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晓明 《河南石油》2007,21(5):20-23
以钻井、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为基础,对辽河盆地兴北地区热河台油层陡坡近岸湖底扇的油气富集状况进行研究,建立了该区小层级别的地层对比格架,确定了6种沉积微相类型,分析了不同时期各沉积砂体的展布特征和油层富集规律;指出中扇前缘砂体、中扇沟道间和沟道侧缘砂体为有利储集相带,为辽河盆地类似油藏的高速高效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庆外围油田葡萄花油层以薄互层储层为主,砂体规模及展布方向的预测难度大,统计密井网条件实验变异函数拟合出的理论变异函数,不但可以分析密井网区块的单砂体规模和展布方向,而且可以分析密井网区块的叠合砂体规模和展布方向,在地质条件相似,钻井资料较少的区块进行地质建模时,还可以直接借用其理论变异函数进行统计计算单砂体和叠合砂体的规模和展布方向。利用葡西试验区33口井的资料,计算沿井排和垂直井模方向的变异函数,并拟合出变异函数的理论模型,最后,通过套合结构分析的方法研究单砂体及叠合后砂体的规模及展布方向。利用变异函数研究薄互层储层单砂体和叠合砂体的解释结果与利用实际密井网钻井资料的砂体解剖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3.
K油藏是M油田的主力油藏,为受潮流作用影响的陆架砂脊沉积,砂体的展布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新钻的开发评价井5井位于砂体展布的垂直方向,5井与主井区之间发育岩性尖灭的可能性大,且测井曲线特征与早期井对比差异很大,钻遇的砂层厚度相差也很大,5井区与油藏老井间的储层连通性是油藏研究的关键点。利用MDT压力资料、油水性质资料、地震资料和生产动态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确认了井间连通关系。  相似文献   

4.
地震资料反演是预测砂体的主要手段,稀疏脉冲阻抗反演是目前最流行的波阻抗反演方法之一,其可以解决井较少情况下一些砂体展布的定性预测。应用稀疏脉冲阻抗反演方法预测YX地区砂四段三砂组砂体展布特征明显,与测井资料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大芦家断块区位于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西部临邑大断层下降盘,主要研究目的层馆一段储层以发育在冲积平原上的河流相为主。本次研究在详细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主要依据现代沉积学的基本原理,以曲流相沉积相模式为指导,通过单井相分析,结合逐井各层测井相解释和剖面对比,综合砂体厚度展布特征和地层厚度特征,确定了研究区8个小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为揭示油层的非均质性、掌握油水运动规律、预测砂体的分布特征及提高油气的采收率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量动静态资料提出了下步挖潜增产方案。  相似文献   

6.
以钻井、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为基础,对辽河盆地兴北地区热河台油层陡坡近岸湖底扇的油气富集状况进行研究,建立了该区小层级别的地层对比格架,确定了6种沉积微相类型,分析了不同时期各沉积砂体的展布特征和油层富集规律;指出中扇前缘砂体、中扇沟道间和沟道侧缘砂体为有利储集相带,为辽河盆地类似油藏的高速高效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克75井区上乌尔禾组非均质性强,连通性差异大,砂体展布特征与早期认识有较大差异,需对沉积相及砂体连通性进行研究,明确储集层展布规律。运用沉积学原理,探讨碎屑流与辫状水道共同控制的冲积扇各亚相4级构型要素特征及构型样式,分析各构型样式的沉积特征及其砂体连通性。研究结果表明:当扇根片流带相邻井的电性及沉积旋回特征较一致时,砂体连通性较好;当漫流砂体或漫流细粒沉积发育时,砂体连通性差,不易形成有效储集层。落实了克拉玛依油田克75井区1个Ⅰ类有利开发气藏区。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利用倾角测井资料详细分析地层的沉积特征,进一步根据这些沉积特征,综合分析沉积相带,预测砂体的纵、横向发育规律及其展布特征,为进一步的地层油气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阿克亚苏地区三叠系中油组有利圈闭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克亚苏地区三叠系中油组是该区最重要的油气产层,但以往对其砂体类型及展布特征一直认识不清。在中油组砂体发育的层序SQ4内LST4-TST4高精度等时层序地层格架中,根据录、测井资料结合粒度分析手段识别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湖底扇内扇、中扇、外扇及滨浅湖、半深湖—深湖6种亚相,9种微相,揭示了中油组主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补给水道、辫状沟道及滑塌扇砂体。运用地震相分析并结合Stratimagic波形地震相、地震频谱分解、振幅地震属性及波阻抗反演等技术手段,对LST4主砂体展布进行了预测,确定了砂体沉积微相类型及其展布特征;根据波阻抗反演揭示的砂体分布结合LST4主砂体顶面构造特征,优选出Th2井东侧湖底扇中扇断背斜圈闭和Kz2井南部湖底扇中扇辫状沟道岩性圈  相似文献   

