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茶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内涵,紫砂壶因此而诞生,在发展的历程之中不断地与传统文化艺术之中各式各样的内涵融合在一起,赋予其丰富多彩的人文情怀,从而才有了现如今这繁荣昌盛的紫砂艺术体系,而这些都离不开背后历代紫砂艺人的不辞辛劳与付出的汗水,他们不断地摸索、尝试,逐渐形成了一套紫砂艺术的审美原则与制作体系,为后世紫砂艺术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衍生出了种种带有独特意蕴的文艺元素,这些文艺表达都有着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就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带有着当时社会文化的风尚特点。紫砂艺术发展了数百年,一代又一代的壶艺创作者不断沉淀,同样赋予了紫砂壶相同的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之中,许许多多具有独特意韵的文化元素都产生了,它们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是却有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在它们的身上都保留了当时所处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的时代特点,紫砂艺术也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发展,沉淀和积累了历历代代紫砂艺人的作品以及创作的特点,使得紫砂艺术也具有了专属自己历史时期的一些时代特点。本文便主要以紫砂"如意莲台套具"为例,谈谈它的造型特征以及造型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里,涌现出了无数奇人异事,紫砂艺术就是这种人造紫砂,紫砂造人艺术,这种文化互动催生了灿烂的中国紫砂文化艺术。紫砂艺术与宜兴有着不解之缘,从北宋开始,历经近千年的漫长岁月,在人们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并发展成为独特的艺术门类。宜兴紫砂以其得天独厚的材质,优良的功能,独特的艺术语言、形式及风格,极高的艺术价值闻名中外,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瑰宝。《金陵风情》的艺术特色及造型装饰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的陶瓷烧造历史悠久,足有上千年的历史,但紫砂陶真正具备艺术性和文化性却只有短短数百年,其发祥于宋,于明清时期鼎盛,并经历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混乱时期,最终焕发出了耀眼的艺术光芒,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紫砂陶艺博采众长,吸收很多其它门类的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6.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形成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其中,紫砂艺术作为其中重要的分支,虽只有数百年的历史,但在历代工匠艺人和文人雅士的不断突破创新下,表现出独一无二的艺术魅力,深受人们喜爱.本文以紫砂壶"簋"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7.
<正>历史的发展,紫砂壶的衍变,造就了当下较为繁荣的紫砂文化市场,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艺术表现,不同的审美情趣和欣赏水平与紫砂壶式样、品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主观上的,也可能是客观存在的。众所周知,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渊长的文化大国,在艺术创作上有着丰富的文化可塑性,各种民族文化艺术、可  相似文献   

8.
时光荏苒,百年沧桑,紫砂壶承载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历史、民俗等等为一体,形成了颇具文人气质的文化瑰宝。曼生的造型艺术与题铭,影响了一代代文人和紫砂艺人,曼生壶是文人参与紫砂艺术经典代表.不仅对紫砂文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更使紫砂壶艺术达到空前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苏叶飞 《江苏陶瓷》2013,(5):53-53,56
纵观宜兴紫砂数百年的发展史,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文环境,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不断地被熔炼、升华成独树一帜的壶艺文化并流传至今。在宜兴的文化积淀中,陶瓷艺术自六朝以来,先后有以火青瓷为特色的"宜兴窑",以月白、天青等彩釉为特色的"欧窑"和以紫砂器为特色的"蜀山窑"三种陶瓷体系。正是在这种民族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宜兴以手工成型为主的紫砂壶艺,作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和由此产生的紫砂文化,融合了宜兴七千多年的陶瓷文化和几千年的茶文化累积的精髓,融合了周边地区其它民间工艺的文化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周媛 《江苏陶瓷》2021,54(6):73-74
宜兴紫砂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紫砂壶的造型或清新、或古朴、或端庄,充分体现了制壶艺人对于紫砂的独特感情以及传统文化的追求.伴随着宜兴紫砂的快速发展,紫砂不仅仅是一种品茶器皿,还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图腾.制壶艺人们巧妙地运用紫砂泥,将艺术情怀赋予其中.宜兴紫砂是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在群众中有着深厚的情感基础,是千年的陶瓷文化与茶文化的升华.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是人类长期生活、生产创造形成的产物,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渗透到各个领域,深深地影响着文化艺术的发展。紫砂文化在茶文化的发展中应运而生,与传统文化既有着内在精神融合、创造、延续、发展、共生。紫砂文化拓宽了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传统文化赋予紫砂文化深厚的意蕴,使其成为内涵非常丰富、外延十分宽泛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2.
从起源一直发展到现在,宜兴紫砂蕴含了许多的情感和智慧,也将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体现了出来,宜兴紫砂不仅有着时代发展的痕迹,更是饱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称得上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而且发展到现如今,在世界所有的艺术品类中,紫砂是其中造型种类很多的,再加上丰富的工艺技法、巧妙精致的造型装饰等等,无不让人叹为观止。本文便主要以紫砂挂盘"景秀山河"为例,谈谈它的山水刻画以及艺术意境。  相似文献   

