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目前梅钢1号、3号高炉一代炉龄均已迭8a与10a多,长期的高强度冶炼,使得炉缸工作不堪重负,根据理论计算,1号高炉在残铁口位置的陶瓷杯厚度只刺8mm了,炉缸二、三段冷却壁的水温差频频上升,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的高炉生产。为了延长高炉一代寿命,近来在1号高炉使用了炉缸热流强度自动监测系统。文章主要介绍了炉缸热流强度自动监测系统的功能、作用以及使用的效果,最终是为了保护炉缸少受侵蚀,延长高炉的一代寿命。 相似文献
4.
我们进行了测试高炉砖衬和冷却系统热流强度的工业试验,以便了解其冷却效率,为此,进行了几项测试炉内煤气温度的试验,也进行炉壳,冷却设备和炉衬温度分布的模拟实验。 相似文献
5.
6.
7.
8.
通过对1^#高炉炉腹、炉腰部位结厚时,高炉4~6段冷却壁水温差及热流指数变化的调查,探讨了利用热流指数IR对高炉炉墙结厚初期作出判断及对结厚消除的判定。 相似文献
9.
10.
结合近几年在高炉冷却系统方面的一些改进情况,针对冷却壁本身的质量、结构、组合形式及外部配水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针对炼铁高炉冷却水包进、出水温差小,环境温度变化大等对温差测量影响较大的不利因素,从传感器选择、测量电路实现、数据传输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提出了采用就地测量方式的总线传输的高分辨率(0.01℃)水温差测量系统解决方案,应用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2.
高炉软水闭路循环冷却系统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热负荷及水温差的确定,冷却壁结构形式,高炉圆周方向水量的分配,冷却系统的脱气功能,脱气罐与膨胀罐的布置及系统的则控制等方面探讨了设计软水密闭循环系统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15.
通过炉衬、冷却壁、炉壳等与炉内温度之间的传热计算,对冷却壁的设计参数进行了搪塞分析,并提出了推荐的冷却壁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特点,采用吸收式热泵技术回收高炉软水低温余热用于采暖。技术上可行,经济、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显著。既满足北方钢铁企业自身采暖需求,又缓解北方钢铁企业冬季蒸汽紧张的局面,富裕热量还可外供附近市政采暖。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系统酸性气体含量高,容易造成煤气管网及其附属设备严重腐蚀的问题,首钢京唐公司采用了喷水(碱液)中和、降温方法,并加强管道保温和管道设备内的防腐等措施,对减少腐蚀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作者针对高炉软水密闭循环冷却系统存在的几个可讨论性问题提出了如下观点:冷却介质采用软水或纯水都是可靠的;建议新建高炉的供、回水总管采用架空单路总管;为应付事故断电,仅设双路电源和柴油机水泵是可靠的;在不预留转入汽化冷却的情况下膨胀罐可设在地面,只要系统中配备了膨胀罐或头部罐,就不必再设脱气罐。 相似文献
19.
20.
高炉风口回旋区测温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发研制了高炉风口回旋区非水冷快速测温枪和风口风管组合电偶测温枪。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此测温系统对高炉风口、风管和回旋区进行测温分析准确可靠,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