10.
随着浅部油气资源的逐步查明,目前的油气勘探方向开始向深部转移。为此,从沉积控制方面对渤海湾盆地深部储层展布及其物性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深部油气勘探提供地质依据。应用录井、测井及岩心资料,测定了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查明了渤海湾盆地石炭-二叠系各地层组的骨架砂岩展布特征及其物性特征;应用相比法编图对渤海湾盆地石炭纪、二叠纪岩相古地理进行了恢复,研究了沉积相对储层及其物性特征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该区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是形成油气藏最有利的储层;河流体系的边滩相和心滩相对砂体的控制作用最强,其次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相和潮坪相;物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曲流河砂体-三角洲砂体-障壁岛砂体-潮坪砂体。  相似文献   

11.
永安地区紧邻高邮凹陷的樊川次凹,成藏条件优越,戴南组二段为主力含油层系,戴一段中下部是隐蔽油藏勘探的主要接替层系。为了提高断层-岩性圈闭识别精度,针对断裂结构复杂、砂体横向变化快等问题,通过属性优选,利用敏感属性刻画控圈断层展布规律,基于地层切片技术开展储层砂体展布特征研究。针对目标块进行含油气性分析,多种方法对比后,具有较高时频分辨率的匹配追踪法油气检测结果与现有油藏分布特征更为吻合。在此认识基础上部署探井YX48井,取得了较好的油气发现,有效推进了樊川次凹隐蔽油藏的挖潜勘探。  相似文献   

12.
松辽盆地大情字井地区青二段沉积微相与砂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松辽盆地大情字井地区油气勘探重点已由构造油藏转为隐蔽性岩性油藏,非主力油层青二段成为今后主要勘探目标。对区域地质资料、岩心资料、重矿物、地震以及测井曲线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大情字井地区青二段油层主要为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沉积体系,并对主要沉积微相类型进行了识别,分析了主力小层沉积微相与砂体展布规律。砂体类型以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为主,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呈条带状SW—NE向展布,向东逐渐减薄,受河道侧向摆动影响,砂体呈叠置或切割分布,形成复合条带状砂体和断续砂。  相似文献   

13.
 辫状河三角洲是断陷湖泊环境广泛发育的一种沉积体系,主要分布于湖盆的短轴方向。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河口砂坝、远砂坝以及辫状河前三角洲的浊积砂体储层物性和储集性能最好,控制了构造、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和富集高产,是主要油气富集区。本文主要介绍在留西构造带应用岩性油气藏储层描述配套技术,寻找和刻画辫状河三角洲砂体的分布与展布特征。重点介绍等时格架内层序地层的研究与储层反演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等时地层格内的多层系、多井联合反演,进行多方位精细刻画砂体,从而进一步厘清砂体的空间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14.
低弯度分流河道砂体在大庆油田北部萨葡油层中占有重要比例,深入研究这类砂体的非均质特征,对油田调整挖潜具有实际意义。以沉积学知识为指导,应用密井网的测井资料和取心资料,结合微相平面展布组合特征识别出主河道、废弃河道、决口水道、河间薄层砂、泥岩等五种主要微相,并应用水淹层解释及各种动态监测资料开展了水淹变化特征研究。认为砂体层内非均质性,窄条带的河道砂体几何形态及微相间的物性差异是影响平面及纵向水淹变  相似文献   