13.
紫砂文化起源于宋朝,发展于明清,紫砂是融合了各类传统文化艺术于一身的艺术,经过数百年、上千年的流传与传承,到今天依旧享誉全球。从古至今,紫砂器具都要讲究线条的美感,要求外观造型柔和圆润,符合中庸之美这种审美主流。"方非一式,圆不相一"所以方器有着独特的美感。在紫砂壶器型中,方器可以作为紫砂壶的代表之一,制作技艺也非常考究,"六方水仙"这把壶构思细腻,制作技法纯熟,对审美有独到的见解,向大家展现了方器的美妙。  相似文献   

14.
吴吉 《陶瓷》2021,(2):70-71
宜兴有“陶都”的美名,宜兴的陶艺又有“五朵金花”,在中国陶瓷艺术之林可谓独树一帜,其中均陶和紫砂一样都属于宜兴陶艺“五朵金花”之一,有着相近的历史发展进程,同宜兴紫砂一样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在中国秦汉以及历代釉陶的影响下发展而来,有着非常特殊的艺术和文化风格。  相似文献   

15.
宜兴盛产陶土,颜色多为绛紫,通称紫砂,所做茶器具,通称紫砂器。宜兴紫砂壶是集造型、书画、金石、篆刻、雕塑为一体,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再加上它天成的古色古香的质地,仿佛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都沉淀到—把小小的壶里,甚至都渗透到了泥土里。紫砂的精髓是文化,需要我们紫砂技艺人员去领悟和把握,并不断铸就其卓越的文化成就。  相似文献   

16.
正紫砂作为一门包罗万象的中国传统手工艺,自诞生之日起一直都是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金石文字、书画篆刻、诗词歌赋,富有深厚的历史气息,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经过数百年传承,紫砂呈现出或简洁素雅,或端庄大气,或古朴浑厚,或小巧精致的不同面貌。形态及表现手法的丰富多彩造就了紫砂艺术的气象万千。  相似文献   

17.
正紫砂艺术作品是中华大地一大艺术瑰宝,历经数百年发展,以精湛、独特的艺术魅力广受文人雅士所钟爱。一柄小小的壶中,浓缩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窥看中华艺术魅力的一个极好的窗口。紫砂艺术源远流长,历经漫长的发展过程,从粗犷的明代初创时期,到民国时期的发展变化,再到现在的蓬勃发展,紫砂作品带着历史的浑朴质感和文化的深厚底蕴,走入了现代生活之中。每个时代的审美都是不同的,紫砂艺术作品却能在时代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贺洪梅 《陶瓷》2021,(2):66-67
数百年的紫砂文化艺术传承,衍生出了数不胜数的紫砂壶造型,让紫砂壶有着千姿万态的美名,每一个紫砂壶造型的背后,都有着文化的源流,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与一代又一代紫砂创作者的智慧融合过程中,不断的展现自身曼妙的姿态,恒古的记忆,伴随着紫砂的语言永流传。  相似文献   

19.
闵耀 《江苏陶瓷》2013,46(4):77
福文化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民俗文化,它的涵盖面非常广,伴随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变迁而发展,如今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并折射出中华民族的生活观和价值观。福文化与中国传统艺术联系密切,自古以来,与此相关的书画、雕塑、文字作品等不尽其数,可谓艺术创作最庞大的题材系统。而紫砂艺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正因如此,她所承载的艺术气息、文化品位以及精神夙愿等往往更贴近人们的内心需求。紫砂艺术的典型载体紫砂壶便常常融入中华传  相似文献   

20.
布币又称裤币,在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布币曾在春秋战国时期流通了五百五十余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两元右上即就将古布币作为图案,展示了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紫砂艺术虽然只有短短数百年的历史,但作为文化的载体,当代紫砂的发展正不断的唤醒世界对古老文化的记忆,作品"裤币壶"即是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代钱币——布币作为原型,结合紫砂茶壶的结构创作而成的具有新时代创意的紫砂造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