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徽州传统村落景观风貌保护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徽州传统村落所涉及对到的传统建筑、空间形态以及村落赖以生存的山水等周边环境系统等各类景观元素及其意义的分析,根据遗产保护原则,从保护和发展的双重视角探讨了徽州地区传统村落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2.
古徽州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与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村落承载着一个区域的历史变迁和地域文化。以古徽州"一府六县"所辖范围为研究区域,以古徽州范围内公布的国家级和省级历史名村和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文献法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探究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和演化。研究发现:魏晋南北朝之前的传统村落增长缓慢,宋朝新增传统村落数量达到鼎盛。元明清时期传统村落格局基本定型,数量增加减少,区域整体呈现出星罗棋布的发展特点。古徽州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低海拔,沿水,各县不均衡"的特征。古徽州传统村落在类型上主要有传统农耕类、交通枢纽类、特色产业类和商业贸易类四种类型。181个传统村落中,有30个发生过转型。部分传统农耕型从魏晋南北朝和明清时期开始分别向交通枢纽和商业贸易型转形。总体来看,古徽州传统村落体现出了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由个别县向其他县辐射,沿水发展的时空开发特征。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代徽州村落在选址、规划、设计等诸多方面,显示出独具地域特色的自然和人文特征,民居个体的积聚,形成了村落的整体.本文通过对明清徽州村落的自然和人文特征以及民居个体与村落整体之间关系的分析,揭示和阐释了明清徽州村落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徽州村落文化繁荣,村民族众在社会发展和文脉传承中逐步构建了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进而形成村落精神。传统村落精神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宗族性与血缘性,在徽州古村落文化中表现尤为凸显。聚族而居与族规家法作为徽州传统村落精神的内在结构,辅以文化活动与村落文化等外在形式,维系徽州村落极为内聚的精神内核与健康活力的文化生态。  相似文献   

5.
6.
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新农村的建设,给传统村落带来发展生机的同时,也带来触目惊心的破坏。由于缺少保护意识,传统建筑损坏严重,新旧建筑混杂,破坏了村落的传统风貌。文章通过对徽州传统村落许村的实地调研,分析当前许村村落风貌现状和文化特色,针对新农村建设中许村村落保护存在的问题,探索保护和发展平衡措施,提出政府引导和民间自发共同促进,村落风貌和传统建筑合理控制,乡村振兴和村落保护有机结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从徽州古村落与新安画派审美思想的关系入手,解析新安书画与徽州村落的相互联系,诠释了新安江流域传统村落的景观特征。再延伸到当代书画家吴冠中先生的绘画思想对于东梓关村新居的创作影响,并以此分析审美理念美好乡村建设的参考作用,拓展徽州村落文化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传统村落火灾频发,造成严重损失。本文选取徽州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归纳徽州传统村落规划布局特征及建筑火灾蔓延特点,构建徽州传统村落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模糊评价法,建立徽州传统村落火灾风险评价模型,并选取实例进行评估。本文构建的评价体系与模型,完善了常规智慧消防不适应传统村落使用业态变化的不足,针对实例评估结果,提出火灾预警提升策略,为传统村落火灾风险防控提升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八景文化空间是地域自然山水及历史文脉的高度凝练,明晰其空间及内涵对地域八景文化空间当代传承至关重要。基于明清宗谱、徽州府志县志,收集整理徽州传统村落八景 62 组,对其进行类型分析、要素内容梳理;总结了徽州八景三种空间结构范式以及“物象—视象—心象”三者有机耦合的内涵特征;从空间历时性保护、内涵共时性延续两个角度提出传承策略,以期为徽州传统村落八景文化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徽州传统村落水口营造追求实现界定村落边界、调节微气候、提供交往场所、满足精神需求等功能,在营建方法上注重自然要素与人工要素相结合,以自然山水为基础,通过人工改造与提升,形成山、水、树、建筑的和谐状态。安徽省黄山市花山谜窟风景区西入口设计正是借鉴了徽州传统村落水口营造的有关理念,选择恰当的入口位置及规模,合理利用与改造山水环境,精心布局构筑物与建筑物,提升绿化景观品位,实现了功能与审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徽州独特的自然环境符合传统理想村落模式的需求,文章以古徽州村镇志为中心,分析道家风水思想与徽州自然人居环境的相互关系,指出徽州古村落择地而居的风水选择和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从村落选址和水口改造利用两方面探讨徽州古村落的营建理念.  相似文献   

