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炉喷吹煤和废塑料混合燃料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炉喷吹混合燃料的可磨性、黏结指数和胶质层厚度等对高炉冶炼的影响,并对高炉喷吹煤粉、喷吹煤粉与废塑料混合燃料进行了燃烧模拟。结果表明,高炉喷吹煤与废塑料混合燃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介绍、分析了高炉喷吹废塑料目前的技术,现状及所带来的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和降低炼铁成本等方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4.
回顾了炉喷吹燃料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高炉喷吹废塑料的起因,上前技术状况及所带来的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和降低炼铁成本等方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6.
高炉喷吹烟无混合煤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归纳了国内炼铁工作者关于高炉喷吹烟无混合煤的试验结果和生产经验。认为高炉喷吹烟无混合煤的综合效果优于喷吹单一煤种,关键是安全保障问题。控制混合煤的挥发分含量和粒度组成是行之有效的措施,科学的管理和严密的监控是安全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7.
高炉喷吹废塑料的原料循环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娟 《武钢技术》1998,36(4):11-14
高炉喷吹废塑料的原料循环利用[德]Hans-UlrichLindenberg等1前言从1991年起,德国就把废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列为一项规定。当时制订这项政策的人认为,所有包装材料都能加工成新产品循环使用。但很快就发现了事实并非如此,尤其是塑料,经过...  相似文献   

8.
高炉喷吹用煤粉混合燃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国雄  薛正良 《炼铁》1992,11(5):15-19
  相似文献   

9.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废塑料和煤粉混合喷吹条件下直吹管和风口内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将废塑料与煤粉按不同比例混合,在不同粒径分布下喷吹时,分析了直吹管和风口内的挥发分析出和燃烧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混合燃料中废塑料比例增加,颗粒粒径减小,混合燃料的燃烧性能提高;从喷吹单一煤粉到喷吹煤粉与废塑料比为5∶5的混合燃料时,直吹管和风口内燃烧率从3.35%提高到36.31%。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目前高炉喷废塑料的技术现状及所带来的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和降低炼铁成本等方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高炉喷吹还原气操作的数学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副产煤气的高效利用对钢铁产业的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意义重大。为此,提出了一个新的高炉风口喷吹高炉、转炉和焦炉煤气技术,并利用多流体高炉模型对其进行了详细模拟研究,预测了炉内现象和操作性能的变化。在维持回旋区温度、炉腹煤气量及渣面处铁水温度一致的条件下,模拟结果表明与现行常规操作相比,风口喷吹煤气后炉身温度下降,但整个炉内H2/CO浓度显著提高,炉身烧结矿间接还原加速,产量明显增加,热利用效率明显改善。其中喷吹焦炉煤气效果最为显著,高炉CO2产生量大幅度降低。随工艺氧制备等技术的进步,高炉喷吹副产煤气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永通公司2号高炉投产几年来,对设备的优化和三个阶段高炉操作的摸索及总结。通过不断的优化操作制度和设备的完善,最终形成了适合该高炉生产的基本工艺制度,高炉各项指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从化学反应平衡角度给出新的高炉理论燃烧温度计算模型及求解方法,对比不同条件下传统模型和新模型风口回旋区理论燃烧温度的计算值。结果表明:H2/H2O化学平衡对理论燃烧温度的影响要远大于CO/CO2平衡;对于全焦高炉,传统模型和新模型对不同条件下理论燃烧温度差异的表征基本相同;高炉喷吹富氢燃料以后,新模型更能表征不同条件下理论燃烧温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石横特钢1#1 080 m3高炉通过细化铁前管理、控制铁水化学成分、优化高炉布料、改善炉前操作、经济喷吹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实现了2014年全年高炉炉况稳定顺行,高炉灰铁比18.30 kg/t,煤气利用率45.53%,燃料比511.07 kg/t,其中干焦比326 kg/t,煤比144.36 kg/t(富氧≤1 500 m3/h)。  相似文献   

15.
高炉风口喂钛线是维护炉缸局部侵蚀部位的措施之一.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喂钛线后炉缸铁水中钛化物的迁移规律,讨论了喂入位置对护炉效果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喂入位置条件下,钛化物的迁移路径和分布相差很大.当风口喂入位置距铁口较远时,钛化物在炉缸侧壁、炉缸底面上均有分布,有利于维护对应位置的炉缸侧壁、炉底侵蚀区域;喂线位置距铁口较近时,可维护炉缸侧壁区域,较难保护炉底部位.由此可见,应综合考虑侵蚀部位、铁口位置特点,选择最佳喂线护炉位置.模拟结果为生产实践所验证,表明数值模拟方法可作为选择护炉方式、优化喂线位置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制约高炉提高煤比的主要因素是:高煤比后煤气分布变化,引起中心煤气流不足,边缘发展;高煤比容易造成温度不足,恶化炉缸工作状态;高炉操作变化大。青钢6#高炉采取改善并稳定原燃料条件,加强操作与管理,提高理论燃烧温度,合理改善煤气分布等措施,煤比逐渐由140kg/t提高到175kg/t,且煤比仍有进一步提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了鞍钢股份有限公司鲅鱼圈钢铁分公司目前使用烟煤性能的基础上,应用数学优化方法进行喷吹煤粉中高比例烟煤配入研究,并对优化后配煤方案的燃烧性能、输送速度以及理论置换比进行了分析,得出高比例烟煤配煤喷吹具有可行性,确定了最优化的配煤方案,并开展工业化试喷吹,试验期间2座高炉整体稳定顺行,1号和2号高炉均取得了提高喷煤比3.86 kg/t和1.89 kg/t、降低燃料比6.14 kg/t和5.39 kg/t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高炉炉衬的侵蚀是影响高炉长寿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进步和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发展,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开展有关高炉炉衬侵蚀的研究已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综述了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关高炉炉衬侵蚀的数值模拟和控制技术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详细陈述了低维到高维模型的应用情况和使用方法,尤其指明了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及使用范围,并对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对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风口回旋区是高炉内产生还原气体及热量的主要区域,颗粒相和气相在风口回旋区内的相互作用非常剧烈。回旋区的形状和大小决定了炉内煤气流的一次分布,是炉况顺行的基础。本文为了从颗粒尺度来描述回旋区内部气体和颗粒的运动行为,建立和发展了离散单元法和流体计算力学耦合模型。耦合模型考虑了多个相间力的作用(包括曳力、虚假质量力、升力和压力梯度力),得到了不同时刻风口前焦炭颗粒的分布图、体积分数云图、速度矢量图等。这些图表明在鼓风速度130 m/s时,风口前有颗粒被吹开,形成了明显的空腔,风口前及其附近区域的颗粒在做回旋运动,可以断定回旋区已经形成,且在6 s时风口回旋区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