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风电功率的短期预测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优权系数的风电功率短期预测组合方法,该方法将ARIMA时间序列、BP神经网络、RBF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回归机这4种单一预测模型进行综合,并根据预测误差信息矩阵,以误差平方和最小为原则得到组合预测模型中的最优权系数,以此构成组合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有效地综合各单一预测模型的优势,降低预测风险。仿真实例表明:所提组合预测模型预测精度高,能够方便快速地确定最优权重系数值,降低预测误差。 相似文献
2.
3.
4.
5.
6.
风电功率预测是提高风电场功率上报准确率和风电场收益、提高大规模风电并网后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的有效方法.目前对于风电功率超短期和短期预测的研究已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但是对于风电功率中长期预测方面的研究尚未取得实质进展,预测效果难以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需要.针对现有风电功率中长期预测方法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GM-ARMA组合模型的风电功率中长期预测方法,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组合模型的参数,以得到最优模型,进而提高了风电功率预测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年度和月度风电功率预测均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比普通GM-ARMA组合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短期风电功率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时间序列分析与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预测方法。通过时间序列法和BP人工神经网络法分别建立功率预测模型,然后利用得到的预测结果再建立新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而建立新的组合预测模型。以东北某风电场的实测数据为基础,以Eviews6.0和MATLAB8.0实验软件为平台,进行数据分析、预测和对比。结果表明,比单个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理想,预测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精确的风电功率预测对保障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风速的随机变化是引起风电功率波动和影响风电功率预测精度的最主要原因。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尺度时间窗口和波动特征提取的短期风电功率组合预测方法。首先,通过多重分形谱分析不同天气类型下的风速特征。然后,根据当前风速的特征量采用变尺度滑动时间窗口算法,动态地进行特征提取,由提取结果对风电历史数据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选择特定参数建立对应的功率预测模型。为使模型在功率大幅度波动时刻的预测结果更加精确,提出了基于频谱分析的修正方法。最后,将不同天气类型下的功率预测结果与修正结果进行时序组合。算例结果表明,所述变尺度时间窗口与波动特征提取相结合的短期风电功率组合预测方法可有效提高风速波动剧烈的风电场的风电功率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9.
10.
风电功率预测信息在日前机组组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将风电功率预测信息纳入电力系统调度运行是解决风电波动的主要技术之一.受自然条件影响,风电功率预测的精度仍然较低.描述风电功率的不确定性并在机组组合中使用该信息,可提高机组组合决策的鲁棒性.文中分别采用点预测、区间预测和分位点预测描述风电功率的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适合各种风电功率预测信息的机组组合模型.最后,... 相似文献
11.
按误差平方和准则建立的基于IOWA算子的组合预测模型并不能正确反映出各个时期观测点所引起误差对预测值的影响程度,在实际预测时预测期数据是未知的,无法直接利用该方法进行预测。针对以上缺陷,提出以单项预测模型中精度较高者的预测值为标准,计算其余模型的预测值与其偏差,再按各个时期各单项偏差绝对值和的平均值大小赋予权系数,建立按照加权误差平方和准则新的预测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求解最优权系数。通过实例验证,改进后的组合预测方法优于原来的基于IOWA算子的组合预测方法,有效地提高了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风电功率短期预测精度,将最大-最小贴近度和诱导有序加权算子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组合模型。根据诱导有序加权算子的不同,可形成不同的组合模型,即IOWA组合模型、IOWHA组合模型和IOWGA组合模型。由于预测期的实际值未知,各单项预测模型的诱导值无法提前预知,不能直接利用该方法进行预测。利用各单项模型建立不同组合模型,选择精度较高的组合模型,用其预测值代替实际值计算诱导值,可以解决预测期诱导值的计算问题。两个不同风电场的仿真结果表明:IOWGA组合模型比某些单项模型和其他组合模型的预测精度还低,预测效果并未得到改善;IOWA组合模型和IOWHA组合模型的各项误差指标都小于单项模型和其他组合模型,预测精度都得到提高,但IOWHA组合模型的各项预测评价指标都最好,预测精度更高,将它的预测值作为风电功率最终预测值,能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3.
组合预测方法是一种性能优越的预测方法.由于电力负荷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用单一预测模型进行预测时,其预测精度不高,为提高预测精度,提出组合预测模型.灰色GM(1,1)模型群能够很好地反映电力负荷的周期变化特性,而用不同时期的历史数据可反映不同的信息特征,因此,提出了基于远近数据的GM(1,1)模型群预测组合预测法.利用此方法对某地区的日电力负荷进行预测的算例结果表明:此方法的预测精度高于各单一模型的预测精度,且能够很好地反映日负荷变化的随机性和周期性. 相似文献
14.
15.
充分利用区域互联电力系统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互相支援互为备用的特点,建立了区域电力系统的最优备用容量数学模型,该模型采用基于最小发电成本函数和最小网损函数组成的归一化最小综合经济成本作为目标函数。针对问题的具体特点,运用自适应免疫遗传算法求解最优备用容量,利用图论中的最大支撑树概念,采用自动产生可行解的编码策略对染色体进行编码,以及交叉、变异概率的自适应选取,在IEEE30节点测试系统上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合理性、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17.
针对时序下风电功率的随机性和波动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智能灰色系统(SAIGM)和遗传算法优化核极限学习机(GA-KELM)的混合风电功率预测模型。首先,以灰色关联性分析不同季度下风向量与数值气象预报(NWP)对风电功率的影响为基础,采用自适应智能灰色系统预测风速,并将预测的风速与相连时序下的风向和NWP有效整合作为预测样本。其次,利用遗传算法优化核极限学习机搭建风电功率预测模型,并将实际风向量与NWP有效整合作为预测模型的训练样本。最后,利用优化后的预测模型实现不同季节的风电功率预测。实验表明混合预测模型可实现对风电功率的短期预测,预测结果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组合预测方法在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合预测方法是一种性能优越的预测方法。选择了电力负荷预测精度较高的两种单一预测模型——无偏灰色预测模型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通过它们建立了三种不同的组合预测模型,对我国电力负荷进行了预测,验证了组合预测模型的优越性。最后,通过对三种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选择一个最适合电力负荷历史数据的模型,通过该模型对我国社会用电量进行预测,获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灰色和神经网络的最优组合预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进出口总额数据的非线性,并为了更充分挖掘时间序列所隐含的数据规律,建立了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神经网络算法以及最小方差准则的最优组合预测模型.仿真分析结果显示,最优组合方法能更有效提高非线性时间序列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0.
用于机组优化组合的改进单亲遗传算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有效地解决火电厂机组优化组合问题,作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单亲遗传算法。该算法使用实数编码,不使用在两条染色体之间操作的交叉算子,所有遗传操作全部在一条染色体上进行,简化了遗传操作过程,提高了计算效率,且不要求初始群体中的个体具有多样性,也不存在“早熟”收敛现象。与传统的机组优化组合方法相比,该方法能方便地处理机组优化组合问题的复杂约束条。计算实例验证了这种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