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4.
回顾了炉喷吹燃料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高炉喷吹废塑料的起因,上前技术状况及所带来的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和降低炼铁成本等方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6.
高炉喷吹烟无混合煤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归纳了国内炼铁工作者关于高炉喷吹烟无混合煤的试验结果和生产经验。认为高炉喷吹烟无混合煤的综合效果优于喷吹单一煤种,关键是安全保障问题。控制混合煤的挥发分含量和粒度组成是行之有效的措施,科学的管理和严密的监控是安全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7.
高炉喷吹废塑料的原料循环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炉喷吹废塑料的原料循环利用[德]Hans-UlrichLindenberg等1前言从1991年起,德国就把废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列为一项规定。当时制订这项政策的人认为,所有包装材料都能加工成新产品循环使用。但很快就发现了事实并非如此,尤其是塑料,经过... 相似文献
8.
9.
11.
高炉喷吹还原气操作的数学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副产煤气的高效利用对钢铁产业的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为此,提出了一个新的高炉风口喷吹高炉、转炉和焦炉煤气技术,并利用多流体高炉模型对其进行了详细模拟研究,预测了炉内现象和操作性能的变化。在维持回旋区温度、炉腹煤气量及渣面处铁水温度一致的条件下,模拟结果表明与现行常规操作相比,风口喷吹煤气后炉身温度下降,但整个炉内H2/CO浓度显著提高,炉身烧结矿间接还原加速,产量明显增加,热利用效率明显改善。其中喷吹焦炉煤气效果最为显著,高炉CO2产生量大幅度降低。随工艺氧制备等技术的进步,高炉喷吹副产煤气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高炉风口喂钛线是维护炉缸局部侵蚀部位的措施之一.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喂钛线后炉缸铁水中钛化物的迁移规律,讨论了喂入位置对护炉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喂入位置条件下,钛化物的迁移路径和分布相差很大.当风口喂入位置距铁口较远时,钛化物在炉缸侧壁、炉缸底面上均有分布,有利于维护对应位置的炉缸侧壁、炉底侵蚀区域;喂线位置距铁口较近时,可维护炉缸侧壁区域,较难保护炉底部位.由此可见,应综合考虑侵蚀部位、铁口位置特点,选择最佳喂线护炉位置.模拟结果为生产实践所验证,表明数值模拟方法可作为选择护炉方式、优化喂线位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风口回旋区是高炉内产生还原气体及热量的主要区域,颗粒相和气相在风口回旋区内的相互作用非常剧烈。回旋区的形状和大小决定了炉内煤气流的一次分布,是炉况顺行的基础。本文为了从颗粒尺度来描述回旋区内部气体和颗粒的运动行为,建立和发展了离散单元法和流体计算力学耦合模型。耦合模型考虑了多个相间力的作用(包括曳力、虚假质量力、升力和压力梯度力),得到了不同时刻风口前焦炭颗粒的分布图、体积分数云图、速度矢量图等。这些图表明在鼓风速度130 m/s时,风口前有颗粒被吹开,形成了明显的空腔,风口前及其附近区域的颗粒在做回旋运动,可以断定回旋区已经形成,且在6 s时风口回旋区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