12.
以徽州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地一幢典型传统民居进行为期一年的室内多项环境参数现场测试以及连续监测,从舒适性角度对民居室内环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徽州传统民居具有"冬冷夏凉"特性;夏季自然通风、遮阳以及隔热性能良好,其室内热环境较为适宜;冬季防寒保温及密闭性效果不佳,其室内热舒适性差;过渡季(春、秋季)室内热环境较好,人体热舒适性好。徽州传统民居室内具有较好的声环境,但是光环境不佳,大部分时段不能达到现代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大多数木构件的修复仅凭工匠长期建造经验进行,而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古建筑修复方法.本文利用对徽州传统建筑所进行的检测数据,对木构件的腐朽程度进行了分类,提出了几种对于腐朽损坏木构件修复的方法并指出其不足.以歙县敦睦堂修复工程为例,验证了所提修复方法的可行性,为徽州地区木结构古建筑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徽州地区两栋典型民居冬季室内温度、湿度进行连续测试,通过对比徽州传统民居与现代民居室内热湿条件,考察了不同功能区域室内湿环境及热舒适性。结果表明,传统民居冬季室内处于潮湿及非常潮湿等级,相对湿度值高于现代民居,但传统民居室内湿度日较差小于现代民居,室内湿环境稳定性良好;传统民居与现代民居室内外含湿量相关性系数均高于0.8,室内湿环境对室外湿环境响应明显;在自然通风条件下,传统民居厅堂、厢房热舒适时间段占比分别为7.36%、8.77%,冬季室内热舒适性差,建议采用局部采暖设施。  相似文献   

15.
追溯徽州传统民居空间形态的演变,需要考量其民居建筑的历史变迁,要重视形成人居空间演变的若干阶段里的遗存,以及史料记载中的地域生态环境、建筑材料与技术以及人文文化,来论证空间形态演变的规律,客观地认识徽州民居空间形态与营建策略.  相似文献   

16.
徽州传统聚落绿色空间景观调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落绿色空间景观具有“水平”和“垂直”双重属性,根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需求,在阐述聚落绿色空间景观调控目标问题之后,建立景观格局与绿量一体化的聚落绿色空间景观调控体系,并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尺度探讨了聚落绿色空间景观格局和绿量的景观调控措施和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徽州传统建筑多以木构件作为承重体系,木构件力学参数实验可以真实的反映木构件的力学性能,本文运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传统建筑木构件顺纹抗压强度等力学参数的试验,给出了具体实验程序并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成果可为徽州传统建筑的加固修复提供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8.
徽派古民居建筑的地域文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建筑流派,地域文化特征极为鲜明,尤其是作为徽州人生存文化最直观载体的古民居建筑,是古代徽州社会历史文化的见证。徽派古民居的选址布局深受徽州风水理论影响,尤其注重水口营造。徽派古民居的内部结构格局生动体现了徽州宗法制度及其观念形态。徽商“商而兼士,贾而好儒”的独特文化品格,成就了古民居内部装饰与陈设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以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的角度,从传统徽州民居的生态观、设计观和技术观人手,通过分析其选址与规划中体现的自然生态观、设计与营建中水口和天井的自然生态作用、选材和细部构造设计及利用太阳能及可再生能源所体现的传统生态节能思想,探讨其对现代居住建筑规划与设计的启迪与借鉴意义,并积极展望未来生态节能住宅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