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分散小尺寸(≤10nm)银颗粒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尺寸(≤10nm)的银颗粒因具有高的比表面能和化学活性,在药物、光学、催化、磁性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评述了单分散小于10nm银颗粒的主要制备方法:常规保护剂法、有机溶剂热还原法、反胶束法、辐射法、电化学还原法等。详细介绍了这些方法的反应机制和研究进展,以及银纳米颗粒在催化、光学、抗菌药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应用;分析了实现生产银颗粒工业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艾际斌 《影像技术》1996,(4):23-27,44
本文介绍一种单分散,立方体颗粒乳剂的制备,并在彩色相纸和电子分色片中进行了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种乳剂在正性感材料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采用表面活性剂辅助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粒径在200~900nm之间可调控的球形TiO2颗粒. 基于SEM、TEM、XRD、氮气吸附-脱附等分析手段, 系统研究了不同种类和链长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DA、Span-80、F-127、PEG系列对颗粒粒径和分散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TiO2颗粒的形貌、粒径及尺寸分布与所加入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空间位阻有关. 对于同一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 所加入分子的空间位阻越大得到颗粒的形貌越规则、颗粒的粒径越小、单分散性越好. BET分析表明, 加入F-127及PEG-20000所得到的TiO2颗粒经500℃处理后具有介孔结构, 平均孔径分别为3.4和2.6nm.  相似文献   

4.
5.
在二氧化硅形成的过程中,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的特殊结构使银均匀地分布在二氧化硅表面,然后通过甲醛还原,制得了二氧化硅掺杂银复合抗菌颗粒。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所合成的纳米银抗菌材料的形貌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显示:复合颗粒分散均匀,直径约350nm,尺寸稳定;银颗粒直径约10nm,均匀分布在二氧化硅的表面;载银质量分数约为13%。  相似文献   

6.
7.
采用反胶束原位复合法制备了银/聚苯胺(Ag/PANI)纳米复合材料,并且探讨了Ag/PANI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复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Ag/PANI复合材料中Ag为纳米粒子,粒径为50 nm,苯胺自吸附在银纳米粒子表面聚合,形成PANI包覆Ag纳米粒子壳-核结构。Ag纳米粒子在PANI中均匀分散,Ag/PANI复合粒子大部分呈现类球形状的表面形貌,复合粒子粒径较PANI有了明显减小。并提出了Ag/PANI复合材料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8.
超声诱导单分散银胶体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制备工艺条件对单分散银胶体稳定性的影响,在超声场作用下,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保护剂,硝酸银为前驱物,经硼氢化钾还原制备了稳定的单分散银胶体.考察了保护剂和还原剂用量、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等因素对银胶体稳定性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和分光光度等技术对制备的银胶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银纳米粒子为面心立方(FCC)结构;PVP与AgNO3质量比为1:1时,PVP可有效保护银粒子,获得单分散的球形颗粒;AgNO3与KBH4摩尔比为1:2时,可制得单分散的类球形银纳米颗粒,直径约为20nm;超声50min制得的银胶体主要以单分散的球形纳米颗粒形式存在,粒径在10~20 nm范围内,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
气-液反应反胶束法制备CdS纳米颗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H2S气体分别与反胶束中的CdCl2水溶液和由EDTA络合的CdCl2水溶液反应,制备了单分散程度较高的CdS纳米颗粒,在产物中还发现有少量三角形颗粒,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苑娟  余刚  刘艳菊  王霞  梦方醒 《材料导报》2013,27(14):70-73
为提高铂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降低催化剂成本,在水/TX-4(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正丁醇/环己烷微乳液体系中成功制备了粒径2~4nm的单分散铂纳米粒子,并对其进行了TEM和EDS表征。微乳液体系的相图表明,Kw=5∶3,m(S-As)/m(O)=3∶2是制备小尺寸铂纳米粒子的最佳配比。H2PtCl6和NaBH4(过量时)浓度增大时,对产物粒径影响不大,但使粒径的均匀性降低;增溶水量ω增大,粒子粒径增大。CH2PtCl6≤25mmol·L-1,CNaBH4≥100mmol·L-1,ω≤2是制备小尺寸、单分散铂纳米粒子的关键,粒子尺寸可通过改变ω值调节。  相似文献   

