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6)
活动德育课程以活动的形式,在道德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向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的转化。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新民六街小学(以下简称"新民六街小学")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将活动德育课程作为学校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校特色项目——棋类活动构建活动德育课程,以棋促德,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向道德观念与道德品质的转化,培养"三正少年"。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4)
当下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知识化现象,过于抽象、狭隘、静止,是一种知识思维方式,因而活力不足,效率低下。开展学校德育社会化实践活动,其本质是学生与社会交往的生命活动。通过学生自主的各种类型的社会模拟,让学生尝试参与社会活动;通过学校与社会紧密结合,让学生走向社会,把社会的德育元素引进学校,开展一系列与社会有关的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0)
文章总结了心理学视角下有关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早期儿童道德发展研究侧重于社会认知发展研究,随后出现了道德功能与道德品质两个新焦点。当前儿童道德发展研究的新取向,主要包括婴幼儿群体的道德研究、道德自我与人格的研究和文化对道德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1)
<正>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也是素质教育的归宿。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他们的认知水平、人际关系、学习态度等。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如果长期存在,就会在认知方面和行为方面产生偏差。因此,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一、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德育工作之中心理健康教育在新的教育理念中与学校德育工作找到对接点,是新教育理念下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有益补充。其实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33)
<正>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头绪多、任务重、效果低下,德育课程的整合是"脱困"之路,是为了提高工作的效度,真正让学生知行合一、学有所获。本文以"友善"教育为例,探讨以品德课程为基础,整合学校德育资源、家庭社会资源,连接教学与实践,努力做到知行合一,让学生的道德认知通过道德实践真正变成道德行为的课程整合途径,总结如下:一、思考:德育现状,如何脱困德育的重要性无需赘言。但在学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5)
说谎是幼儿社会化进程中的一种普遍心理现象,它呈现出随年龄变化而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根据个体心理发展水平及幼儿对谎言与事实之间的认知,依据错误记忆、心理理论等领域的相关理论,从认知发展水平上可将幼儿说谎划分为两类:无意说谎和有意说谎。两者产生的原因是不同的,而且是多方面的,有其合理性和深层的心理因素。成人在观念上应善待幼儿的"说谎",并且针对不同个体通过方式灵活的沟通交流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
从小对儿童进行道德素养的培养,是塑造儿童高素质、高道德的重要路径。观点采择能力能够有效地培养儿童道德素养,明确儿童在社会中的地位,提高其社会认知能力。本文就观点采择能力对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感发展、道德行为发展三个方面的影响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6)
道德知识的掌握和道德认知的发展,只有在尊重孩子的成长意愿和内心真实需求的条件下,才会变得鲜活而有意义,才会产生民族的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并付诸道德实践、道德体验,进而转化为道德行为。基于以上认识,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握山小学(以下简称"我校")遵循事物阶梯式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小学生认知特点与情感态度,探索出"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树德立品"的"进益德育"三阶梯模式,从而在方法上避免了教育者一厢情愿的"注入"。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10)
探究式学习采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模式,具有自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自主性是指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搜集资料和分析问题;开放性是指资料来源性广泛,问题答案的不唯一性。探究式学习本质上促进了中小学生心理的发展,以林崇德的内部矛盾动力理论为依据,探究式学习通过让学生发现自身认识水平与当前问题所需水平存在差距,以此促进学生产生内部矛盾,从而激发了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动力;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依据,探究式学习改变了学生原有的心理结构,以顺应的方式达到改变图式的作用从而发展了认知心理;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则认为探究式学习起到了发展学生语言系统的作用,从而为心理发展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其主要教学目的在于塑造初中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彰显学科特色。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浅显论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及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