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汉画像砖艺术成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锋 《中国陶瓷》2001,37(6):52-54
汉画像砖艺术成就表现在:成功地运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方法;构图严谨,独立性强,用不同方法构图,风彩各异;题材典型,场景真实生动,气氛热烈;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富有个性;继承和发展了前代装饰艺术,风格简朴清新;在艺术领域开拓上、思想与美学上、艺术手法上也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成就。汉画像砖艺术成就对后代装饰艺术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秦汉时期的美术,以其丰富多样的艺术形态,雄浑宽厚、豪迈有力的艺术风格,展现出浩瀚无垠的宇宙意识,以及汉代浩瀚沉静的时代气息。汉朝的画像砖和画像石,充分反映了当时的浪漫主义和现实的时代精神与美学理想,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本文从艺术史的观点出发,对画像砖和画像石的构图方法、形制演变过程、装饰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其在画像砖、画像石中的艺术表现及线条美学特点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陶器的制作至今已有近万年的历史,自从人类开始懂得制作陶器,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制陶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人们对陶瓷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制作工艺上,更多的是对陶瓷艺术的研究。陶瓷佛像是陶瓷艺术的一部分,也是表现佛教更加普遍,也更容易被人接受的一种方式。对此,本文将简要地介绍一下陶瓷佛像的历史和价值,并浅要谈谈陶瓷佛像的创作艺术。  相似文献   

4.
<正>第一章研究背景中国古代制陶工艺文化中有着秦砖汉瓦、五大名窑等诸多世界知名文化遗产,其中被历代文人所推崇的史前陶器、商代白陶、秦瓦、汉画像砖、纪年砖、吉语砖、宋瓷、紫砂壶等文化符号衍生出各式古陶传拓,及在传拓基础上的补绘书法和国画作品。其在中国传统古陶金石传拓工艺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的传统拓片工艺,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经  相似文献   

5.
中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制陶历史,陶瓷的发明是人类重要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人们用天然的物质经过自己对于艺术的想法和构造创作出的一种全新的物品。釉陶是制陶工艺随时间的发展和演变,在陶瓷基础上的创新改进,是人们将生产生活的活动逐步运用到陶瓷的塑造上,陶瓷便有了从最初的使用器具向艺术器具发展的过程,艺术釉陶是指在陶器表面加以釉料装饰的陶器,在中国最早发现于西汉早期,经过魏晋南北朝的不断发展和演变,直到唐朝制陶技术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6.
陶瓷釉上彩源于宋金时期,初期的工艺落后影响其发展,加上釉兰彩未发明、发展的趋势一直缓慢,到清代以后,西方文化艺术和较先进的轻工业不断弓】入到陶瓷釉上彩的制作之中,使中国陶瓷进入一个加速发展时期,受西方工艺和绘画技法的影响,使清代陶瓷釉上彩风格与传统陶瓷釉上彩产生了显著差异,清代陶瓷釉上彩风格转型对现当代陶瓷釉上彩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其演变轨迹颇值得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黑陶是中国史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龙山文化的黑陶烧造工艺是最为突出的,已达到了古代制陶史的巅峰,足以傲视其他文化的制陶工艺。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先生这样评价龙山文化的黑陶:"这个文化最显著的器物是陶器,拥有这个文化的人民是极精巧的陶工。他们所制的陶器可与中国制陶技术最好的产品相抗衡,而形式的轻巧、精雅、清纯之处,也只有宋代最优良的瓷器可以与它媲美"。可见远古黑陶工艺无论是造型还是烧制都以达到相当的高度。然而作为现代黑陶从业人员都清楚,今天的黑陶从制作工艺的严谨性到烧结火候与龙山文化时期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我们必须结合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求,进行突破创新,从而使现代黑陶艺术走上繁荣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许卫中 《江苏陶瓷》2009,42(5):40-40
宜兴有5000多年的制陶历史。但真正发现紫砂泥却在宋代。当时也只是初步地制作一些无釉的比较粗糙的细陶。到了明代时大彬开始。才真正对紫砂泥有高度的认识和比较实用的研究。当明代中后期,宜兴的一批制陶艺人和文人墨客结合后,以紫砂矿土制成工艺细腻的茶具,泡茶特香,既有实用功能,又有文化与欣赏价值,故受到文人墨客和王公贵族的喜爱,紫砂泥与紫砂壶便身价倍增,并形成了独特的陶瓷艺术门类而很快走红世界。  相似文献   

9.
余靖 《佛山陶瓷》2008,18(5):31-32
现代陶瓷艺术是对传统陶瓷艺术的继承与发展,传统陶瓷艺术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通过论述民族文化的涵义和民族文化在传统陶瓷艺术中的内在精神与外在表现形式,以及对传统陶瓷艺术中的民族性的继承与批判等方面,来分析民族文化对现代陶瓷艺术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陶瓷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并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装饰艺术运用于陶瓷设计,成为现代陶瓷艺术探索、创新的课题。现代陶瓷设计在继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开拓新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对装饰语言的理解,其作品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的特点。很多陶瓷艺术作品在寻求新风格和新形式上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现代陶瓷艺术设计提倡求新、求异,提倡以更美的艺术形式及艺术风格来表达主题思想,通过作品把艺术家心灵的情感、生活的体验与观众的感受交融沟通,使观众…  相似文献   

