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矿井瞬变电磁法在超前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瞬变电磁法在井下运用的基本原理和该方法在巷道超前探测上的原理、技术、方法及应用。论述了矿井瞬变电磁技术在探测巷道掘进头前方水的有效性,总结了矿井瞬变电磁技术应用中需注意的若干关键问题。通过实例证明瞬变电磁法可以很好地满足矿井巷道超前预测、预报的要求。在实际工程勘探中,该方法可以准确反映出巷道前方地质体的空间特征,为矿井防治水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矿井瞬变电磁法在老窑水超前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介绍了矿井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在某矿2号总回风巷的掘进过程中,采用该技术对掘进头前方的老窑积水区进行了探测。探测结果表明,矿井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技术能准确圈定老窑水的位置,其施工方便快捷适于实时跟踪探测,但对积水量仅能做定性评价而不能给出定量解释,视电阻率断面图上探测异常区域分布比实际积水区间要大,且侧帮测点易受到金属锚网支护的影响,同时由于采用多匝小回线装置形式,发射电流关断时间过长,存在近距离探测盲区。  相似文献   

3.
基于阵列式分布的多路接收线圈系对靶区同步定向探测是一种新的探测模式,采用与目标体一定距离的单个线圈为发射源,多个接收线圈系垂直布设在源线圈与目标体之间的布设方式;以多路信号通过导线同步连接至瞬变电磁发射机,在同一时刻采集不同空间位置的目标体异常场。相比于传统瞬变电磁法的单道接收,多路线圈系所测量的感应信号具有矢量特性。发射线框周围和后方干扰源的响应信号以及接收线圈系间的互感信号呈现向前衰减规律,前方目标体的异常响应信号表现为增强的变化规律,根据有规律向前增强信号的幅度和变化特征对前方有无低阻体进行判定。算例结果表明,阵列式多路同步瞬变电磁定向探测技术,在解决隧道中存在的目标体方位定向困难及异常识别不准确等问题具有优势,可为超前预报的研究工作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4.
以抚顺东露天矿为例,介绍了瞬变电磁法探测采空区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根据实测数据验证了瞬变电磁法在探测采空区时的可行性及诸多优点,并得出结论:在用大定源瞬变电磁法探测煤矿采空区时,发射线框长短边比应控制在10以内,而在距短边10m以内时,测点数据误差较大,不建议再布测点.  相似文献   

