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旨在对校园纪念品创意的有益性进行分析为目的,方法是以高校自生文化建设、市场环境建设以及对社会文化发展需要为基础,通过对国内外校园纪念品创意的现状分析及其实际应用中市场运作与利润分析,以及对校园纪念品创意在高校市场的销售渠道及其市场容量和所面临的风险及对策进行研究。结论得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校园纪念品创意设计分析报告,能够指导校园纪念品构想出更为符合高校校园文化的校园纪念品创意,有利于推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搭建高校校园礼品及周边商品平台,推动校园文化及创意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倩 《工业设计》2015,(2):103-105
旅游纪念品是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快速推动的作用,因此,特色鲜明,意蕴丰富,做工精美的旅游纪念品将会成为旅游地的关键商品。面对同质化现象严重的旅游纪念品市场,市场发展呈现疲态。创新是旅游纪念品在市场发展过程中保持长久魅力核心之所在,旅游纪念品创新开发的空间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与挖掘,不断创新旅游纪念品设计发展的方式,不断更新旅游纪念品的创新类型,从而做到全方位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杰  许雅柯 《包装工程》2018,39(18):266-269
目的探究当前旅游文化纪念品包装设计方向及实践。方法通过对现今中国旅游业、旅游文化纪念品市场的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旅游文化纪念品包装设计中存在的品质参差不齐、形式过于单一、缺乏文化内涵和宣传价值等诸多问题,并基于这些问题开始了一系列的突破性尝试,先结合传承文化、彰显个性、提倡环保、与时俱进等方面探究旅游文化纪念品包装设计的发展方向,再由不同地域的旅游纪念品市场上的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包装对相关设计思路进行论证,探索更多旅游文化纪念品价值提升的可能性。结论对旅游文化纪念品进行典型性、特异性、时代性包装设计,同时强调地域性、文化性,能够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大提高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旅游知名度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目前的旅游纪念品市场存在很多的问题。小小的旅游纪念品关乎着的不是小事,我们要深挖旅游纪念品的文化内涵,突出地方特色,同时提高工艺水平,改进包装,不断创新,不断加强市场规范,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新,让旅游纪念品真的值得纪念。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湘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开发现状,并从旅游地消费品市场管理不够规范和完善、旅游纪念品的研发设计机构和生产企业相对缺乏,以及旅游纪念品市场对本地特色产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民俗民艺宣传力度不足3个方面分析了湘西地区旅游纪念品市场现状。运用实际设计来探讨了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纪念品中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祥禽瑞兽纹样是传统吉祥纹样中的一个范畴,饱含吉利、祥和、幸福、美满的寓意,在历代的陶瓷,木雕,家具,服饰领域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并在现代设计中得到不断的延续。现代陶瓷首饰设计在我国刚刚起步,并以自身的特性受到人们的喜爱,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以祥禽瑞兽中最常见的龙纹、凤纹、狮子纹、蝴蝶纹、鱼纹为例,论叙了蕴含吉祥寓意的祥禽瑞兽纹样在现代陶瓷首饰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张贤富  刘思卓 《湖南包装》2023,(3):13-15+19
文章通过观察、调研、访谈等方式,了解瑶族传统首饰手工艺传承人、传统首饰市场、首饰本身的创新设计以及销售和品牌构建等方面的困境,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深层原因,并从基础层面的人员培养、市场培养到核心层面的首饰民族特色创新、技术融入,再到高端层面的渠道调整和高端品牌构建3个层次去探索相应的解决之道,从而有效提升瑶族传统首饰的市场认可度,促进瑶族传统首饰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旅游纪念品的商业价值属性显示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消费者的行为,所以,调研旅游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从中反映出的消费者诉求的特征偏好,便是旅游纪念品应该具有的特征。旅游纪念品市场对产品偏好的特征与消费者的行为发展趋势可以说是相互对应的。检验旅游纪念品市场的销售目标是终端购买,旅游纪念品购买的行为主体是人,消费者的心理变化因素决定了消费者的行为,消费者的行为的发展决定了旅客对某种特征的旅游纪念品的偏好。在一个景点的旅游纪念品销售终端,旅客的消费行为偏好特征决定着该景点的旅游纪念品特征,也是引导该景点旅游纪念品设计特征的最好风向标。  相似文献   

9.