11.
孙庆萍 《山东陶瓷》2011,34(4):35-38
时光荏苒,我们祖先高明的制陶艺术被欧美等国家在先辈们创造的智慧结晶上(制陶艺术)发扬广大,工业革命给他们的制陶工艺带来的是标准化的工艺流程,先进的思想文化艺术也促进了他们在陶瓷装饰艺术上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2.
潮州陶瓷彩绘装饰是继承人类制瓷技术经过集体传承和历史积淀而不断发展的一项陶瓷装饰艺术。其艺术形成和地方风格的形成与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艺术的繁荣紧密相连的。陶瓷山水画彩绘是陶瓷装饰艺术的一个重要表现内容,潮州陶瓷山水画的一个显著的  相似文献   

13.
宜兴紫砂陶刻是宜兴紫砂工艺一个重要的艺术表现门类,也是紫砂艺术中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集书法、绘画、金石和篆刻为一体的综合陶瓷艺术。宜兴紫砂陶刻艺术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元代壶铭"且吃茶、清隐"五字草书,它与古代陶器刻文为同一模式,即是作者在其所制陶坯上记述姓名或记上所叙铭文。  相似文献   

14.
具有7000年悠久制陶历史的宜兴,先民们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就开始制陶,创造了灿烂的陶瓷艺术,积淀了厚重的陶瓷文化,所以宜兴地名常常是与紫砂陶联系在一起的。宜兴陶瓷品种门类繁多,除独树一帜的宜兴紫砂外,丰富多彩的宜兴均陶也是陶瓷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15.
我国青花发展历史悠久,在元代直至当代的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艺术面貌,并积累了非常丰富的青花传统工艺,形成了多姿多彩、独具魅力的青花瓷文化,成为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品种。时至今日,青花瓷传统工艺仍然得到继承与保持,并在现代陶瓷绘画艺术中得到广泛地运用,古老的工艺永褒青春与活力,展现  相似文献   

16.
袁智勇 《陶瓷研究》2020,(2):114-116
在中华民族文化不断发展过程中,中国画与陶瓷绘画之间具有很大的互动性和共同性,存在工艺形式和装饰手法相似的特征。在中国画发展期间,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和特征,给陶瓷绘画艺术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意义和影响,很多陶瓷绘画是在中国画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促使中国画与陶瓷绘画艺术之间形成良好的艺术意境,让其在艺术绘画形态上相融合,进而有效促进艺术作品的有效发展,更能彰显出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制陶历史十分悠久,闻名于世界,有“瓷器之国”的美誉。陶瓷雕塑不仅仅是对陶瓷的一种装饰与美化,同时也是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形成的一种表现,属于艺术的范畴。本文分析了陶瓷雕塑的艺术特色与艺术价值,并重点阐述了陶瓷雕塑艺术的社会功用。  相似文献   

18.
<正>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制陶历史,闻名中外。陶瓷雕塑孕育着艺术的诞生,延续着艺术生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因此被誉为"国粹"之艺术。一、陶瓷雕塑空间的占有形态1、浮雕陶瓷浮雕又称堆雕,其工艺是用工具蘸取坯体上同性质的泥浆或用高白泥填堆出各种纹样,烧成后花纹凸出器面,  相似文献   

19.
陈志议 《佛山陶瓷》2013,23(7):40-41,44
粉彩始于康熙时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它是在古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作的一种釉上彩的新品种。初创时,彩绘方法与古彩很相似,多沿用古彩的彩绘方法,仅在红色的染色中运用了珐琅彩中才能见到的胭脂红,光彩较足。乾隆粉彩的装饰方面有独特的表现技法,如在色地上,除传统的白地粉彩外,出现了各种不同色地粉彩。它将西方洛可可风格植入中国陶瓷粉彩装饰,形成极具时代特色的中西合璧的工艺技法。本文通过对乾隆粉彩艺术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乾隆粉彩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冯林华     
《景德镇陶瓷》2009,(3):I0008-I0008
冯林华 1954年出生于景德镇陶瓷世家,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院长,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景德镇市青年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曾在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供职9年,受到我国著名国画家胡献雅、丁千、尹一鹏等先生的熏陶和影响。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陶瓷艺术创作和陶艺技法创新,擅长花鸟、山水,尤其钟情于荷花装饰,其创作手法多样,运笔洒脱、清新典雅、注重发挥中国画在陶瓷作品中的韵味,他的陶瓷绘画不拘定法,作品饱含生机,另辟蹊径,在继承与创新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