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战争是阿富汗近现代历史的主旋律,描写战争背景下阿富汗人不同群体的苦难遭遇,是21世纪达里语小说最重要的主题。本文以马斯洛需求理论为线索,运用女性主义、心理分析和易位书写等理论,通过分析四部21世纪达里语小说中阿富汗女性、移民、青年和艺术家等群体在生存与安全、爱与归属、自尊及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勾勒出阿富汗人艰难的生活境遇和他们在苦难中的抗争。  相似文献   

2.
萧红是一个情绪型的、极富有才华的现代女作家,她的一生饱尝了人间的酸甜苦辣。论述了萧红小说以她熟悉的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揭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其小说创作正是她悲剧人生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3.
明代中后期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混乱时期,话本小说与杂剧在创作题材的选择方面,生活化和世俗化的倾向愈加明显,即都积极地捕捉生活当中的兴奋点加以表现,展现世俗生活,关注百姓日用。作品的现实性得以大大加强,使之成为社会的一面镜子,美丑尽在其中。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陈染小说中女性生存状态的剖析,揭示了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女性个体的生活影响,反映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生存的困境,以及女性追求自我意识完善的觉醒。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特点的具体分析,从两个方面来把握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性审美:一方面,张爱玲的小说虽然通俗,没有崇高、悲壮之类的审美特征,但它在日常琐碎的世俗生活描写中与悲凉境地之问建立了独特的张力,既赋予日常生活以亲切感和合理性,又揭示它的陌生感与荒诞性;另一方面,张爱玲小说具体呈现的有两类悲剧:人生悲剧和爱情悲剧.对人类文明前景的关注与思考,对个人生存境地特别是女性生存境地的深切体悟.使她的小说充满了浓厚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6.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在他的创作生涯中写下了近三十篇小说,后来集结成为《呐喊》、《仿徨》两部作品集。纵观鲁迅的小说,主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农民题材,另一类是知识分子题材。在创作方法上,他融汇了中国小说的各种优点,创造了现代小说的新形式,为现代白话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光辉典范。一思想成就鲁迅进行小说创作的动机和目的是很明确的,如他自己所说:“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因此,真实深刻…  相似文献   

7.
迟子建创作的《伪满洲国》和《额尔古纳河右岸》这两部历史题材的小说也没有离开她生长的黑土地,两部小说均采用的是用生活中的小人物来描写厚重的历史,依然保持了小说的美丽和苍凉。  相似文献   

8.
池莉小说表面上呈现给读者的是琐碎的生活表象,缺少高大的英雄形象,没有崇高的理想。但是,透过生活表象仔细玩味,作品实际上描述了庸常人的理想,表现了他们对民主权利、人格尊严的争取和在困境中的生存能力、拼搏精神,读者从中不难感受到,池莉小说道出了庸常人的心理感受和心理困惑,体会到作者对庸常人生存状态极其关注的焦灼情感。  相似文献   

9.
聂华苓的小说文本及散文文本的叙述行为具有强烈的自传倾向,这一倾向贯穿了她数十年的创作历程,深刻影响了其叙述的主题、视角、人物塑造和素材的择取,从中可以感受到创作主体对于自我以及自我所属的人群的生存境遇的深情观照.  相似文献   

10.
蒲松龄在晚年创作了大量俚曲,其中有七部的题材与《聊斋志异》中的小说相同。他写作与小说同一题材俚曲的目的是用一种寓教于乐的文艺形式对村庸市媪进行教化,表现的主题都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所关心的问题,充满了对整个社会和底层人民的关注。作家还特意选择了俚俗的语言进行创作,为后人改编《聊斋志异》奠定了家庭化、世俗化的基调。  相似文献   

11.
风俗叙事与中国现代小城镇小说结构的散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城镇独特的文化形态决定了风俗在该类题材小说叙事中的重要地位,风俗特有的叙事功能使小说结构呈现出明显的散文化倾向。风物的大量渗透、民俗事项特定的叙事形态,以及日常"生活相"的出现,淡化故事情节,造成小说叙述节奏的舒缓与散漫,推进了小说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的语境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大众文化异军突起。在这种背景下,广州女作家张欣的都市题材小说将视角始终对着都市的饮食男女,展示了现代女性生存的窘困与渴望,表现出一种深刻的人文主义关怀。  相似文献   

13.
根据《黄孟文微型小说自选集》收录的2000年以后的13篇作品内容,认为近年来黄孟文的微型小说创作,视野更加开阔,题材更加丰富。他关注国际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国内的社会民生问题,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对中华文化的坚守和努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仍然是他小说创作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14.
托尼·莫里森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的创作主要以黑人命运为题材。《宠儿》是莫里森最畅销的小说之一。以罗洛.梅的人格发展理念为理论依据,分析了小说中丹芙与当代美国黑人的心路历程,进而阐释了莫里森借助丹芙这一形象来体现她对当代美国黑人命运的思考与关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井上靖历史题材小说(特别是中国历史题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可以发现这些登场人物具有悲壮性的特征,这也是井上靖历史题材小说的一种文学基调。作家井上靖本人的人生体验,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响,作家的历史观以及自然观等因素,养成了这一文学基调。  相似文献   

16.
《白朗》作为贾平凹的一篇优秀小说,在其创作生涯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中介地位,也反映了贾氏对生存的深入思考。小说的文本构成方式既能反映出贾氏对既有文本的创新能力,也能极好地体现他对生存意味的思考。通过仔细阅读,可以看出《白朗》是一篇由众多已有文本构成的小说,这些文本在小说中或被引述,或被改写,用"奇事"构架白朗这个"奇人",制作出一个表达了作者特殊的生存体会的现代"土匪"。  相似文献   

17.
穿越小说是当下流行的文学题材。网络上甚至还流传着不穿不成文的说法。相比西方穿越小说,国内穿越小说显得模式化,媚俗化,且题材单一,情节雷同,最终导致读者审美疲劳。从穿越小说的起源,发展,分类,以及古希腊神话精神对西方穿越小说的影响等各方面,探寻中西方穿越小说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电影《寻抢》在当前繁多的公安题材影视剧作中与众不同。它不仅讲述了警察马山寻枪的故事,而且通过寻枪的行动。完成了对警察生存境遇包括权力的和体制的反思,完成了对警察生命价值的审视和对工具理性的批判.从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工具理性的四个雏度对警察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困此,电影《寻枪》成为了指涉警察文化的寓言。  相似文献   

19.
《逃离》是加拿大著名女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丽丝·门罗的代表作。作品描写了乡村人们的平凡生活,并用简约的散文风格来探讨人们内心复杂的情感。门罗小说中经常出现的主题是女性到了一定年龄所处的窘境,这一主题在她早期小说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从女主人公的个人原因、女主人公的生活环境和女性意识三方面分析作品中女性逃离的原因,有助于读者理解当时女性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20.
穿越小说是当下流行的文学题材。网络上甚至还流传着不穿不成文的说法。相比西方穿越小说,国内穿越小说显得模式化,媚俗化,且题材单一,情节雷同,最终导致读者审美疲劳。从穿越小说的起源,发展,分类,以及古希腊神话精神对西方穿越小说的影响等各方面,探寻中西方穿越小说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