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行“组合售茧、缫丝计价”的地区,茧价核定是以鲜茧出丝率为基础,以茧的解舒丝长作为补正。在鲜茧交易时,将抽取一定数量的样  相似文献   

2.
试验调查了春茧和晚中秋茧用不同的烘茧工艺操作对蚕茧质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合理而规范的工艺操作使上车茧率、解舒率、茧层缫丝率、干茧出丝率、清洁、洁净、万米吊糙等指标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徐作耀 《丝绸》1989,(6):48-50
一、茧检定的目的日本根据茧检定的法规,对蚕茧的选除茧率、茧丝长、解舒率、茧丝纤度和出丝率等进行内在质量检定,实行“优质高价、劣质低价”的公平交易,充分调动了广大蚕农  相似文献   

4.
1974年以来,对桑蚕鲜茧的收购实行以干壳量分等定级计价,以上茧率和色泽、匀净度补正的结价办法决定了卖毛脚茧、嫩茧、潮茧所得的总值低于化蛹成熟、茧层含水正常情况下的总值。然而,目前交售毛脚茧、嫩茧、潮茧的倾向依然存在,致使鲜茧质量不高,蚕农收益不足,出丝率较低,茧、丝、绸各个环节的经济效益均受到影  相似文献   

5.
丁海洋 《丝绸》1993,(4):55-56
今后对茧检定技术的要求并非在于熟练,而是要保持检定的准确性并大幅度提高检定效率。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必须推进操作检验设备的机械化、电脑化,与此同时,也必须进行检验方法的合理改革。这里介绍的新检定规程就是针对这样的目标开发研制的以  相似文献   

6.
触蒸茧的缫折与出丝率问题,与触蒸温度的高低无关,关键是在煮茧工艺与索绪工艺应作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湖州市三天门丝厂于1978年设计成功“吸引式气流输送茧装置”后,改变了缫丝厂选剥茧工序以往的皮带输送茧存在的设备故障多、轧瘪茧多、车间尘埃多、维修费用大、劳动条件差等弊病。特别是与皮带输送比较,对保护茧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原料消耗都有肯定的效果,见表1。蚕茧在同工艺、同条件下,通过气流输送后为什么能提高解舒率和出丝率?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气流输送蚕茧提高解舒率和出丝率机理的探讨湖州市三天门丝厂在设计吸引式气流输送茧装置的技术指标时,只要求不影响  相似文献   

8.
龚明德 《丝绸》1997,(1):21-24
1.GD004-210型轴向络丝机设计制造单位:杭州纺织机械厂。该机是将真丝、人丝、合纤丝的绞丝络到圆形有边筒子上,可作经丝和纬丝用。双面单层卧式,锭数60、84、120锭/台,线速9.9m/s,锭距360mm,导丝动程165~210mm,卷装容量500、600g,平行卷绕形式,电动机功率2×0.75kw,该机采用轴向退解形式,有张力波动小的特点。2.FU801型茧检定缫丝机设计制造单位:杭州纺织机械厂。该机是用于检定桑蚕茧茧质(茧丝长、解舒率、出丝率)的茧检定缫丝机。系隔距定纤型自动往复索绪方式,采用自动振动理绪,18绪/组,绪间宽度100mm,小…  相似文献   

9.
对现行煮茧机及煮茧工艺而言,提高出丝率与提高解舒率之间存在着矛盾,作者通过分析认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采用低温长时间煮茧的方法,并开发适合此工艺的煮茧机。文章介绍了适合此工艺路线的JD-104G型高效节能煮茧机结构性能、煮茧工艺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煮茧触蒸前处理工艺优化与煮茧工艺优化相结合,是提高净度、增加产量、做小缫折、提高出丝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比较了桑蚕茧鲜茧检定与干茧检验在样茧抽取、茧质分级标准、检验设备和工艺条件、解舒检验计算方法上的不同点。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检验法对同品种、同期茧的检验成绩差异很小。  相似文献   