15.
十屋断陷北部营城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屋断陷北部营城组勘探近年来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油气水分布关系及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缺乏较深入研究。通过大量的钻井、物探及分析化验资料,利用沉积相分析、砂体预测、油气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十屋断陷北部地区砂体展布特征及相带、物性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分析了断裂期次和展布以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认为营城组油气成藏主要受烃源岩分布、扇三角洲砂体展布以及多期断裂输导的控制,存在大型岩性(物性)-地层油气藏,为下一步十屋断陷勘探主攻领域。  相似文献   

16.
砂岩输导体系作为一种主要的油气输导体系,在博兴洼陷油气运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分析博兴洼陷高 89 块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地震、钻井岩心、地层测试、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运用地质建模方法建立该区块沙四上亚段三维空间等时地层格架模型,然后通过沉积相建模做出砂体空间展布图,并以沉积相为约束条件建立砂体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模型,最后结合该区块砂体连通性及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分析认为,纯下次亚段 1 砂组物性最好,高 89 井、樊 142 井和樊 5-3 井附近砂体最为发育且物性好,可作为优势输导体系,通过断层封堵可成为有利的油气聚集区。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式拟合、动态验证”的研究思路,结合密井网区10口取心井、257口井测井资料及近10年的生产动态资料,对松辽盆地扶余油田探51区块泉四段扶余油层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储集层进行分析,探究水下分流河道储集层内部构型单元的空间展布特征及识别标志.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单河道砂体宽度为300~500 m,其识别标志分别为:河道间沉积、邻井砂体高程差异、河道砂体厚度差异、相邻砂体的“厚—薄—厚”组合;单河道砂体内部4级构型界面的倾角为0°~2°.明确了水下分流河道储集层中单河道砂体及单河道砂体内部增生体的测井响应特征及识别方法,建立了研究区目的层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的三维构型模型,为全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解剖提供了定量、可靠的地质模式.图11表1参25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通过观察野外露头,并综合分析密集井网资料,对大宛齐储层从复合砂体展布特征及单砂砾岩体叠置特征两方面进行研究。将复合砂体分为3种,单砂砾岩体分为5种叠置类型。  相似文献   

19.
基于地震、测录井等资料,以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滨海断裂下降盘的滨海断鼻为对象,开展断裂特征、砂体展布及断-砂组合与油气成藏分析,揭示断陷湖盆断裂发育区的油气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滨海断鼻新生代构造特征具有东西分带性,西段断裂主体区构造简单,东段帚状断裂区构造复杂,发育多组断裂。断裂演化的差异控制了砂体的空间展布,砂体在断鼻中段顺港东断裂下降盘的断槽带呈大面积连片分布,形成顺向型断-砂组合模式,而断鼻东段断裂活动时期较晚,砂体受古地貌控制呈多期次北南向指状展布,与断裂匹配形成垂向型断-砂组合模式。断裂与砂体、油源及盖层的配置关系决定了油气的垂向输导能力、平面展布及纵向分布特征,在断鼻中段及东段分别形成了单条主断裂供烃-断砂顺向匹配-多层系立体含油和断裂系复式输导-断砂垂向匹配-条带状叠置含油两种油气成藏模式,控制了滨海断鼻油气分布和富集程度的差异。图10表3参48  相似文献   

20.
在精细刻画砂体展布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东胜气田锦72井区盒1气藏地质特征,结合锦72井区钻井岩心、测井、录井、化验分析及试气、试采成果等资料,深化研究气井产出特征,并针对目前目的层已试气、试采井进行了产出特征分析,通过对盒1段气层特征分析,完善了该区气水层解释标准;刻画了盒1各小层气水层的平面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