5.
在露天铁矿开采中,先存的采空区是巨大的安全隐患。为了摸清某铁矿采空区的赋存状况,运用瞬变电磁法对采空区进行了探测应用研究。结合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和工程钻探的结果,发现瞬变电磁法在铁矿采空区探测工作中效果显著。同时瞬变电磁法具有探测深度大、探测盲区小、分辨率高、体积效应小和操作简便等优点,是一种经济、便捷的地球物理探测手段。在露天铁矿采空区探测中具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空间梯度瞬变电磁测量方法利用以发射线圈为对称平面的两个同规格接收线圈信号相减,消除了一次场互感影响,使得早时段瞬变电磁响应得到精确测量,为近地表电性结构层探测提供技术支持.瞬变电磁法一维正演理论研究表明:相比于重叠回线装置,空间梯度瞬变电磁观测模式在早时段(1 ms内)记录具有优势,对近地表30 m深度范围内的介质地电...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强透水性地层条件下的金属矿山突水问题,保障矿井安全生产,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法对金属矿山掘进前方岩层富水性情况进行探测。在矿井瞬变电磁超前探测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全空间地质模型,开展了人工鱼群反演技术的研究,验证了该方法在矿井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数据处理解释中的有效性;随后,将其应用到云南某铅锌矿瞬变电磁超前探测实测资料反演中,圈定了掘进前方岩层富水异常区域,解释结果得到了钻孔验证。研究表明,矿井瞬变电磁法以及人工鱼群反演技术可以有效预测金属矿山掘进前方岩层富水性情况,为强透水性地层条件下的金属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8.
瞬变电磁法矿井超前探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瞬变电磁法在井下运用的基本原理和该方法在巷道超前探测上的原理、技术、方法及应用。巷道超前探测、超前预报对于煤矿的安全掘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瞬变电磁法作为一种快速、高效、方便的探测方法,可以很好的满足矿井巷道超前预测、预报的要求。在实际工程勘探中,该方法可以准确反映出巷道前方地质体的空间特征,为矿井防治水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黄土梁峁地貌进行采空区勘探,在目标煤层的埋藏深度已知的条件下,有效、快速地找出其位置,笔者选用瞬变电磁法,通过试验,选择1.5m×1.5m的重叠回线装置,在勘探区内区进行采空区探测.然后再结合区内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和解释工作.探测结果表明:瞬变电磁法探测采空区准确可靠,证明小线圈装置施工效率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煤矿采空区资料缺失、老窑水积聚范围不明是下一步矿井重组、安全开采的重大安全隐患,而物探方法在老窑水探测中的作用日益显现。通过研究瞬变电磁法在地面半空间和矿井井下全空间的应用技术,将两种方法结合应用,能够充分发挥瞬变电磁法的优势,对矿井老窑水做出有效探测。以某矿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地面和井下瞬变电磁法探查4#煤层采空区老窑水,有效地查明了煤层老窑水的位置及范围,并指导了钻探探放水工作,共探放老窑水5.9×10~4 m~3,排除了老窑水的安全隐患,取得了较好的探测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光学元件亚表面损伤的低成本、快速、准确检测,提出一种光学元件亚表面损伤深度无损荧光检测方法.在研磨和抛光加工过程中添加纳米荧光量子点溶液作为标记物,量子点受到激发光辐照后能够产生荧光现象,然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逐层扫描以获取被测样品不同深度处的切片图像,当扫描深度达到某一特定值时,荧光强度开始由强变弱,通过特征点荧光强度的变化最终确定光学元件的亚表面损伤深度.自行开发了亚表面损伤深度无损检测软件,检测软件具有图像阈值处理、亮点自动识别、图像显示和曲线表征等功能,可以实现光学元件亚表面损伤深度的快速无损检测.将无损检测结果与损伤性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检测方法相对误差在10%以内,验证了提出的无损荧光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克服指尖检测方法易受不同光照、复杂背景和手腕信息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和骨架信息的指尖检测方法.首先对Kinect获取的深度图像进行中值滤波和形态学闭操作处理,以消除噪声和填充空洞; 接着通过骨架跟踪得到的右手关节点锁定用户并进行手势分割; 然后在计算手心和最高指尖点位置的基础上,利用Freeman链码提取手势左右轮廓; 最后根据指尖点之间的轮廓曲线特征提取其他指尖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指尖检测效果,且对光照、背景和手腕信息鲁棒.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水深自动选取中未考虑与等深线的协调问题,提出了一种与等深线协调的水深自动选取方法。运用道格拉斯普克算法,自动识别出等深线上的弯曲特征点;定义了水深点与等深线的协调度,并建立了协调度评估模型;通过计算水深点在等深线凸凹处和平直处的协调度,选取出与等深线最协调的水深点。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分别在等深线凸凹处和平直处优选出协调匹配的水深点,并利用统计分析确定出所提方法中阈值、凸凹处和平直处的最协调距离的参数取值,进一步提高水深与等深线的协调效果。此外,通常资料图水深数据密度越大,选取出与等深线协调的水深点就越合理。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厚度铁膜覆盖下的不锈钢样品的散射M ssbauer谱进行了测量,并通过测量结果的分析,给出了样品表面不同深度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基于极限平衡滑移线理论,采用差分算法编制了针对包头地区普遍存在的双层地基数值计算程序.由程序分析了无重土和有重土中临界深度与土内摩擦角的关系,给出了考虑土重时土体的临界深度拟合公式,并经对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地源热泵工程技术规范》尚未对地埋管换热孔深度做出具体要求,通过建立三维数值传热模型,计算了不同深度时的传热情况,分析各种因素对地埋管换热器深度的影响,认为换热管内的流体流量为影响换热孔深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地温梯度、回填材料热物性和管道间距也对不同深度换热孔的换热能力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将换热孔深度加大时应相应提高管内流体流量,并合理加大换热管尺寸。  相似文献   

17.
在总结国内外变切深镗削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变切深镗削技术,并对智能镗杆的总体结构、微进给机构、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物体边缘处像素的深度估计准确性,改善任意视点电视系统中合成虚拟视图质量,提出一种新颖的深度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充分利用物体边缘像素的深度特性,将视图中的像素划分为3类,然后为每类像素提出相应的匹配代价函数的平滑项.与现有的基于边缘辅助信息的半自动深度估计方法相比,本方法有效提高了物体边缘处像素的深度估计准确性,在任意视点电视(FTV)系统接收端合成的虚拟视图客观质量PSNR平均提高0.32dB.  相似文献   

19.

针对自监督单目深度估计精度不高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双鉴别器生成对抗网络的自监督单目深度估计方法. 该方法利用生成对抗网络在合成视觉上可信的图像方面的优势, 进一步提高了自监督单目深度估计的精度. 首先, 为充分利用重建图像, 在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构建了2个鉴别器的结构. 双鉴别器对生成器的要求和训练目标更加严苛, 避免了由于只在左图像或右图像上引入鉴别器而造成的信息损失. 其次, 针对该网络的结构, 提出了一种局部-全局一致的损失函数, 保证了像素的真实性和局部-全局内容的一致性. 在KITTI基准测试集中与单目深度估计的相关代表方法进行了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单目深度估计的精度, 具有较好的深度估计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隧道截面形式对隧道围岩的影响,本文采用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结合研究了高宽比K变化时马蹄形隧道的围岩稳定性以及损伤破坏规律,考虑了隧道周边无宏观裂纹和含有单一裂纹两种情况;数值模拟采用ABAQUS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计算出隧道周边的应力,对含有裂纹的情况还利用J积分计算出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利用ABAQUS中XFEM(extended finite element method)扩展有限元技术模拟高宽比为0.9时裂纹的发展路径和应力分布,与模型实验吻合较好。结果表明,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和损伤破坏情况随隧道高宽比K的变化而变化,对无裂纹模型,模型试件抗压强度在K=1.5时最大,当K=1.0时最小;对有裂纹隧道模型,模型试件抗压强度在K=1.7时最大,当K=0.7时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