围绕城市地标的宁波旅游纪念品设计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姜超  高晨晖 《包装工程》2013,34(2):24-27
以旅游市场和城市文化的相关理论研究为启示,分析了宁波旅游纪念品市场的现状,探索了相关产品开发的新思路。参考各地旅游纪念品开发的经验,论述了以宁波城市地标开发旅游纪念品的市场前景和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以宁波当地的地标建筑为设计对象,抽象出了不同风格的矢量插画,并将相应风格的插画应用在了地图、包装、服装等纪念品上。  相似文献   

10.
文化景区旅游纪念品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汤耀华 《包装工程》2017,38(24):248-251
目的研究文化景区中历史文化遗址中的元素,为旅游纪念品设计提供参考。方法整理有关旅游纪念品和历史文化遗址的文献,结合当前旅游纪念品市场现状,分析旅游纪念品中历史文化遗址中的设计因素。结论从文化景区的建筑整体特征、建筑局部特征、传统器物造型、装饰纹样等4个方面入手设计旅游纪念品,使文化景区的纪念品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并提升品质。  相似文献   

11.
车颖 《工业设计》2014,(12):73-76
包装是品牌理念、产品特性、消费心理的综合反映,它直接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可以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包装已经与商品融为一体。包装作为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手段,在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作为全球五大旅游国之一,旅游纪念品及其包装越来越被国家重视。旅游纪念品包装作为旅游纪念品的一项高附加值产业,在新时代的条件下,对于旅游纪念品包装中的流行元素的融合,设计理念的更新,设计出富有时代感的高档旅游纪念品包装,对完善中国旅游纪念品市场,宣扬地域文化特色以及拉动旅游纪念品产业经济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流行元素在旅游纪念品中的表现、流行元素与旅游纪念品包装的合理融合,以及流行元素与民俗风情和地域特点的有机融合等三方面阐述流行元素在旅游纪念品包装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彭卫丽  侍锦 《包装工程》2018,39(12):220-223
目的探究地域节庆文化视角下的旅游纪念品设计现状及其发展方向。俗节庆纪念品是城市民俗风情的浓缩,是历史和文化记忆的沉淀,是传递城市形象、文明、文化的重要媒介。在旅游业盛行的今天,纪念品作为满足旅游者愉悦和情感需要的一种物质载体,越来越显现出不可低估的价值和作用。方法从旅游业的兴起谈起,结合旅游纪念品的市场现状,分析如何将地域文化有效融入到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开发中。其次,以青岛为例,深入探析当地的旅游纪念品市场现状、提出其设计方向,结合具体案例,期望能开发出针对不同民俗节庆的文化纪念品,以此推动了青岛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结论正确认识旅游纪念品设计的缺陷与不足,对未来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开发路径进行总结,指出旅游纪念品应更好地展示地域文化与特有的节庆民俗,解决地域文化资源与文化产品无法有效转化和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陈亮  唐珊 《包装工程》2016,37(10):122-125
目的对基于徐州汉文化元素的旅游纪念品进行创新设计。方法对汉文化元素的旅游纪念品市场展开调研,特别调查和分析了汉画像石的石刻内容,依据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原则,运用形态分析法理清设计思路。结果设计了折扇和印章两种基于汉画像石元素的旅游纪念品。结论地方特色文化是旅游纪念品设计的源泉,通过形态分析法的运用,能够对基于地方特色文化的旅游纪念品进行创新设计,在具备实用性的同时,兼具艺术性和纪念性,对其他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旅游纪念品中的地域文化因素设计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乔今 《包装工程》2015,36(10):113-116