11.
胡青  吴春芳 《功能材料》2020,(4):4046-4053
银纳米颗粒的光学性能,如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特性可通过其形貌、尺寸、外部介电环境的调控而实现变化。不同形貌的银纳米颗粒具有强弱不同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从而表现出独特的光学性质。综述了利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不同形貌的银纳米颗粒,主要包括柠檬酸钠还原法、多元醇法以及种子介导生长法,分析了这3种合成方法的机理和特点,将近年来不同形貌银纳米颗粒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介绍了不同形貌银纳米颗粒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oman scattering,SERS)基底、催化、抗菌领域上的应用研究,并总结和展望了银纳米颗粒在合成和相关应用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壳状碳纳米颗粒的制备和分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高功率CO2连续激光照射C2H2,使之热解,成功制备了中空壳状碳纳米颗粒(CNSs),为增强其分散性,用王水对所制备的CNSs进行表面处理。利用TEM、XRD、FTIR以及Zeta电位测量等技术对CNSs和经化学处理后的碳纳米颗粒(T-CNSs)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CNSs壳层内碳原子呈石墨状规则排列;T-CNSs表面带有含氧的亲水官能团,使其很容易分散;化学处理没有改变CNSs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制备技术的发展和性能的改进,对银氧化锡的研究方兴未艾。本文对银氧化锡复合粉体的水热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并与传统的银氧化锡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如粉末冶金法等进行了比较,通过以Na2SO3为还原剂,以银氨络离子和锡酸钠为原料制备银氧化锡,并针对制备条件的差异对粉体的粒径的影响进行分析,指出了水热制备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对以后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制备单分散金属硫化物纳米颗粒的简单方法。在低热条件下疏水性三硫代碳酸盐分解释放出活性硫元素和硫醇,可分别作为反应体系的供硫剂和表面活性剂,产物金属硫化物纳米晶因吸附硫醇而保持良好的分散性。通过该法制备了A&s和cu2s纳米颗粒,在对其形貌和尺寸表征的基础上,对其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通过银镜反应和退火在玻璃衬底和硅太阳电池上制备了不同尺寸的银纳米颗粒。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银纳米颗粒的结构、形貌和光学特性。在AM1.5光照条件下具有银纳米颗粒的晶体硅太阳电池短路电流密度从28.4mA/cm2增加到32.6mA/cm2,电池效率从12.9%增加到14.4%。  相似文献   

16.
AOT反胶束体系既为制备纳米粒子提供了反应器,又控制了粒子尺寸分布,是制备贵金属银纳米粒子的最佳方法.阐述了AOT反胶束体系制备纳米银粒子的机理,综述了制备过程中浓度、连续相类型等对纳米银粒子粒径和形貌的影响,并介绍了当前该方法的应用进展,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采用机械湿法研磨,通过正交实验探讨了研磨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对二氧化钛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钛研磨分散的优化工艺条件为:研磨速度3 000 r/min,时间80 min,锆球直径0.2 mm,p H值9.5,球料比(锆球与二氧化钛的质量比)20:1,优化工艺条件下的二氧化钛颗粒在48 h内仍保持了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对研磨分散后的二氧化钛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图像进行粒径统计得其颗粒平均粒径为136.7 nm,与激光粒度仪测得的平均粒径139.2 nm以及BET比表面积测试法测得的等效直径134.2 nm基本一致,说明研磨后的二氧化钛呈单颗粒分散。  相似文献   

18.
金/银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光学吸收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柠檬酸盐为还原剂,通过共还原氯金酸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制备出Au/Ag合金纳米颗粒,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颗粒的形貌和尺寸进行了表征。300-800nm范围的吸收光谱研究发现,Au/Ag合金纳米颗粒具有单峰等离子体吸收特征,且随着反应液中氯化金和硝酸银的摩尔比的减少,吸收峰将产生蓝移。实验结果表明,Au-Ag合金纳米颗粒的光学吸收特性具有组分可裁剪性,使其在纳米尺度的光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合成了银/壳聚糖(Ag/CS)复合物,探索并确定了合成复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对复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CS分子通过静电效应和位阻效应阻止了Ag纳米粒子的聚集,使其均匀分散于复合物中;复合物中Ag纳米粒子为面心立方结构,平均粒径小于10nm;与Ag纳米粒子复合后CS的热稳定性明显高于纯CS.  相似文献   

20.
摘要:通过二乙烯三胺的还原反应与1-十六烷基溴化吡啶的调控.在室温下化学还原制备均匀单分散的稳定银纳米颗粒。得到的银颗粒尺寸分布在60-90纳米之间。形成银纳米颗粒的反应过程表现出明显的燕山变化,由无色到苍黄色,最终变化到椋黄色。制备的银纳米颗粒对于刚果红与罗丹明B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