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夏秋悦 《佛山陶瓷》2023,(10):142-144
本论文研究仰韶时期彩陶纹样在现代文创设计中的运用。仰韶时期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重要考古时期,彩陶纹样以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和丰富的象征意义而闻名。本文将通过对仰韶时期彩陶纹样元素和意义的分析,并结合现代文创设计的需求和趋势,探讨将仰韶时期彩陶纹样融入现代文创设计的可能性。通过这一研究,本文旨在为现代文创设计注入时空交错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林琳 《陶瓷》2021,(3):147-149
文章通过对文创产业、仰韶彩陶的分布及纹饰演变进行了论述和探究,对仰韶彩陶文创产品开发的现状、仰韶彩陶纹样审美特征进行了梳理和分析,阐述了在现代文创产品设计中如何将彩陶纹样进行融合、深入和创新。以此挖掘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形式的共通性,最终实现传统彩陶艺术的当代传承,展现出更深层次的美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岳星 《佛山陶瓷》2023,(1):127-129
仰韶彩陶因其流畅自然的线条,绚丽多彩的图案设计而被称之为中华优秀陶瓷艺术文化的瑰宝之一。而其中的彩陶装饰纹样更是因其独特的艺术设计和独具意义的文化内涵,文化价值等而被人们广为流传,从而成为各个领域的经典装饰元素。本文主要从仰韶彩陶装饰纹样的基本类型,艺术特点等来进行分析彩陶纹饰的具体艺术特征,之后又从彩陶纹饰对室内空间设计的价值意义和具体应用方法,以及其在室内空间设计的具体应用体现等方面来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4.
北首岭遗址分为前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三期,半坡类型是其主要部分。从出土情况看,北首岭的彩陶制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当时人们对包括颜料制作、彩绘等彩陶制作工艺的掌握已较为成熟。北首岭彩陶的绘彩部位和纹饰图案有一定的规律,鱼纹是其主要母题,彩绘符号则是文字的雏形。彩陶制作者有男、有女,分属各自的氏族。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尤见装饰匠心。中国传统陶瓷装饰形式,大体上有刻镂、堆贴、模印、釉色、化妆土、彩绘六大类型。图案纹样装饰于陶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中的彩陶上就已出现。先民们感受生活的自然现象创造出波折纹、圆形纹、编织纹等图案,以二方连装饰形式呈现在陶瓷器物上,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一件绘有精美的人面和鱼纹的彩陶盆是新石器时代彩陶中的精品。陶器上的纹饰体现了先辈们对于自然和人自身观察的结果,陶工们对于点、线、  相似文献   

6.
仰韶彩陶艺术开创了我国彩绘艺术的先河,它的优美造型与绚丽多姿的彩绘和谐统一,动物纹从写实到写意,植物纹图案化,几何纹变幻奇妙,其文化内涵丰富深厚。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红山文化彩陶纹饰艺术风格的特征与成因分析,试图使用符号学、图像学的原理挖掘彩陶纹饰背后艺术思想所包含社会寓意与精神诉求,从而更直观的解析出红山先民在原始文明时期真实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8.
在延安地区的子长县瓦窑堡秀延河畔的栾家坪遗址,是1987年11月发现,1988年5月由社科院考古所陕西六队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上为耕地,以下为扰乱层、汉代层、龙山文化层,仰韶文化层属于第四层和第五层,都含有细石器和陶器。在陕北地区发现仰韶文化遗址本身已属罕例,尤以发现仰韶白陶更为特殊。  相似文献   

9.
彩陶是仰韶文化的一项卓越成就,是用赭、红、黑和的等色绘饰的陶器。也是新石器时代一种彩绘的陶器。彩陶艺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是在陶器未烧以前就画在陶坯上。烧成后彩纹固定在器物表面不易脱落。有的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磕白色陶衣,使彩绘节纹之前,先涂上一层白色陶衣,使彩绘花纹更为鲜明。彩陶花纹主要是花卉图案和几何形图案,也有少数动物纹。  相似文献   

10.
《陶瓷工程》2009,(7):80-80
彩陶是仰韶文化的一项卓越成就,是用赭、红、黑和的等色绘饰的陶器。也是新石器时代一种彩绘的陶器。彩陶艺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是在陶器未烧以前就画在陶坯上。烧成后彩纹固定在器物表面不易脱落。有的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磕白色陶衣,使彩绘节纹之前,先涂上一层白色陶衣,使彩绘花纹更为鲜明。彩陶花纹主要是花卉图案和几何形图案,也有少数动物纹。  相似文献   