目的研究旅游纪念品中的地域文化因素,并根据地域文化因素进行纪念品设计。方法对旅游纪念品和地域文化相关文献书籍进行阅读和整理,结合当前旅游纪念品市场现状,分析旅游纪念品中的地域文化因素设计。结论地域文化是特定区域源远流长、极具特色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而旅游纪念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所表现的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旅游纪念品中地域文化元素的融入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道教文化的旅游纪念品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道教旅游纪念品的现状,再具体对道教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分析,得出道教旅游纪念品的借鉴形式.最后运用现代设计的方法进行定位与整合,使道教旅游纪念品的开发适应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李晓宁 《包装工程》2023,44(12):352-357, 399
目的 对旅游纪念品传统设计模式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尝试提出克服这一弊端的对策,为旅游纪念品创新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首先以陕西省旅游纪念品为例,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出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存在的设计导向模糊、设计主体单一、设计认同不足、与市场需求脱节等突出问题;其次,以问题为导向,将主体、资源、空间和市场等力量叠加融合,构建出旅游纪念品多元协同整合设计的理论模型;最后,基于该模型,利用协同思想探索旅游纪念品与政策导向、地域文化、数字技术及品牌价值的耦合关系和融合途径,给出旅游纪念品设计的新思路。结论 基于多元协同理论进行旅游纪念品设计,能够打破多环节壁垒,实现政策、文化、传播和营销等多因素与设计之间的有效融合,在提升旅游纪念品品质的同时,还能赋予旅游纪念品更加丰富的社会责任和内涵,进一步满足用户的情感认知和社会认知需求。  相似文献   

17.
以非常规材料——红木碎料为创意构思的角度,探讨现代首饰的创新性设计,结合实例分析网络平台及市场热销的快消首饰设计的材料创新运用,从红木碎料的再设计、材料加工与重组及佩带者的互动等3个方面进行创意构思分析,使首饰设计兼具实用性与艺术创新性,同时注重展现人性化、环保化、个性化的设计思路,发挥废旧材料的生命潜力,为现代首饰设计创新提供一个思考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地域文化与旅游纪念品的融合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庆亮 《包装工程》2019,40(16):260-263
目的 探索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对地域文化的全新解析与融合应用。方法 由旅游这一文化交流活动方式出发,探索旅游纪念品的突出特点和实际价值,并结合当前旅游纪念品市场现状总结其中存在的类型单一、开发力度不够、缺乏创新和品牌意识不足的问题,由此引申出地域文化元素在旅游纪念品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及价值方向,接着从视觉语言、文化体验、情感传达、品牌创建等方面探究地域文化与旅游纪念品的融合策略,最后探寻融合创新的关键点。结论 旅游纪念品设计在保留原有地域特征的基础上,借助文化、工艺、情感等方面的元素融入,能够使纪念品真正具有纪念价值,进一步加深旅游者对于一个地区或是一个民族独特地域文化的了解与喜爱,使旅游活动的体验和情感得以延伸。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壮大,旅游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的机遇,国内旅游市场十分繁荣,这给旅游纪念品市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宣传效益,旅游纪念品的消费已成为旅游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众多商家在精心生产各类旅游纪念品投向市场的时候,往往对其外观包装重视不足,包装的设计还单纯地局限在保护商品和方便运输的单一功能上,包装传递信息、传播文化、树立品牌等现代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难以在应接不遐的旅游市场上使自己的产品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20.
马皎  张斌 《包装工程》2018,39(12):249-253
目的从以用户为核心的视角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旬邑彩贴剪纸旅游纪念品进行调查、统计并得到游客需求模型,将KJ、BS法对用户需求信息进行设计语言转换,引入创新性思维指导纪念品与地域性文化的融合。方法提取分析大量剪纸作品中的图形形态符号和色彩符号结合游客审美需求及市场将原有图形进行了创新性演变。结论结合创新设计思维及原理将其再设计转化并应用于旅游纪念品设计之中,推动民俗文化旅游产业,促进"地方"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