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广州地铁隧道内空气中存在较高浓度 CO2对混凝土的侵蚀,采用实际工程混凝土试件进行了标准碳化试验,并应用相似理论对混凝土抗碳化耐久寿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8家搅拌站供给广州地铁工程使用的C30P8混凝土的28 d碳化深度从10 mm 到 25 mm不等,离散性较大;广州地铁混凝土保护层为 35 mm,CO2浓度为0.05%时,混凝土的抗碳化耐久寿命基本上都超过了100a的设计使用年限,但也存在低于100a的个例.  相似文献   

2.
采用钢渣石、钢渣砂分别等质量取代碎石、河砂制备了钢渣混凝土,研究了钢渣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并建立了不同保护层厚度钢渣混凝土的碳化寿命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钢渣石、钢渣砂取代率的增加,试件的抗碳化性能先增强后减弱,且当钢渣石、钢渣砂取代率均为50%时,试件的抗碳化性能最好;建立的碳化寿命预测模型的精度较高,可为实际工程中钢渣混凝土结构的碳化寿命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不同影响因素对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用快速碳化试验方法对11组试块进行了不同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胶比的增大混凝土抗碳化性能降低;粉煤灰掺量在30%以内对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有提升作用;河砂和机制砂共同拌制的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好于单一砂拌制的混凝土;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降低;湿度在75%以内时混凝土抗碳化性能随湿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采用快速碳化及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水胶比、钢纤维及碳化龄期等参数对钢纤维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和劈裂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水胶比的增大,钢纤维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和劈裂抗拉强度均呈下降趋势,水胶比与碳化速率系数呈幂函数关系,碳化速率系数能较好地反映水胶比对碳化性能的影响规律;钢纤维混凝土浇筑面的碳化深度均高于侧面,且...  相似文献   

5.
采用10倍水溶解钢筋周围混凝土粉末的方法制取混凝土孔溶液,研究了含氯盐混凝土碳化过程中使钢筋锈蚀的游离氯离子与氢氧根含量比值阈值,结果发现,置于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大掺量工业废渣普通水泥混凝土及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使钢筋锈蚀[Cl-][OH-]阈值分别是0.386、0.348和0.138;测得的[Cl-][OH-]阈值比以往他人取得的0.60的结果低;应用[Cl-][OH-]碳化经时模型预测含氯盐混凝土使用寿命明显低于不含氯盐混凝土,其中大掺量工业废渣含氯盐水泥混凝土由于可碳化物少和碳化对游离氯离子释放双重效应使其使用寿命较普通水泥混凝土低,研究结果对大气环境下含氯盐混凝土使用寿命预测和耐久性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商品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品混凝土抗碳化性能是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商品混凝土的配制技术、养护条件及其所处的服役环境是影响商品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三个主要因素。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混凝土碳化的机理及腐蚀破坏;然后详细介绍了影响商品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三个主要因素的研究进展。为了保证商品混凝士的抗碳化性能,我们必须根据混凝土结构物所处的服役环境及适合的配制技术来设计商品混凝土,并采用与之相配套的施工养护条件。  相似文献   

7.
通过采用ATSM C1202电量法、快速碳化试验方法,研究了经配合比优化设计后的C35、C50自密实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碳化性能,并且与秦山核电站二期扩建工程处提供的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自密实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碳化性能要优于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在配合比优化设计下,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碳化性能。  相似文献   

8.
火灾后混凝土结构剩余使用寿命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元  刘斌 《混凝土》2003,(12):15-16,50
本文根据混凝土结构剩余使用寿命的预测方法,分析了火灾后混凝土结构残余承载力,综合论述了火灾后混凝土结构剩余使用寿命的预测方法,为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处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橡胶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群  冯凌云  翟敬栓  杨卫坤  袁宾 《混凝土》2011,(7):91-93,96
试验以C30混凝土为基准.用废旧轮胎橡胶颗粒等体积取代细骨料制成橡胶混凝土,研究碳化时间、不同粒径橡胶颗粒和掺量对橡胶混凝土抗碳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碳化3 d后,掺1~3mm橡胶小颗粒和60目胶粉混凝土的碳化深度较基准混凝土最大减小了40%,掺3~6mm橡胶大颗粒的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较接近;碳化7、14d后,掺...  相似文献   

