4)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引导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生活化。一、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数学现象源于生活实际。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6)
教师授课时应该基于学生们的"数学现实"内涵,联系生活实际,建构现实数学的课堂模式。"创造"出一些对于所学知识的"数学问题模型"和"数学情景模型"。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与程序型的"数学现实"相联系,并且形成思想型"数学现实",促使学生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主动学习,撬动对新的数学知识的把握。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4)
<正>"问题情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下是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借此与同行分享。一、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在实际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将教材内容与生活经验相结合,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33)
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着重强调"课堂与生活的联系",即初中数学学习的目标要更加侧重于实用性和生活化,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去看待生活,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将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看到数学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实际意义,从而让数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这样一来,生活化的数学课堂会变得更加生动具体,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浓厚兴趣,拓展数学思维,培养出学生求真务实的态度和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学习数学主要是建立在对数学的兴趣爱好之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将自己所讲授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得数学内容变得形象有趣。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实际生活,并能够用数学知识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7)
数学源于生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的诸多问题都需要借助数学知识来解决与处理,因此,数学也用于生活。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规律,将小学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利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