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典文学中对于田园景象的描写是田园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声景设计,在现代景观设计中逐渐成为衡量人群环境体验是否良好的标准之一。乡村景观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也是极佳的声景营造背景,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对于田园声景已有诸多记载。文章基于我国古代田园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对理想化田园环境中的声景描写,结合现代景观设计中的空间设计形式,以空间为载体,探析其不同空间中的声景意境,总结其田园声景营造特征及可借鉴之处,为今后的声景设计及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7,(5)
<正>写景除了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这些外在表象进行描写外,还可以抓住景物的哪些特点进行描写呢?还可抓住景物的神韵、动态变化来写。小学生有的就犯难了:"写景物的静态不难,写出景物的色彩、形态就行,写动态就不容易。所谓‘神韵'更难,看不见,摸不着。"怎样表现呢?可从两方面着手。一、化静为动、以动写静,动静结合只写静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只有将静态描写景物形态特征和动态描写利于传神的长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11)
没有感情色彩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的"躯壳",是没有生命力的。在景物描写时,不仅要写出景物的美好,还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让景物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自然交融,浑为一体。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给人以极强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园林注重植物香景营造,而圆明园盛期的植物香景营造堪称典范。以文献研究为基础,首先对圆明园盛期的香景植物种类进行梳理,并结合景点景名,对主要香景植物的应用方式进行总结;其次依据乾隆御制诗,就香景植物的香味特征描写进行归纳与解析;最后探讨植物香景意境的生成过程,从闻香感觉、闻香感想、闻香感悟三个层面,就圆明园四十景中的典型香景意境进行探究,以期对现代植物香景营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声景是建成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参与空间氛围的营造,对人们的情绪感知与心理健康营造有着积极的作用。文章以古典园林这类建成环境中的声景为研究对象,以实测与声漫步相对比的方式研究声景带给人的情绪感受。将建成环境中的实测声级与表达人们情绪感知的声漫步图对比,得出:一,园林中声级空间分布的规律及其与建成空间特征的耦合关系;二,园林空间中具有特殊声景感知的空间及其特征。同时,文章结合声源特征与空间分布规律,总结出建成环境中声景营造在影响情绪方面应注意的规律与特征。  相似文献   

6.
苗畅  孟琪 《时代建筑》2022,(1):74-79
声景规划是提升城市开放空间的人居声环境的重要手段,然而以往的研究较少考虑行为对声景的影响。因此,文章从行为模式的视角出发,通过城市开放空间声级、声源感知和感知评价三个方面,分析了参与式行为和非参与式行为下城市开放空间中声景的差异。结果表明,城市开放空间中行为的声学特征可以分别用LAeq、LN和Lmax等指标表征;在声感知方面,非参与式行为人群的声景感知差异不大;与非参与式行为人群相比,参与声学行为的人群在声舒适度、愉悦度方面评价较高,而主观响度评价偏低;参与非声学行为人群在声舒适度、愉悦度方面评价较低,主观响度评价无显著差异。因此,可以从行为的声学特征出发,通过声景规划对空间进行设计,满足不同人群的声环境需求。  相似文献   

7.
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给城市声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声景注重声音、环境与人的和谐,给城市噪声控制领域带来新的理念。因此,如何遏制城市噪声泛滥、拯救具有城市特点和时代特征的声音、保护和谐共生的城市声景体系,是声学研究需思考的课题,也是建立绿色城市不可或缺的部分。文章通过系统地总结分析声景保护的国内外研究动态,为我国城市声景保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声景作为景观的声学属性与景观密不可分.文章揭示了景观与声景感知的关系,这对城市及景观规划中提升环境视听综合感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尺度案例中城市开放空间的声景与景观关系,从三方面归纳了声景与景观关系的要点,包括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关联,以及声景信息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提出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可以作为声景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工具,同时强调了公众信息在声景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湖南临武文体广电中心的设计进行解读,探讨在丘陵风貌变迁的三四线城市如何展开地域建筑设计实践。以地形学理论为视角,把环境的核心要素——地形作为切入点,分析柔化界面与空间层叠的设计策略;进一步提出浅丘地景、图底合一、层状结构、仿生网络的设计手法。最终,设计以地景的方式巧妙应对了建筑的地域表达、形式建构以及重塑城市风貌的多重诉求。建筑成为原有环境与城市的延续和再生,自然融入环境并呈现出独特的"柔化与层叠"的地景特征与空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地景艺术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一种艺术思潮。地景艺术的产生,一方面体现了艺术家对传统画廊制度、传统媒介约束的反抗,以及投入荒野创作的愿景;另一方面,体现了艺术家们关注自然、重视生态的情怀,对工业文明高度繁荣引发的社会环境问题的反思。文章从艺术的功能性角度对地景艺术进行研究和探索,正是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影响下日趋恶化的自然环境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