12.
吕瑛 《丝绸》1997,(8):20-22
针对原料薄头茧多,茧层结构疏松,毛脚率高的特点,通过常规温差渗透煮茧和粗真空低温渗透煮茧工艺对照试验比较和生产实践,表明后者在降低缫折,提高出丝率方面效果显著,是对该特殊性质原料茧行之有产的工艺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邢秋明  洪澜 《丝绸》1994,(5):22-23
比较了桑蚕茧鲜茧检定与干茧检验在样茧抽取,茧质分级标准,检验设备和工艺条件,解舒检验计算方法上的不同点。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检验法对同品种,同期茧的检验成绩差异很小。  相似文献   

14.
索理绪是直接影响出丝率、缫丝能力及生丝品质的重要工序。提高其自动化程度有极重要的意义。缫丝工艺对自动索理绪机的要求为:①绪丝量少;②清绪茧供应能力大;③清绪茧中蓬糙茧及无绪茧混入量少。要达到上述要求,关键在于加强理绪机构的理绪作用及提高清绪茧的分离效果。就加强理绪作用而言,目前国内外的研究途径大都为设立粗理和精理两步法的工艺路线。在两步法中,以往的研究重点又都放在精理部分,粗理只是  相似文献   

15.
国琳琳  宗红 《中国纤检》2011,(19):63-63
桑蚕干茧的毛茧出丝率指标是目前蚕茧交易计价最重要的价格影响因素,是反映原料茧消耗的唯一指标,是桑蚕干茧质量标志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缫丝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效率、台时产量和原料消耗。毛茧出丝率高,则原料茧的利用率高,原料茧的价值也高;毛茧出丝  相似文献   

16.
省科委在1982年安排和组织的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桑蚕茧茧质评定标准及茧检定仪的研究》,委托省纺织工程学会、省蚕桑学会牵头,以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为主与湖州市有关单位协作进行。要求依靠政策与科学技术,从改革评茧标准及收购计价办法入手,达到提高茧质,扭转几年来因质、价不符而造成的巨大亏损为盈余,振兴和发展我省丝绸事业。一方面在湖州市郊区下昂乡进行“组合售茧,收购鲜茧,缫丝计价(以公正的缫丝试样检定茧质,确定茧价)”试点;同时从日本进口茧质检定设备的样机,  相似文献   

17.
影响出丝率的因素很多,提高出丝率也可以从多方面着手,这里仅就缫丝车间怎样提高出丝率加以论述,以供参考。出丝率是指缫得丝量与其所耗茧量的百分比,所以又称丝量百分率。它的计算关系式是:  相似文献   

18.
桑蚕荧光茧色与茧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虞晓华  金秀珏 《丝绸》1999,(5):12-13
试验以现行二化性多丝量品种苏5×苏6为材料,对桑蚕茧荧光色与茧质的关系作了分析,发现黄白荧光色茧的茧质优于紫蓝荧光色茧,紫荧光色茧的茧质又高于蓝荧光色茧,具体表现在黄白荧光色茧的解舒丝长、解舒率、出丝率分别比紫蓝荧光色茧提高1370%、373%、325%,紫荧光色茧的解舒丝长、解舒率、出丝率比蓝荧光色茧分别提高1363%、1078%、338%。  相似文献   

19.
烘煮茧工艺及雌雄性别对茧丝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蚕品种茧丝纤度、伸长率性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改变烘煮茧工艺条件对其性能影响不显著,雄蚕茧纤度明显比雌蚕茧细;降低等速干燥温度有利于提高茧丝强力;延长减速干燥时间可显著提高出丝率,雄蚕茧的出丝率显著高于雄蚕茧。  相似文献   

20.
煮茧前真空触蒸工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鹤龄 《丝绸》1989,(12):29-31
对真空状态下触蒸干茧作为煮茧前处理的工艺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改善茧丝胶着均匀程度和解舒性质,尤其是提高出丝率方面,均优于现行仅用蒸气触蒸的工艺,是一项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的煮茧前处理新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