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欧盟27国的钢铁联合企业拥有现代化的工艺装备,生产多品种的优质钢材。高炉-转炉流程仍将保持统治地位。钢铁厂环境排放的控制主要涉及粉尘、SO2、NOx、二恶英和其他污染物,其焦点之一是CO2排放和碳排放交易。对减排CO2的炼铁新工艺作了概述。德国钢铁工业向政府作出承诺:同1990年相比,2012年吨钢CO2排放削减22%。 相似文献
3.
在多方努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欧盟加紧实施CO2排放贸易的大背景下,高炉工艺也开始重新考虑减少CO2排放的可能性。由蒂森克虏伯钢公司开发的高炉平衡模型可提供减少还原剂加入量,即减少CO2排放量的方法。与实际生产高炉作对比,对理想高炉进行了计算。理想高炉中浮氏体还原动力学的理想操作点,直接取决于贝-波反应平衡曲线,可在远离平衡位置的低温下实现。统计分析发现,理想高炉的燃料比只比德国高炉目前的平均燃料比低5%。高炉中加入预还原炉料,如热压铁块(HBI),对降低还原剂消耗和高炉过程的CO2排放都起有利作用。为了评估减少还原剂消耗和CO2排放的潜力,应用平衡模型对与传统高炉不同的两种新的高炉工艺进行了评价。这两种新流程是无氮高炉和等离子加热高炉,其共同特点是都配有从炉顶煤气中脱除CO2的装置,这两种新工艺虽然降低了还原剂消耗量,但都需要消耗更多的电能,特别是等离子加热高炉工艺。 相似文献
4.
5.
6.
钢铁产业是区域工业发展的重点,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建立了重点区域钢铁产业能耗和CO2排放模型,分析区域特征对钢铁产业节能减排的影响。模型以2015年为基准年,基于粗钢产量预测结果,设置了与节能减排技术普及和生产结构调整相关的4个情景,用于分析2015—2030年国内重点区域钢铁产业的能耗和CO2排放。结果表明,降低钢产量是区域钢铁产业节能和CO2减排的根本措施。随着重点区域的粗钢产量进入峰值区,技术普及因素的节能贡献力将持续减少,生产结构调整的节能减排贡献力则逐渐增强,成为重点区域钢铁产业节能减排的关键红利来源。同时还可得出,对重点区域钢铁产业发展影响最大的区域特征是市场需求,经济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对钢铁产业发展的影响程度逐渐增强。未来重点区域钢铁产业的发展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新增产能更倾向于布局在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 相似文献
7.
8.
Ca(OH)2改性活性炭及其吸附CO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Ca(OH)2为化学活化剂,对颗粒活性炭进行改性。结果表明,在Ca(OH)2用量为100mL、改性温度80℃、改性时间2h、干燥时间6h时,改性后的活性炭吸附容量达到最大,为3.91mmol/g。 相似文献
9.
10.
为探索CO2+O2地浸采铀工艺在西北某砂岩型铀矿床应用的技术可行性,开展了地浸采铀现场条件试验。试验表明,向矿层水中注加O2,浸出液残留的溶解氧含量明显增加,但浸出液c(U)未见明显升高;在矿层水中原始c(HCO3-)为300 mg/L的条件下,向矿层水中同时注加CO2+O2,浸出液中c(HCO3-)仅上升至300~350 mg/L,c(U)未见明显升高;补加NH4HCO3使浸出剂中c(HCO3-)达到1 000 mg/L时,浸出液的c(U)随c(HCO3-)上升呈直线上升态势,c(U)峰值达到31.5 mg/L,c(U)与c(HCO3-)相关系数达0.95,呈强正相关性。研究表明,该砂岩型铀矿仅采用CO2+O2进行浸出,不能获得满足地浸工业要求的c(U);通过补加NH4HCO3并保持浸出液中c(HCO3-)达到800 mg/L时,浸出液c(U)出现明显上涨(峰值31.5 mg/L,平均25 mg/L以上)。该矿床技术可行的浸出工艺为“CO2+O2+NH4HCO3”地浸。 相似文献
11.
12.
13.
低碳高炉炼铁新技术及在安钢应用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国家节能减排精神,实现“低碳炼铁、节能减排、实现清洁生产”的目标,在不断完善传统节能减排方法(如大喷煤和高风温等)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开发应用各种新技术和新措施。本文简要介绍了钢铁生产过程CO2的排放情况,重点阐述了高炉系统的CO2的产生及排放现状。同时介绍了为降低CO2排放,高炉炼铁新的研究应用热点,包括高炉... 相似文献
14.
15.
武钢高炉炼铁生产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取改造传统工艺设备,引进关键技术装备,优化、强化高炉生产,消化、吸收新技术,提高整体装备水平,培植专有技术,培养人才等举措,促使武钢炼铁技术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7.
武钢炼铁CO2排放现状及减排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计算分析了武钢高炉炼铁的CO2排放量,结果表明,2007年的CO2排放量比2004年下降了60~70kg/t.但距离理想高炉的排放水平仍然有152.83 kg/t的差距.通过改进过程效率、回收余热余能和使用金属化炉料,能够降低高炉的综合能耗,达到减少高炉CO2实际排放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济钢针对1750 m3高炉在高Al2O3、高渣比的不利条件下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及效果。通过加强对炉料的管理,优化高炉操作制度,创新炉况管理方式等优化措施,实现了生铁含[Si]量控制在0.4%以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CO2减排是我国实现清洁化生产中长期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论述矿渣微粉是实现CO2减排的主要途径,指出八钢建设矿渣微粉项目,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八钢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和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对新疆工业CO2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