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组氨酸产生菌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ATCC-13761为出发菌株,经硫酸二乙酯(DES)和亚硝基胍(NTG)诱变处理,D-组氨酸(D-His)、6-氮鸟嘧啶(6-AU)等结构类似物平板和以L-组氨酸(L-His)为惟一氮源平板定向筛选,获得一株L-组氨酸产生菌H-24(D-His^r6-AU^r Hisase^-)。在加有150g/l葡萄糖、35g/L硫酸铵以及10mL/L玉米浆的发酵培养基中发酵72h,产L-组氨酸1.6g/L。  相似文献   

2.
果胶酶产生菌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自然界采样分离出7株果胶酶产生菌,并通过固态发酵培养,考究其产酶高低,选出一株酶活较高菌株,酶活为808μ/ml。经初步鉴定为黑曲霉。  相似文献   

3.
以特定方法筛得羟基脂肪酸聚酯产生株AMB-001,初步鉴定为产碱菌属。经紫外线与亚硝基胍诱变,变异1株AUN-39产聚羟丁酸和聚羟丁戊共聚物的产率分别为细胞干重的35%和47.5%,透射电镜观察表明AUN-39胞内积累的PHB粒子可充满腔内空间。  相似文献   

4.
聚γ-谷氨酸高产突变株的选育及摇瓶发酵条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进行亚硝基胍和^60Co诱变,获得一株)γ-PGA的高产菌株C9.γ-PGA质量浓度由9.44g/L提高到19.76g/L,提高了109%.突变株传代10次,质量浓度保持基本稳定.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对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当发酵培养基中含柠檬酸12g/L、甘油80g/L、L-谷氨酸23g/L、氯化铵7g/L,pH7.0,装液量为50mL/250mL三角瓶。接种体积分数为5%时。37℃摇瓶发酵72h。γ-PGA达到23.32g/L。  相似文献   

5.
L—谷氨酰胺生产菌的定向选育及其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TG-866(Brevibacterium Tianjin)为出发菌株,利用硫酸二乙酯(DES)诱变,定向选育出一株谷氨酰胺生产菌GMS-44(MSO^r、(NH4)2SO4^r、SG^r),在适宜的条件下平均积累谷氨酰胺27.0g/L。并对种子培养基及发酵培养基配方作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6.
L-异亮氨酸高产菌的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色短杆菌ISW330(Met^- Eth^r α-AB^r AEC^r)和谷氨酸棒杆菌AS1.495(Leu^-)为出发菌株,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定向选育出一株L-异亮氨酸高产菌SW182(Met^- Leu^- Eth^r α-AB^r AEC^r),该菌株能在发酵液中积累L-异亮氨酸,浓度可达23.8g/L。  相似文献   

7.
L-谷氨酰胺高产菌株的选育和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嗜乙酰乙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acetoacidophilum)ATCC13870为出发菌株,经亚硝基胍、硫酸二乙脂和^60Co诱变处理,定向选育出一株L-谷氨酰胺产生菌G21—8.在适宜的条件下积累L-谷氨酰胺,平均质量浓度为32.5g/L,最大时可达36.7g/L,谷氨酸产量较少.  相似文献   

8.
L-乳酸脱氢酶生产菌的选育及产酶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泡菜汁中筛得一株胞内L-乳酸脱氢酶(L—LDH)活性较高的植物乳杆菌RS2—2,采用亚硝基胍和超声波同时作用进行诱变,使其比活力由3.48U/mg提高到7.49U/mg,并对突变株的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采用以黄色短杆菌TV10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硫酸二乙酯逐级诱变处理,在含磺胺胍(SG)、α-氨基丁酸(α-AB)、2-噻唑丙氨酸(2-TA)结构类似物平板上定向筛选,获得L-缬氨酸高产菌株TV230。运用遗传算法,对L-缬氨酸发酵培养基的优化进行了研究,用10组实验完成了8因素20水平的优化任务。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能使缬氨酸的产量提高19.4%。  相似文献   

