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2.
3.
4.
5.
泥浆侵入条件下的电阻率校正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泥浆侵入可能对电阻率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常用的2种电阻率校正方法(信息校正 法和图版校正法)在理论上进行了探讨。通过实例验证表明了这2种校正方法实际运用效果较好,但各 有其适用范围。通过2种电阻率校正方法的比较,对不同矿化度泥浆侵入条件下的电阻率校正方法进行 了初探。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薄层评价测井新技术,薄层电阻率测井在砂泥岩薄互层储层评价,油气识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中给出了几个利用薄层电阻率测井识别薄油气层的实例,介绍了薄层电阻率测井在油气层识别中的解释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8.
为了探测侵入带地层的电阻率剖面特征,我们在贝雷(Berea)砂岩岩芯上做了一系列的泥浆侵入实验。实验中使用了五种具有不同成分和不同动态失水率的泥浆。当泥浆以动态渗滤速度侵入岩芯时,电阻率测量电极系能测量岩芯中四个岩芯段的电阻率和渗透率。当 R_(mf)(?)R_w 时,在饱含盐水岩芯上获得的电阻率剖面具有很宽的过渡带,而被完全冲洗的一段仅仅只有1—2英寸宽。在此条件下形成的过渡带,比恒速混相驱替形成的过渡带大得多。通过形成泥饼、降低轴向分散系数、降低佩吉莱特数(peclet-number)、改变电阻率剖面和扩大过渡带等一系列实验,确认侵入程度的降低受10种因素影响。即使达西速度降到0.043厘米/小时,分子扩散对电阻率剖面的影响仍很小,并远远小于渗透运移的作用。上述现象可在一系列静态、动态失水实验中观察到。因此,在经过一段时间泥浆滤液侵入停止后,分子扩散使沿岩芯(排列方向)探测的电阻率趋于稳定值,这段时间与岩芯渗透率成反比。当泥浆滤液电阻率远大于岩芯中的残余盐水电阻率时,对油饱和岩芯,可清楚地观察到电阻率环和过渡带的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从岩芯裸露面至泥浆侵入面之间距离的增大,电阻环将变宽。而环的宽度、扩张速度、延伸长度,与泥浆性质和岩芯渗透率有关。当 R_(mf)=R_w 时,电阻率环消失,从而使沿岩芯测量的电阻率剖面迅速出现平直段。 相似文献
9.
保护油气层的钻井液,完井液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保护油气层,减小油层损害。方法:针对江汉油田江陵凹陷中央背斜带储层特征,分析其潜在损害因素,在研究常用处理剂的抗盐性和与地层水的配伍性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两种钻井液体系完井液体系。 相似文献
10.
渤海海域低电阻率油气层特征及其识别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在渤海海域发现了大量的低电阻率油气层,经测试证实,许多低电阻率油气层具有较高的产能,因此对低电阻率油气层的识别将越来越重要。通过对渤海海域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特征及成因分析,得出了一些适合于该地区的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对部分老井的测井资料进行了复查研究。 相似文献
11.
����ˮ��ĵ���ѧ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测井解释是油气层识别最常用方法,它是依据储层流体物理性质差异解释油气水层。由于测井解释采储层岩石成分,地层水矿化度及泥浆侵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解释一些低阻油气层及气层和凝析气层时常常出现偏差,油气水界面也难以确定,地球化学方法主要是根据储层残留烃的化学性质识别油,气水层,它不受储层岩石成分及储层流体物理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只与储层流体的化学性质有关,可弥补测井解释方法的不足,为油气水层的识别提供一种新方法,文章详细研究油层,凝析气层及水层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油层,气层和水层的抽提物含量,荧光强度与荧光分布以及储层烃的碳数分布完全不同,可用来识别油气水层。 相似文献
12.
储层预测是平湖油气田扩建中储量确定的核心问题。但该区岩性与波阻抗相关性不好,现有技术条件下,无论何种储层预测方法都存在多解性和不确定性。为此,综合应用重构声波伪岩性反演、高分辨率波阻抗反演、综合地震属性分析、叠后一次导数处理后特征追踪等多种方法对储层进行预测,对预测分布结果进行相互验证,多种方法预测都证明其预测范围的一致性,预测的结果可靠性较高,从而降低了勘探开发的风险,为平湖油气田扩建打下了基础。同时,预测的结果得到钻探的证实。 相似文献
13.
辽河双台子油气藏为国内典型气顶砂岩油气藏。该油气藏为断块分隔的背斜圈闭,油层为扇三角洲相砂岩,具厚度大、粒度粗、分选好、渗透率高的特点,投入气顶驱开采19年,取得较好效果。其开采特征表现为:老井初产好产量高,其产量受油层厚度影响不大,加密井则生产较差,并且对老井有明显的干扰。开发中油井气窜十分普遍,依据该油藏的地质动态特征,可将气窜归纳为两种模式:垂向气窜与侧向气窜。垂向气窜发生在穿过气顶的油井中,气顶气自本井上部窜入下部油层,由于距离近,故气窜发生快而严重;侧向气窜发生在构造翼部靠近气顶的纯油井中,气顶气自临近的气顶侧向窜入油层,由于距离较远,故气窜发生慢且平缓。鉴于该油气藏极低的原 粘度与较高的渗透性,其600m井距已可有效地控制储量,井网加密似嫌多余。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中国的油气资源及油气藏类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我国油气资源的分布情况。我国油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少数大型沉积盆地中;石油资源主要分布于中,新生界,约占87%,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于古生界,约占51%;主原,山地,滩海等复杂地区石油资源量为440亿t,占石油总资源量的47%,指出我国今后油气勘探潜力很大,但难度及成本亦逐渐加大。 相似文献
18.
19.
利用有机地球化学方法中的氯仿“A”抽提、族组成、气相色谱、砂岩热解对储集层中的油气进行定量分析,判断油、气、水层,评价油层原油性质及估算产能,是一种有效的油藏地地球化学评价方法。该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油层解释的准确度,对油层定量评价,特别是在新盆地、新区块,对油气层的正确认识有很大实用人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