10.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研究了采用磨细二级粉煤灰,同时掺加高效减水剂配制的大流动度((180 ±20)m m)粉煤灰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试验过程中改变了粉煤灰掺量(0 ~60%)、水泥和粉煤灰总用量(300~600 kg/m3)、粉煤灰和矿渣粉复掺等试验条件.结果表明: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随着粉煤灰掺量的上升而下降;如果掺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可满足工程要求;粉煤灰和矿渣粉的复掺能较大程度地改善粉煤灰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结构碳化寿命预测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混凝土碳化是影响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因素.根据碳化寿命准则,对现有混凝土结构碳化寿命预测模型进行分析比较,并用试验值或实测值验证.还对混凝土结构碳化寿命预测模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以及施工和维护期间应控制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建立预测混凝土碳化深度的实用随机模型并进行其有关系数分析研究的基本方法,目的是预测混凝土剩余碳化寿命,以对碳化破损混凝土结构在及时作出维修加固的决策方面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西园隧洞的实例验证,该预测方法是实用的、可靠的,可为其他类似新建工程的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混凝土结构服役期的抗碳化维护等方面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多因素作用下混凝土碳化模型及寿命预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志勇  孙伟 《混凝土》2003,40(12):3-7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混凝土碳化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包括荷载、温度、湿度及碳化速率系数时间依赖性等因素。结合试验结果初步建立了包括荷载在内的多因素作用下的混凝土碳化模型,并结合具体工程进行了寿命预测。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耐久性寿命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工程结构设计方法正在由强度设计向耐久性设计转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包括耐久性设计和耐久性寿命预测两部分,作者扼要介绍了仅考虑钢筋锈蚀的寿命预测模型,并提出了耐久性设计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干燥气候和碳化作用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30%RH和50%RH条件下的养护,不仅降低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而且严重降低了其抗冻性和抗卤水冻蚀性。碳化作用显著改善了混凝土的抗卤水冻蚀性。干燥环境养护混凝土的冻融寿命只有标准养护的12%~24%,在内蒙古盐湖卤水中,其腐蚀-冻融寿命仅达到标准养护的31%-76%。当混凝土碳化以后,其腐蚀-冻融寿命比碳化前延长了7~18倍。  相似文献   

16.
运煤栈桥是大型矿场和燃煤电厂的重要运输设施,故对栈桥混凝土结构进行科学的耐久性评估和使用寿命预测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自然环境中,混凝土的碳化深度评定运煤栈桥耐久性劣化的重要指标,以陕北地区某运煤栈桥为研究对象,对栈桥支架结构进行室内快速碳化试验及室外自然暴露试验,在分析两者主要区别的基础上,并结合试验结果建立了运煤栈桥的碳化方程,且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理论基础,可用于栈桥支架结构的碳化深度预测;同时,根据自然碳化试验,采用了表面阻断剂方法,分析对比了三种不同涂料对碳化速度的影响,从而提出一种降低碳化速度的最优办法。  相似文献   

17.
王兵  朱平华  许飞 《混凝土》2018,(1):79-81
在现有再生混凝土碳化预测模型研究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给出了实用数学模型中的再生粗骨料影响系数建议值;采用数学回归分析方法,校订了经验模型中的拉应力影响系数;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再生混凝土碳化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保护层厚度、混凝土强度、湿度、温度、拉应力比、CO_2浓度。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二维、三维碳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水灰比(0.3、0.35和0.4),不同粉煤灰掺量(0,15%,20%,40%,60%)下混凝土二维和三维碳化深度;建立了二维和三维碳化的测试方法;提出了二维和三维碳化的数学模型。试验表明。混凝土的二维、三维碳化深度和一维碳化相似.也服从时间t的指数函数;水灰比对二维碳化的影响最大,一维其次,三维最小;粉煤灰掺量小于15%时,其对三维的影响最大,二维其次。一维最小;粉煤灰掺量大于15%时,掺量对二维、三维碳化的影响和一维碳化影响相近。混凝土二维和三维碳化研究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寿命预测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对混凝土碳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预测桥梁保护层混凝土碳化深度的随机模型和碳化寿命准则。结合长龄期铁路桥梁的检测结果,提出了北方地区桥梁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保护层厚度的最低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