10.
以带小棒链霉菌bs1574为出发菌株,经7射线照射,并结合甘油耐受性菌株的理性筛选,选育得到较佳诱变菌株bs2325,效价达2569ug/mL。采用摇瓶发酵初筛和复筛,选育出甘油耐受性正向突变菌株,是出发菌株(效价为968ug/mL)的2.65倍,该突变菌株在琼脂斜面培养基上连续转接传代4代,克拉维酸的产量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1.
克拉维酸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克拉维酸产生菌--棒状链霉菌(Streptomyces clavuligerus)CA0726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照射60 s,NTG诱变处理40 min,并结合甘油耐受性突变株的理性化筛选,选育得到较佳诱变株CA0726-19,效价达1645μg/mL,且传代性能稳定.以此突变株为试验菌株,通过碳源、氮源及无机盐的组成优化试验,得到了较佳的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组成,并对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在较适的发酵条件下,经摇瓶发酵96 h后,克拉维酸效价可达2 397μg/mL,较出发菌株提高10.3倍.采用15.L发酵罐试验表明,28℃培养72 h左右,克拉维酸效价达2 152μg/mL.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以现行工业生产α-淀粉酶菌株-枯草芽孢杆菌BF7658为出了菌株,通过复合诱变,反复筛选获得一株能在高碱性条件下生产碱性淀粉酶的菌株M-104。  相似文献   

14.
2—脱氧葡萄糖抗性黑曲霉高产柠蒙酸突变株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曲霉W3为出发菌株,通过^60Co-射线诱变,在以甘油为碳源的基本培养基上,选育出2-脱氧葡萄糖(2-DG)抗性突变株。以玉米粉为原料的柠檬酸发酵的结果表明,产酸高于出发菌株(8.48g/100mL)的突变株约占13.5%,其中突变株KI-5产酸比W3菌株提高18%。  相似文献   

15.
丝状菌的菌球体生成及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丝状菌液体培养时,常发现除了菌丝状(纸浆状)增殖形态外,还发现成菌球体状,经研究菌球体形成主要取决于菌株的遗传特征,即:凝集型菌还是非凝集型菌。同地还和接种量,搅拌通风、培养温度等培养条件有关。在高浓度基质发酵中,形成大量细小的菌球体是提高发酵产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海洋微生物碱性脂肪酶生产菌的分离选育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从海水,海泥,海洋生物的消化道,碱厂土样等43个样品中分离获得碱性脂肪酶产生菌286株,其中Q53菌株产酶能力最高,达11.4IU/mL,初步鉴定为假单孢菌落属,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表明,D/d值与LA有线性相关关系,对Q53脂肪酶合成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由尿素和玉米浆组成 的有机氮源为产酶培养基的最佳氮源,橄榄油和豆油有利于脂肪酶的合成,而可溶性淀粉不利于酶的合成,产酶最适条件,起始PH9.5,温度31度,摇瓶转速150r/min,发酵周期48h。  相似文献   

17.
一次性高糖发酵L—缬氨酸菌种的选育及发酵条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产L-缬氨酸Apv-5为出发菌株,经过硫酸二乙酯诱变处理,获得了一株在高烧糖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的菌株Apv-6,在30t发酏罐上进行工业化大生产。一次性投糖18%-21%,60h左右发酵结束。介绍了菌种的诱变德育过程及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18.
以CM-3为实验菌种,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玉米浆用量、摇瓶装料量、初尿量、接种量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在玉米浆0.3%、摇瓶装料量20ml、接种量5%、摇瓶产酸达到6.12%,得到了较好的摇瓶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鸟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谷氨酸棒杆菌为出发菌株,经硫酸二乙酯、紫外线诱变,定向选育出一株鸟氨酸生产菌A1157,其遗传标让为Arg+D-Arg^r+SG,^并能耐受高浓度葡萄糖。对菌株A1157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在最佳培养条件力株科量可达9.85g/L。  相似文献   

20.
L-色氨酸产生菌TQ2223的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途径分析方法分析了在稳态时谷氨酸棒杆菌TQ2223菌株由葡萄糖发酵生产L-色氨酸的途径,确定了L-色氨酸合成的最佳途径及其代谢流分布和最大理论产率.通过刺激所选途径的酶活来提高L-色氨酸产率,结果表明,经NH4 调节后,代谢途径流量发生显著变化,可以使色氨酸的代谢流从6提高到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