11.
陈彦艺 《佛山陶瓷》2024,(2):120-121+126
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上,距今约6800─6300年半坡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它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先对半坡文化中最为代表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和现代陶瓷工艺的特点进行分析,进而从材质,工艺,线条与色彩,意义等相关方面入手,简要说明了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对陶瓷工艺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刘雨亭 《陶瓷》2022,(1):68-69,83
陶衣作为陶瓷创作中的一种装饰手法,很好地表达出陶瓷语言符号的特性.陶衣是一种古老的陶瓷装饰艺术,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期,其中仰韶文化中的彩陶就是一种很好的诉说,原始先民在没有陶瓷釉料的基础上只能通过彩色的泥浆进行绘画,来达到记录生活与传达精神的目的.这种装饰艺术时至今日一直被人们传承与使用,并且不断创新,化妆土技术就是在...  相似文献   

13.
谢宇凯 《景德镇陶瓷》2014,(1):I0024-I0025
<正>釉上彩瓷画中的禽鸟题材,被称为翎毛,是由于鸟遍体生羽毛,翅翼硬毛则称"翎"的缘故,因此,画禽鸟也叫画翎毛。翎毛题材瓷画,多与花卉枝叶相结合,也有把翎毛与山水风景结合装饰的构图。禽鸟与花草相衬托构图既是由于禽鸟的生长环境所形成,又能显示出动、静呼应,动物与植物相映成趣的特点。我国的花鸟画有着悠久历史,早在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彩陶中就出现了以禽鸟、花卉为内容的绘画、雕刻。著名仰韶文化中的彩陶装饰中,有飞鸟、花卉图案,说明在远古时期,翎毛题材就受到人们喜爱。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花鸟画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彩陶中就出现了以禽鸟、花卉为内容的绘画、雕刻。著名仰韶文化中的彩陶装饰中,有飞鸟、花卉图案,说明在远古时期,翎毛题材就受到人们喜爱。工笔花鸟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社会影响,花鸟类画成为独立的画科始于初唐(大约公元七世纪初),到了盛唐,以花卉为题材的作品也相继出现,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到了五代、北宋更是花鸟画的鼎盛时期。经过长期历史发展陶瓷工笔花鸟画已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5.
正陶瓷绘画经历代的发展,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题材内容、表现方式等方面均已渗透了很深厚的中国绘画文化、艺术价值。人们说陶瓷绘画艺术它离不开中国绘画的艺术支撑,确实如此,陶瓷绘画艺术表现形式都渗透着中国画风味。彩陶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出现,可算是最为古老的彩陶图案,也是陶瓷与绘画最早的结合。仰韶文化的陶器中,彩陶虽然所占比例小,但文化与艺术价值很高。其造型、纹样方面都体现出独特的装饰美感。它既是生活用品,又是艺术欣赏品。随着陶瓷文化的发展,中国画的绘画基理不断渗透到陶瓷绘画艺术中来,使原  相似文献   

16.
紫砂陶饰艺术浅识高鸿(延安市新华陶瓷厂716000)陶饰是我国原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分为彩陶工艺和陶刻装饰。陶刻文字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汉字,先于甲骨文、金文和简牍文字。陶饰艺术从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主要类型如庙底沟的鹤鱼石斧图彩陶瓮和半...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地球的海洋、江河里面生活着上万品种的鱼类,而用鱼来创作的品种不多,如鲤鱼、鳜鱼、鲶鱼、金鱼、鳊鱼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鱼形,作为艺术作品的形式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已相当久远,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汉代的画像石,都有鱼形纹。如新石器时代,仰韶出土的彩陶鱼纹盆,高17厘米,口径31.5厘米,大口、卷唇、折腹、圆底。外壁上黑彩绘三尾单体鱼纹,构成连续纹样,图案构思巧妙,别具匠心。半坡类型中鱼纹为主要题材者较多,反映了原始先民与鱼猎生活关系密切。这可能是  相似文献   

18.
陶瓷是“陶”和“瓷”的复合词,在新时石时期,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中就绘有鱼、鸟,鹿等装饰纹样,是陶器上最早的花鸟题材。陶瓷花鸟画,顾名思义是以花鸟为题材的在陶瓷上的绘画。在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人们审美的多元化,陶瓷花鸟绘画需要更多的形式和体格去追求花鸟之美。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陶瓷从新石器时期的印纹硬陶、仰韶文化的彩陶,到今天各式各样的陶瓷艺术不绝如缕。而宜兴紫砂陶艺术,则以其独有的材质以及极具个性化的艺术语言更被人称为陶中之最。紫砂,作为一门传统手工艺,它踏进艺术殿堂的门槛虽然只有几百年,但它所依托的中国文化却有着极其深厚的底蕴。紫砂壶艺无论造型还是装饰所  相似文献   

20.
彩釉细陶是宜兴红卫陶瓷厂近年试制生产的新品种。因为它是在粗陶细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具有釉色光亮、色彩鲜明、工艺细致等特点,我们称它为彩釉细陶,简称细陶。自古以来,陶器的制造就与人民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制作精美的各种陶器。众所周知,仰韶彩陶,龙山黑陶就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